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杰克·谢尔曼·麦克道尔
作者简介
杰克·谢尔曼·麦克道尔(1914-),美国著名记者,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阿拉梅达。1926年至1931年供职于《阿拉梅达明星时报》,投身于自己为之倾心的新闻工作,并从此踏上了成为一个世界著名记者和优秀作家的道路。他工作勤奋,才华横溢,先后在多家报社担任记者。1932年任《圣何塞新闻晚报》记者,1933年至1940年与其兄共同创办并拥有《特洛克日报》,1941年至1942年在俄勒冈州的《尤金每日新闻报》工作,1942年转入了《旧金山号角报》,1944年开始担任该报驻太平洋战区的战地记者,奔赴太平洋战区,此后一直跟随美军的前方部队采访报道,继续他的热血文字之旅,1946年至1950年担任《每日专栏》撰稿人,1950年至1956年任本市新闻主编,1956年至1969年任政治撰稿人和专栏作家。1969年与人合伙创办一家为总统竞选提供服务的公司。他曾因工作杰出而在美国数次获奖。本篇报道获得了1945年普利策新闻报道奖。
事件背景
马里亚纳群岛是亚洲与美洲的海上交通要冲,正扼中太平洋航道的咽喉,是二战中美军进攻日本本土和远东的必经之路,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如果马里亚纳群岛被美军占领,日本本土与东南亚的海上生命线就将被切断,台湾和菲律宾也将处在美军直接打击范围中,更严重的是从马里亚纳起飞的美军B-29轰炸机可以将日本本土纳入其轰炸半径,正因为马里亚纳群岛如此至关重要,就被日军誉为“太平洋的防波堤”,而美军所实施的马里亚纳登陆战役也就被称做“破堤之战”。
1944年6月,这场史上最大的航空母舰战役与舰载机空战爆发。日军将此次海战称为“马里亚纳海战”,美军则称为“菲律宾海战”,海战中,美军仅两艘航母、两艘战列舰和一艘巡洋舰受轻伤,无一艘军舰沉没,舰载机损失117架。日军被击沉航母3艘、油船2艘,被击伤航母3艘、战列舰、巡洋舰和油船各一艘,舰载机损失404架,占全部舰载机的92%;岸基飞机损失247架,几乎全军覆没;此外日军出动的36艘潜艇也被击沉20艘。
美军此战中,最成功的当数潜艇部队,从13日起就多次发现了日军舰队的活动,并及时报告,使美军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部署调整和必要的临战准备,而且在日军利用舰载机航程远的优势发动攻击时,一举击沉了日军两艘三万吨级的大型航母,要知道当时日军三万吨级的大型航母总共才不过3艘,特别是击沉了小泽的旗舰“大凤”号航母,使日军的指挥一度出现了混乱,为美军的反击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通过这次海战,美军虽未全歼日军舰队,但击沉了日军的3艘航母,彻底消除了日军舰队的威胁,完全夺取了战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孤立了马里亚纳守军,确保了马里亚纳登陆战役的顺利实施。日军在战役中损失的大型航母和舰载机及其飞行员,短时期里无法补充,进而加剧了日军在中太平洋的劣势,对美军以后的战略进攻更为有利。
其时,由于战事激烈、伤员增多,美国海军宣布了一项从旧金山空运血浆到太平洋前线的计划,以解战地伤病员的燃眉之急。在当时,麦克道尔也献了一品脱(550毫升)血,并且由他带着自己和同胞的血浆飞往了马里亚纳群岛,目击了这种生命之液在战区的巨大作用和需求,写下了多篇相关的新闻报道。《旧金山号角报》连续五天发表了他的系列报道。以下这篇是他最有名的一篇。
报道原文
按地图上的标识,躺在马里亚纳热带丛林里的美军伤病员距离我们有6000公里之远---这是周游世界路程的四分之一。
但是地图一定是弄错了。因为就在48小时以前,我从琼斯大街的红十字会献血中心(在那里我和其他100多个旧金山人献了血,把血液注入了小的品脱瓶里)带着这批液体生命物,飞向美国前方基地的简易机场,这机场离东京不过1500公里。
一、基地医院的真正震撼
凭借海军空运局的迅捷和机敏,我能够让儒勒·凡尔纳(法国科幻小说家)看起来像个畏畏缩缩的胆小鬼。但是真正的震撼发生在一个前沿地区的医院里,其间我目睹了一名严重烧伤的海军工程营士兵苍白的脸恢复了血色。
悬挂在他吊床之上的瓶子里装着加利福尼亚大街3309号22岁的切斯拉·奥布赖恩的部分血液。当她躺在琼斯大街2415号的献血中心时,她的床紧挨着我,我看见血从她的胳膊里流出。
我自己的那品脱血在某个地方的水槽里。但是我能够一路随着奥布赖恩小姐的血横越太平洋,来到关岛的前进血库。这血最后注入了来自阿肯色州派恩布拉夫34岁的海军工程营二级油漆工威利·博伊特的血管中。
二、水兵英雄挽救了飞机
