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黑白道之初入江湖
4062200000048

第48章 论武评人

少女慢慢走回火堆旁边的石墩坐下,眼睛轻轻一瞟方承,说道:“本来已经好了一半,但为了救你,强行运动内劲激发暗器,后来又一直催动真气运使遏云幻音,现在又全回去了。”

少女说话间,忍不住又咳了几声,神色越发见得不好。方承自觉少女内伤复起,多少和他有些关系,所以立即说了一句:“这,要不我运功助你一下,兴许会好点。”

少女往火堆里又添了几根木柴,目不转睛的盯着火堆,静静的说道:“现在也只能这样了。那两个家伙走了,肯定是不敢再回来了,这里也算是相当偏僻了,应该不会有人来打扰。你把地上收拾一下吧,我先自己运气调息一下。”

这个少女倒真是当仁不让,仿佛方承帮她疗伤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连句客气感谢的话都不曾说出口。方承也不以为意,在庙中间的青石地上找了一块比较平整没破损的空地,用树枝简单清收干净了。弄好之后又起身去把庙门给关了,用木棍小心顶住。待他转回来,少女已经自己走到了那片空地,自己盘膝坐下了。

方承绕到她身后,也盘膝坐下,用右掌透过薄薄的单衣顶住少女后心的灵台穴,然后缓缓的把自己的内力一点点送进少女体内。方承之前曾经帮过传他刀法的老人家疗过伤,所以这些运气疗伤的法门,他是十分熟悉的,也相当熟练。少女配合的也十分默契,方承的内力刚进她的体内,就立刻察觉她本身的内力运行出来,来协助引导方承的内力。

方承渐渐加大输入内力,先从督脉走,然后随着经脉走往其他经脉。少女受伤不轻,几条经脉都多少有点堵塞和损伤,其中又手太阴肺经最为严重。难怪她不时的咳嗽,呼吸还有些短促。方承不敢大意,提起全身内力,小心翼翼的顺着少女自己内力的引导,去修补和贯通受伤的经脉。不知为何,两人之间有一种说不出的默契,里外两股内力每每都能恰到好处的运使到一起,因此疗起伤来事半功倍。

大约耗费了一时辰左右的光景,方承感到少女体内受损的经脉已经大致通达无碍了,于是收回了自己右手,同时也收回了自己的内力。为人疗伤本身也要耗费大量的真气和体力,这一个时辰折腾下来,方承自己也累得大汗淋漓,忙回神自己调息了一会。行了一个大周天之后,方承精神和体力恢复了一些,这才收起真气,站将起来。少女则没那么快,依旧盘坐在那里调息运功。

又过了一小会,少女终于也收功回气,站了起来。少女眼睛一睁开,便一直盯在方承脸上,似笑非笑,样子甚是古怪却又有一种让人说不出的动人。方承看她一直盯着自己看,反倒是他有一些不好意思了,当即岔开了问道:“你,你怎么样,好点了吗?”

少女依旧笑得十分古怪,忽的走了几步回到火堆旁边,说道:“你的内力不弱,可是和人打斗时运功使劲的法门却不是怎么熟练。不过,给人疗伤时的法门你倒是十分有心得。哼哼,这倒也符合你这人的性格,烂好人一个。”

方承闻言微微一笑道:“救人总比杀人好吧。”

少女转身走回火堆旁边,口中言道:“那可不见得,有时候杀一个坏人比救十个好人还有用。再说,也没人傻到为了不杀人,而把自己逼入绝境的。你以为我看不出来吗,如果你全力以赴,刚才华山派的那两个废物,根本不是你的对手。又何需逼得我还要出手。”

少女说的一点不错,以落雁双秀的武功,别说葛松泉受了剑伤,招式不如最初灵动,就算是他没受伤,两人加起来也不是方承的对手。当然前提是方承全力施为。方承的刀法极快,他完全可以全力搏杀其中一个,再去对付另外一个。姜葛二人虽然素有默契,但在方承的凌厉攻势如果全部展开,两人的配合根本无从谈起。但是,方承却始终没有使出全力。原因在于,他之前伤了葛松泉的那一剑。他发觉既使到了现在,他依旧无法完全驾驭这套刀法,尤其是在他使出全力的时候。

方承想起了夏元淳曾说过的话:如果习学者火候不到,极易收势不住伤及对手。他伤到葛松泉那一刀,如果不是最后关头见机收势的快,那一刀就基本把葛松泉的武功给废了。今日之事,本只是一个小小误会,弄到后来那步田地,已是十分不应该了,如果再出什么伤身害命的事,那真是一场悲剧了。方承一想到这些,手上的力道就不由自主的减了三分。结果后来,反而是让他自己被逼进了极险之境。

少女靠着火堆在石墩上坐下,收紧了身上的衣服,却还是不由自主打了个寒战。她的几件外衣依旧湿潮,被披在了一旁的供桌上,此时就一件单衣,显然是单薄了一些。方承见此情景,伸手解开了自己的腰带。少女见他如此,怔了一下,问道:“你,干什么?”

