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惊悚海盗王宝藏
388300000089

第三十章 另辟蹊径(1)

二人转过街口。萧邦见一姝愈加悲戚,行走极其缓慢,便就近找了间茶室,要了两杯“铁观音”,一副坐立不安的样子。

一姝见萧邦有些手足无措,深感这位思维敏捷、身手矫健的警探,对如何对付女人居然毫无办法,不由得反而有些怜惜他了。

一姝本不是优柔寡断的女子,深怕自己的情绪影响萧邦,便主动开口:“萧大哥,见笑了。我只是想我的父母,突然间情绪失控起来。那疯和尚当真厉害,不知为什么,在他的面前,有种精神受控的感觉。现在好多了。”

“这位大师,别的不敢说,若论武功,确为我平生仅见的高手。”萧邦见一姝开了口,也展颜一笑。他没办法逗女人开心,但一谈到自己的专长,立即神采奕奕。

“比岑师还要厉害?”在一姝心目中,岑师的武功,已到了深不可测的地步。

“只怕要厉害一些。”萧邦叹道,“岑师武功,可列当今绝顶高手之列。但枯荣大师的武功,深不见底。一个人,能将自己的眼神随意调节,其功力必然已臻化境。还有那个单腿马步,将身体站成直角且稳如磐石,非武林高人难以做到。所以江湖奇人,不能用常规的眼光度之。”

“那……他测字的,也是真的么?”一姝先前并不信命,但经疯和尚一说,心就悬了起来。她并不关心老僧武功,而是想从萧邦处印证测字算命,到底有多少可信度。

“不真,你为何为哭?”萧邦轻微地叹息了一声,“测字算命,因人而异,不可不信,亦不可全信。如遇修为高深之人,指点一下迷津,也不能算是迷信。”

“我听说,中国人测字很准,不过我是今天才遇到。”一姝说,“难道这随口说的一个字,真的能显示未来的信息么?”

“测字在中国传统术数,历来有观物取象、聚散不齐、阴阳五行、凝神感应、万变归一等诀要。因为汉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字,或象形,或会意,或形声,或转注,或假借,变幻莫测,玄机重重。测一字而知人事,并非简单的拆分组合,而是依据综合的易理术数而言的。所以我刚才强调修为,即对社会、文化、历史、宗教等有深刻的体察,尤其对人生及人性有深入的了解,才可能测得准。”萧邦见一姝听入了神,也来了兴致:“这里给你讲一个测字的典故:宋朝有位测字高人,名叫谢石,开始在民间,后来名气很大,就入宫为皇室及王公贵族测字。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按理说并无承继大统的资格。但一次康王的母亲韦妃请谢石测字。其时赵构年幼,金冠束发,立于院中的梨树下。谢石便对韦妃说,不用测了,王爷未来便是国家之主。韦妃当时只是一个地位较低的嫔妃,不由得大惊失色,问其原由。谢石解道:梨花满枝,为白;王立于下,为皇。但因在梨下,恐有寄人篱下、离别奔波之难。果然,北宋被金人攻陷后,赵构作了人质,后来‘泥马渡江’逃难,到临安做了皇帝,就是南宋高宗。

<img src="http://3gimg.qq.com/book/images/newyearAct/newyearActLogo.jpg" alt=""/>

【求生卡】答对以下题目,您即获得抽取船票的机会:

叶美丽和张局长的故事属于哪部作品中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