博伊特是参加了对马里亚纳群岛进攻战的老兵,他瘦削而且面色苍白。他穿过日本人迫击炮和火炮的地狱,冲上了这个特殊岛屿的海滩。在他的战友们冲破逐渐减弱的火力网时,他们纷纷倒在他身旁,或死或伤。但是博伊特在战斗中安然无恙---只是由于一筒松节油偶然爆炸才使他成了受害者。
基地的军医向这名水兵致以敬意,因为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那筒松节油爆炸了,就在一架飞机旁着了火,”一个军官说,“博伊特打算去救那架飞机,他拿着一根棍子跑向那筒燃烧的液体油。他把棍子伸进筒里,在它引燃飞机之前把它弄开了。”
“但是,当他举起那筒油时,燃烧的松节油在他的背上、胳膊上、腿上到处流淌,他遍身都是一度、二度和三度烧伤。”
三、给博伊特讲故事
当海军医生把奥布赖恩小姐的血液输到博伊特的血管里时,我坐在他的床边。他那双勇敢的蓝眼睛转向我,并问我是否认识这个献血者。
“几天前在旧金山的献血中心我看见过她,”我告诉他,“她和我同时都在那儿。”博伊特想更多地了解这个把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送给他并帮助他恢复健康的女孩。她已经献过三次血了,我告诉他。她刚从波士顿搬到旧金山,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献血中心打电话约一个时间。她说那使她“觉得似乎她确实属于整个社会”。她刚去太平洋电报电话公司担任一名发报员。
“当她献出她的血液时,她告诉我她很高兴这么做,她希望把它交给海外的某个人,你就是这个人。”我告诉博伊特。
现在一层血色回到了水兵的面颊上,那清澈的蓝眼睛似乎比他舌头上的话语传递出更多的信息。
“我无法相信!你不知道我多么感激你,”博伊特说,他舔了舔干燥的嘴唇,“你愿意替我给那位旧金山的姑娘捎个话吗?告诉她一些让她高兴的事情---告诉她我多么感激她把她自己的一部分血液从那么远的地方送到这儿给我。”
那天空一样碧蓝的眼睛现在越过了我---也越过了这个活动医院病房里长排的白色吊床。
“旧金山……两天前……”他说,轻轻地摇着头,“我无法相信。”
“嗯,你愿意替我告诉那个旧金山女孩其他一些事情吗?告诉她我希望她的血能更快地把我带回我妻子身旁。我已经有22个月没有看见她了。”
许多美军士兵在太平洋战争中阵亡
他说,他的妻子名叫卡罗琳,在阿肯色州经营着松树旅馆的咖啡店。
不久前,海军工程营士兵博伊特被列在这个巨大的基地医院的病危者名单上,我曾在那上面见过他的名字。现在,据军医说,他肯定正在康复。
通过远程运送血浆进行大手术与来自二战前线的任何故事一样充满勇气和智慧。
血浆---人类血液经过加工的成分,可以无限地保存---已经创造了无数个奇迹。受伤的人们,经受了那么严重的震荡,脉搏和呼吸都几乎轻不可辨,在前线包扎站输入血浆之后一个半小时,就坐起来抽烟了。
对血浆的需要量仍然很大。如果陆军和海军的医务人员要挽救这些小伙子的生命---他们就在距琼斯大街西边48小时距离的地方为我们战斗---成千上万加仑的血液就必须连续不断地送进实验室。
但是,因为肌肉组织的红血球已经从血浆中清除,另一个需要被发现了:从另一个人的血管中抽出的血液必须全部输入伤者的肌体。
四、呼唤志愿者
问题得到了部分解决,当医生召集志愿者时,军医官、医院勤杂人员、陆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士兵---甚至一些受伤的人---都躺在前线医院的伤者旁边,献出一品脱血,通过一根小小的橡皮管输入伤者的血管。
但是太平洋战争的战火愈燃愈烈。珊瑚海、中途岛、瓜达尔卡纳尔岛、阿图岛、巴布亚新几内亚、塔拉瓦关岛、提厄安岛和塞班岛都有战事。更多年轻的美国人倒在处于撤退中,而不是进攻中的敌人射出的榴霰弹、鱼雷和子弹之下。更多前线士兵把自己的血液献给更需要它的另一个人。但是对华盛顿和战地医学专家来说,情况变得再清楚不过了:你不可能一边不顾安全从战斗中的人们身上抽血,一边想打赢一场战争。
虽然并不缺乏自愿者,但是每次输血都让医务人员和医院忙得不可开交。
陆军和海军的医务长官清楚,唯一的解决方法是靠国内的人们提供所需的全部的血液。但是血液在接近战争前线之前就变质了---即使船上装有现代化的冷冻设备。
他们召集了在马里兰州贝塞斯达海军医学研究院的专家,把一切问题都托付给他们。
研究院以前接触过这个盘根错节的问题,不久答案上交了。专家们设计了一个廉价的胶合板盒,排放着隔热的纤维玻璃杯,还包括铝制的瓶架和一个冰筒,里面可以容纳19磅的普通冰。
同时,一种最广泛最有效的空中服务正在覆盖全世界,它的官方名称是海军空运局,但是对上百万的军人来说,它被亲切地称为NATS(海军空运局---NavalairTransportationService---的缩写)。
五、每天都在发运
研究院提供了容器,NATS允诺了运输方式,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血从哪儿来?”
