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萧野狂歌
4123900000008

第8章 八 碧玉年华

静叶庵与叶家老宅挨得颇近,虽说庵里只有十几个尼姑清僧,但当年玄宗皇帝半夏东游,舟车劳顿,身中暑毒,整日上吐下泻,水米不尽,静叶庵一帮老尼整出来几粒弹热丹,去了玄宗皇帝身疾,获了长厦门外那八十亩外滩赏地。

僧尼寺庙不光不用出捐纳税,还可将所得封底包让收租,年年翻利,而承包之人也可免去这缴税纳捐之责。垂年乱世,别说在洛阳城一手遮天的江龙台早已对静叶庵看不过去,就连名头虚设的府尹大人也早想动动这块肥田。

一帮清尼眼看护财无力,便倚靠老邻居叶家作了庇护。是以杨秋经常听老魏他们讲些荤笑话,说叶鸣堂想睡静叶庵里的小尼姑,就是一句话的事。

往日里人闲鸟欢的静叶庵,今日却人员嘈杂。开春来这里上香回去的酒娘曾赞不绝口,说静叶庵真是个好地方,半山腰里落址,防外人打扰,院里院外,花树参杂,风清雨净。

可如今杨秋赶到的时候,正看见几个衙役官差将庵门堵了个水泄不通,一帮老尼只管在门里叫骂,衙役们像石头一般不动不响。

静叶庵地处偏僻,看热闹的也就是附近几个乡邻,杨秋让在路旁,与乡邻们站在一起,竖起耳朵听得仔细。

这些老尼嫌衙役们的主子府尹大人懦弱无能,身为朝廷命官,老百姓身遭惨祸,不敢派人追查,任由威远镖局一句畏罪自尽了事。

杨秋之前听说傻五子死在了静叶庵,此时这两口棺材,另一口里装着的必然就是那畏罪自尽之人,却不知这人是谁。

约莫一盏茶功夫,赵大江灰头土脸地带着五个弟兄,扛了两副桐木棺材来到了静叶庵,将人匆匆装殓后,就抬出了庵门。

赵大江站在门外,冷冷瞧着周围人事。衙役中的瘦高个是班头张春,杨秋依稀有印象,去年在他十色楼里吃醉了酒,大街上撒泼闹事,把抬他回家的街坊全家女性都问候了一遍。

此时,张春从怀里默默递出一个白瓷药瓶,交给赵大江。杨秋不由一惊,这药瓶与那日江蒙烟借自己之手送给傻五子的一模一样。

后面的衙役推推搡搡将静叶庵一帮老尼带回衙门。雨天地面湿滑,静叶庵庵主清心师太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其余主事忙上前将其扶稳。

清心师太看见衙役张春对赵大江低眉顺目的模样,火气更大,骂道:“静叶庵名下八十亩外滩肥田,够你祖宗八代吃几辈子,别说几十两银子,金山银山堆在这,静叶庵连瞧都不爱瞧!”

清心师太一路咒骂,张春心里早已十分窝火,此时终于难以再忍,破口骂道:“少几把啰嗦,那治伤神药叫狐灵散,取深山老林里的白狐幼崽制成,江老爷子从关外春迟谷千金购得,赠与爱女,江大小姐慈悲心肠,将其赠与傻五子治伤,如今傻五子身首异处,那治伤神药灵狐散也从你们静叶庵正堂佛窠下面搜出来,你还有什么话说!”

另一个年纪稍轻的尼姑道:“起初不愿收留傻五子就是防着你们使坏,收留他是看他们娘俩在天津桥洞里过夜,实在可怜,我门下弟子都是清修女尼,又不与人打架斗殴,要那什么治伤神药做甚?”

“老子管你拿它做甚?现在是你静叶庵小尼姑垂梁自尽,身上搜出来几十两碎银子,正是傻五子娘临街讨得,人证物证俱在,老子要干的就是把你们这些老家伙弄回去衙门受审!”

张春左一句老子,右一句老家伙,清心师太已气得双目赤红,面色铁青,狠狠甩出去一巴掌,张春猝不及防,结结实实挨了一耳光。

身边衙役眼疾手快,把扑上去要还手的张春拦下来,清心师太继续骂道:“我那锦筝小徒年方十六,心思纯善,见傻五子全身脓疮,心生怜悯,昼夜擦洗服侍,傻五子这才好转,否则凭那瞎眼婆娘,家里一点盆盆罐罐都要夜夜回去守着,那傻小子早死了,如今锦筝遭了恶人毒手,怎地到你这舅子养的嘴里就成了垂梁自尽!”

张春挨了打,心中有火没处发,便铁了心的不打算讲理,道:“小丫头年纪轻轻,哪来的胆量谋财害命,定然有你们这帮老尼背后撑腰,眼看东窗事发,让她自杀顶包!”

清心师太怒不可遏,手中藤杖挥出,甩向张春脑门,张春这下有所防备,单手抄住藤杖,顺势一扯,清心师太便脱了手,张春随手将藤杖扔进了山道旁的山谷里。

清心师太气得双唇乌青,瞪着张春瞧了半晌,冷冷吩咐身旁的弟子道:“背我下山,我倒要跟着你往府尹衙门里走一遭,看他府尹大人怎么个说法!”

两口棺材重新上路,拐进岔道,绕过一道山梁,就闪进了后山的坟地。

杨秋心想,后面小一点的棺材恐怕就是师太口中心地善良的锦筝小尼姑了,但随即又想到,傻五子年岁也不大,听老魏说起过,也不过十四五岁的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