方承没回答,把身上的外衫脱了下来,转手递给少女,这才道:“如果不嫌弃,先披上吧。”

少女看了方承一眼,接过外衫,反手就披在了身上。方承走到她对面的石墩上坐下,静静的看着火光闪动之下这位少女。少女对此似乎根本没有怎么在意,自顾的说道:“刚才运功过了一点,体内的热量发散的差不多了,我才会感到冷的。没事,不必担心。”

少女说着从旁边拿起装酒的那个水袋,对嘴喝了一大口。一口酒下肚,可能是寒意去了几分,少女明显放开了一些,也没再紧捉着衣服。方承见她这样,心下略安,便也取过刚才少女给他的那袋酒也喝了一口。是上好的山西汾酒,放在平日方承可是不易喝到的。看来这少女对吃喝都相当的讲究,和方承这样的生斗小民显然不是一个阶层的。

少女放下水袋,看了方承一眼道:“你的武功不错,怎么我在江湖中似乎没听过你这号人物?难道你是新近出道的。”

方承淡然一笑,沉默了一会,答道:“算是吧,你了?”

少女颇为诡异的一笑道:“我,应该算是老江湖了。不过我的行事,就像李白诗中说的,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少女话锋一转,又道:“刚才你的武功我看过了一点,你的刀法好快,我看江湖中年轻一辈之中应该没几个人比得上你。只不过……”

方承看得出这少女武功在他之上,就不知她武学见识会比他高多少。他见少女欲言又止,心中奇心大增说道:“只不过什么?姑娘如看出什么问题,还请直言相告。”

少女双目注视方承,微微一笑道:“你的刀法快是快,但我觉得你使起来有点别扭。至于问题出在哪,我一时也说不来。这样吧你把整套刀法使一遍让我看看,说不定我就能看出什么端倪来了?”

少女这要求说来有些过分,武功是每一个江湖中人的立身之本,怎么能随随便便把自己吃饭的本事,展示在一个陌生人面前了。要是换了其他另一个人,方承听到对方提出这个要求,他至少都会稍微考虑一下的。可是不知为什么,当他面对着眼前这个少女的时候,一种说不出的信任感油然而生。或许是因为少女一开始就他毫无防范之心,方承心底觉得投桃报李理应也要信任对方才是吧。

方承也不多说,站起身,凝神定气,猛的一下拔刀出鞘,起手第一式已然使出。方承的刀法极快,招式变化也是极快。他所学刀法不过一十五招,从头至尾一路使下来,也不过是转眼间事。少女紧盯着他快速变幻的身形看,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很快方承使完了整套刀法,敛气调息,将刀还鞘,走回石墩上重新坐下,抬眼盯着少女,看她怎么说。少女拿起水袋,又喝了一口酒,缓缓说道:“好刀法,快如电,势如雷。只可惜,这套刀法交给你,却是一个大错。你实在不适合用这套刀法。”

方承一怔,道:“为什么?”

少女道:“我刚刚只是粗粗看你使了一遍整套刀法,说的不一定便是对的,你姑且听听。我觉得这套刀法,整个要点恐怕就是三个字:快,准,狠。我说的可对?”

方承闻言心下一惊。他习练这套刀法已经近一年光景了,对这套刀法的要诀,体会最深便是少女所说那三个字。这有些体会他也是最近才领悟到的,没想到这个少女只看了一遍,就已经看出了整套刀法的根基所在。

少女见方承吃惊愣神,却也没多加理会,接着说道:“这三个要点的前两个字,你做的很好。你的悟性不差,人看来也是挺勤勉的。以刚才看来无论是你刀的速度,还是角度,方位,甚至力度,都已经控制的很好了。但偏偏这最后一个狠字,你却学的不好。这和你的武学修为无关,也和刀法的好坏无关,而和你的性格相关。这套刀法要使的好,出手之时,必须十分决绝,既不能给对手留余地,也不能给自己余地。只有这样,才能完全把这套刀法的威力发挥出来。但你偏偏是一个烂好人,宁可自己身陷危境,也不肯去伤害一个和自己龃龉误会的对手。试想你这样一个性子,又怎么能做到对敌人狠,也要对自己狠了。所以,我才说这套刀法不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