为了把血液变质的危险降到最低,西海岸被选择为供应点。从陆海军的总医院到旧金山、奥克兰和洛杉矶的红十字会献血中心,向全国发出了号召。
每天所有血液从这里空运出去,两天后降落在前线地区。这个聪明的计划在运作,但是需求量还要大得多。
献血者离开此地的献血中心后不到48小时,前线的人们就在接受从旧金山运来的血液,意识到这一点是对想象力的一种挑战。我想其他旧金山人可能也会觉得很难把关岛和莱特岛想象得与波特兰一样近---如果以时间来衡量的话。
所以,我和许多其他人一起---大部分是女人和军人---去了血液捐献中心,献出一品脱血,然后我跟随着这些货物来到了那个接受输血的病弱的伤员身边。
报道评析
选材精炼,亲切感人
杰克·谢尔曼·麦克道尔的这篇文章读起来非常亲切,丝毫没有一般新闻的枯燥和晦涩。这样的效果取决于作者善于选取精要事件,以及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和叙事手法。
本篇报道对事件的表述与介绍,与一般的报道不同,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亲切自然,富有文学笔法。开篇的时候,杰克·麦克道尔就巧妙地作了个对比:地图上所标示的实际距离的遥远和感觉上距离的缩短。这在向我们传递一个信息:后方的人们和前线战士的心是紧紧连在一起的。其实,这也是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不管是在前方的战士,还是国内的广大民众,都是为了同样的目的一起奋斗,他们血脉相连,荣辱与共。那些挽救战士生命的血浆便是这一精神的最好象征物。
在对事件的报道中,作者饶有兴趣的叙述,能对读者产生良好的影响。在语言运用上,作者不拘一格,既有对事件的形象描写,又有个人感情的流露,生动传神。作者对事件了解深入,与前方战士心连心,因此在语言的使用上尽量生动感人。比如,”我目睹了一名严重烧伤的海军工程营士兵苍白的脸恢复了血色。悬挂在他吊床之上的瓶子里装着加利福尼亚大街3309号22岁的切斯拉·奥布赖恩的部分血液。当她躺在琼斯大街2415号的献血中心时,她的床紧挨着我,我看见血从她的胳膊里流出。“”现在一层血色回到了水兵的面颊上,那清澈的蓝眼睛似乎比他舌头上的话语传递出更多的信息。‘我无法相信!你不知道我多么感激你,’博伊特说,他舔了舔干燥的嘴唇,‘你愿意替我给那位旧金山的姑娘捎个话吗?告诉她一些让她高兴的事情---告诉她我多么感激她把她自己的一部分血液从那么远的地方送到这儿给我。’那天空一样碧蓝的眼睛现在越过了我---也越过了这个活动医院病房里长排的白色吊床。“这些语言都很传神。大量的血浆运到前线会挽救很多伤者的生命,但作者并不是把每一袋血浆的用途都作了一个详细的说明,而是选取了其中的一件:一名普通二级油漆工的故事。作者先就交代了这名士兵受伤的原因,表明了这名普通战士的不普通。然后着重强调了献血者是个姑娘,并且还是献过三次血的。在这儿,有了一个反差:读到油漆工我们想到的是强壮,而读到年轻姑娘的部分,我们想到的是娇弱和温柔。但是战争把他们连在了一起,而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呢?作为美国人,当然是为了美国国家的利益。这样的一种安排,很自然的便会激起人们强烈的爱国情绪和荣誉感。作者在选择题材的时候就考虑到了主题的需要,选择那些和主题关系最为密切,也最能为主题服务的内容。这样一来,轻易地便达到了深化主题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