书城历史龙吟鹰啸
4161100000071

第71章 小官

此时,曹操的势力已经控制了中原之地,地广民丰,可惜,南北不通,各地不连,才让各地的物品不能流通,我在各地建立了贸易站,重建了圩场。方便交易,同时,我还委任能人管理,我虽然不是学经济学的,不过,在各地的商品上求取利润,我还是明白的,

由于这是最低级的职位,曹操对我便没有怀疑,为了让他更加的放心,我尽量到哪里都会和曹丕商量。

虽然,我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丞相主簿,不过,我怎么也是曹操身边的人,无论我到哪里,地方上的人还是要给我几分面子。

我虽然官低,不过,我有中原这么大的一张利润网作为后盾,再加上我经常关照我身边的这几个人,慢慢的他们就成了,我的人,我不是要搞什么势力,只是,没办法,我死没关系,可是,我不忍心曹操杀了张燕他们,虽然,我很佩服张春华的胆识,可是,她毕竟是曹操安排的人,事事都得小心呀!

我有事做了,我也就不无聊了,同时,我还可以四处走走。

我和张燕有一腿,曹操是知道的,我常常秘密的来找张燕,他也是知道,同时,我也知道,他安排人到张燕府,我也知道,只是,他不会介意,

说真的曹操对我很好,什么地方也很照顾我,只是,一直不给我碰兵权,这也好,这也是我最想看到的。因为,我对现在的工作很满意,我在现实中,一直很想开个店,一直没机会,没想到现在的我,竟然是管这些官的。用现在的话来说,我可是商务部部长呀。

粮草一直都是荀彧负责的,我呢只管酬钱,虽然,我知道曹操不想让我有权。

钱粮主要是讲粮,而后讲钱。

自从曹操平定并州后,那里一直很乱,我奉命前去安民和重建,其实,这此我来还有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和乌桓搞好关系,乌桓中国古代民族之一。亦作乌丸,乌桓族原为东胡部落联盟中的—支。

自古平原作战主要靠骑兵,凡是平原驻守的军队一直重视马军,因为平原上骑兵绝对是最好的突击武器,曹操自从击败袁绍后,一直觉得他的骑兵没有我的厉害,所以他一直都在努力的训练骑兵,而中原常年战乱,马的产量一直很低,我们的骑兵骑的马一直来自乌桓,这次我就是为了这个任务,另外,就是找一下公输尺心。

“各位大哥,我们这次前去乌恒一定不能辱没我朝的天颜,所以这一次,一定要衣装整齐,这里有几套上好的软甲和佩刀,我希望你们装上这套盔甲后不要忘记了自己是个汉人,”

“多谢大人”

我们一群人来到丞相府,曹操看到我们的这身装饰。

“仲达,这次又有什么齐某妙计呀!”

“丞相,我认为我们这次乌恒之行,一定不辱丞相的威名,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丞相看看护卫们穿上之后,多威风呀!”

“也是,既然要示威,八个人怎么够呢,最少一百个呀,这样吧!你到我的卫队里挑一百个出来,这样才有排场吗?”

“这,好吧!”

其实!我只是想贿赂一下这几个护卫,可没想到多出来了一百人,这次亏大了,得给这一百人配准备。可是!就算是亏也要做呀!

“贤弟,这次前去凶多吉少,小心呀!”

“谢谢丞相!”

“贤弟这次前去一定要留意马腾军的动向,如果有可能找出他们的破绽!”

“知道!不过!丞相大才,这些事我想丞相肯定胸有成竹,”

“哈哈哈!你不用装了,我知道你明白我的意思,”

“哎!丞相你是古今第一人,我怎么比得上呀!”

“贤弟!不必过谦,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

“好吧!我尽力吧!”

“那好!这里有一道密令可以调动并州的兵马,你拿着,也许会有用”

“不要了吧!这东西,给我,不适合吧!丞相手下上将军那么多,给我会不会太看得起我了。”

“贤弟,不要说这些了,拿着吧!”

“哎!丞相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说真的没有什么才能。我也没有什么大志,只想和自己喜欢的女人开开的过日子,我真的很累,我真的不想再搞事了。”

“哎!我也累呀!世人说我曹操‘挟天子令诸侯’总以为我想废汗称帝,每天都生活在忐忑之中,在我身边有多少人看我死,身边一个可以相信的人都没有,想找一个说心事的人都没有。好怀念我们在洛阳的日子,每天可以开心的谈天下,把酒言欢。”

“是呀!我也怀念呀!只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我们没得选择。”

“现在,我身边可以相信的人就只有你,”

“这!好吧!我尽力而为吧!不过这密令不用了,其实,这些东西你不用给我,我真的不需要,我也不想打战。”

“好吧!不过这次,你去那么远还是,带在身边吧!以免有什么不测!”

哎!想不到北方统一了,我还是逃不脱战争,看来这次我是躲不过了。

“好吧!不过,我是不会用的,这次出使乌桓,我一定带回丞相要的东西,不过内忧外患,丞相可要多注意身体呀!”

“哎!我也想呀!可是,现在的我可以吗?”

“可以,为今之计,我们必须做两件事,”

“何事?”

“第一,交好孙刘,第二,求士”

“贤弟呀!正和我意,此战之后,我也觉得要统一天下,没那么容易,可能是十年、二十年、也许是下一代人。我也知道要求士,可..。?”

“丞相,雄才伟略,一旦招贤,我想天下一定有不少的有志之士,前来投靠。”

“哦!不过,我想听听你的高见”

“我哪有什么高见呀!自武帝以来,提出求士、养士,求士丞相应该知道,就是孝廉,二者养士,恐怕就很少人知道了,其实,当时的这个想法是为那些江湖中人设立的,当时就是为了安定他们而采取的一些手段。特别是光武帝之后,更对他们加强了管制。”

“哦!说来听听”

“光武帝的历史我就不多说了,不过他得天下的方法,丞相肯定研究过,”

“恩!这个不假!”

“在江湖上也有一些能人异士,他们的才能不下于丞相的上将军。不过他们一直追寻着武帝时的规矩,江湖事江湖聊,他们生活在另一个社会了,在那里有着他们的一套生活方式,生不入官门,死不累家人。”

“我相信有这样的人存在。”

“光武帝为了更好的管制这些人,不让这些人太平盛世闹事。给了他们很到的打击,并给他们限制,给了他们少许的范围。同时,门派里也规定了人数。”

“恩!这个我有同感,我现在明白了当年教我剑术的师傅,为何不留名了,他是怕连累了自己的门派。”

“正是这样!如果那个门派的人出事就会给自己授业的门派带来灭顶之灾。”

“如此说来,他们不是不能为我所用”

“非也,那只是太平盛世的做法”

“哦!”

“现在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丞相为何不‘不拘一格降人才’”

“好一句,不拘一格降人才,说吧!我们怎么做?”

“请丞相下一道‘求贤令’,并下令各门派向朝廷举荐人才为,为朝廷效力,如有不从的门派,留着也没有,就让他们消失吧!这‘求贤令’,主要是为了招揽那些文人雅士。如此一来,我相信天下的能人必能归于丞相旗下。”

“哈哈啊哈!好主意!我马上写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变得而用之。”

哈哈哈!贤弟看看如何?”

“丞相的文章气势磅礴,必能流传千古”

“哈哈啊哈!贤弟过讲了”

曹操的用意我知道,他想去掉心头之患..。。西凉马腾,可是现在的我那有什么心情去做这些事,我心乱如麻,这次出去虽然说是去办事,其实也只是去散散心,也许,我会找到一些开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