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第37次谋杀
3766500000030

第30章

30:

在又一次没能砸中左力后,徐熙趁着左力还没回来,跑到天台,质问陈康,嗔怒道:“你******是怎么搞的?就不能瞄准了再扔啊?”

陈康一副很无辜地表情:“我瞄准了,可每次他都在动,所以每次都是差那么一点。”

徐熙说:“真不明白你是干什么吃的?”

陈康说:“相信我,再给我几次机会,一定能成。”

徐熙疑惑着问:“相信你?你让我凭什么相信你?就是因为信了你的鬼话,我******才会采用这么个既笨,又不靠谱的方法。”

陈康却坚定地说:“相信我,我已经逐渐摸到了瞄准的窍门,在给我几次机会,一定能成。我小时候拿过几次撇铅球的冠军,我已经能够将扔铅球的技术运用到了扔花盆上。”

徐熙疑惑地看着陈康,陈康以为徐熙不信,便摆出扔铅球的姿势,说:“先是屈身,然后滑步,然后将铅球撇出去,技术难点是要用手腕的力量而不是手指的力量,还有转身的速度要快。”

徐熙问:“那你告诉我,铅球比赛需要瞄准吗?”

陈康挠了挠脑袋,说:“这个……那个……还是需要看一看的,最起码不能砸到裁判。”

徐熙强压住内心的愤怒,说:“我就纳闷了,我当初怎么能看上你?”

陈康想了想,说:“再给我几次机会,我一定让左力住进太平间。”

徐熙说:“大哥,我们的时间可是不多了。”

陈康点了点头,说:“我知道,现在我已经找到窍门了,很快就能砸死左力了。”抓住徐熙的肩膀,接着说:“相信我,再给我几次机会。”

徐熙想发火,却又发不起来,一种心酸和无奈陇上心头,徐熙拿开陈康的手,向外走,陈康追问:“你去哪儿?”

徐熙说:“想一个人静一静。”

徐熙向外走,走到门口的时候,又转过身来,说:“如果你不想让别人把我拉走去卖,你就抓紧时间,——我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之后的两天里,徐熙依旧看到花盆、啤酒瓶子等我从高空砸落,每次都是落在左力身旁。左力只是受到惊吓,连根头发都没少。徐熙再次去问陈康,陈康却又有了新的想法,说:“我知道我为什么总砸不中左力了?”

徐熙问:“为什么?”

陈康说:“楼太高,左力目标太小,又总是处在移动中,所以不好砸中?”

徐熙反问:“那你又想怎样?”

陈康说:“我需要更大一些的武器?”

徐熙惊问着:“啥?”

陈康详细地向徐熙解释了他的计划,归纳起来的核心却只有两件事,一件是需要更大一些的“道具”,道具越大,砸中目标的可能,和伤害也就越大;另外一件事是管徐熙要钱,购买道具。

徐熙开始时不答应,但禁不住陈康的软磨硬泡,答应了陈康再给他几次机会,同时答应给陈康一千块钱,让他去购买道具。陈康也拿出了从未有过的敬业精神,没有贪污克扣,买了几样东西回来。

陈康从旧货市场买来老式的电脑显示器,从楼上扔了下去,仍未砸到左力;陈康又买来老式的普通电视机,从楼上扔了下去,仍未砸到左力;陈康买来空调内机和外机,扔了下去,同样是落到了左力身旁。在一旁车里负责监视的人,因为早就有了杨右平的指示,每次左力试图抓住暗算他的人的时候,或者是东子,或是其他人都想办法帮着陈康逃走。左力没见过的人,就故意撞到左力,然后拖住左力;左力见过的人或者是装出认出左力的样子,向左力问好,谎称是路过,并说请左力在公司多关照。为了能拖住左力,东子甚至还利用换班的时候,组织人员开会,分析形势,根据反馈,广泛争取意见。开会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东子他们准备了几十套不同的方案,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同情况,类似于电话销售中的“销讲”,几乎将能遇见的情况都想到了。因为东子等人是有备而来,左力几次都几乎抓到了陈康,但几次又都让陈康溜走。试图抓了几次,全部以失败告终,他甚至连陈康的面都没见到。

左力将楼上总有人往下扔东西,并且很可能是想故意砸死他的事跟徐熙说了。徐熙说左力是疑心太重,或许是别人家打架,小两口吵得凶了,就扔东西,不小心扔到外面了;或许是不小心掉下去的;或许是想要砸的人并不是左力,左力只是路过。徐熙让左力不要总是往不好的地方想。左力说想要报警,徐熙想了想,问:“你对警察说有人从楼上扔东西,想要砸你,而且不止是一次,但你受伤了吗?警察会根据你提供的情况,就对你特殊保护吗?你这情况,就好比是你怀疑有人要杀你,然后让警方去把对方抓起来,警察会去抓人吗?警察叔叔也很忙的,不会管这档子没谱的事。虽然你是纳税人,但警方也不会为你一人服务。”

左力觉得徐熙说得也有道理,便放弃了报警的想法。趁着左力上班的工夫,徐熙又去找陈康,再次质问陈康,到底还能不能“砸”死左力了?陈康又是一通解释,目的都是一样,理由却各有不同。说是电视机是没拿住,脱手从楼上掉下去的;显示器差一点就砸中左力了,而左力不知道为何,突然停了下来接电话;空调那次是在楼上认错人了,将一个和左力身形很像的人当成了左力,幸好也没砸中。

陈康请求徐熙再给他一次机会,最后一次机会。徐熙禁不住陈康的劝说,再次答应了陈康。陈康再次管徐熙要钱去买“武器”,徐熙拒绝,理由是担心陈康贪墨,要求和陈康一起去。陈康和徐熙来到旧物市场,有了上次的经历,陈康已经和这里的多个摊贩达成了“供需”关系,成为摊贩眼中的“老客户”、“大客户”,陈康受到了摊贩们的热情迎接,多个摊贩见到陈康都是主动打招呼,又是递水,又是递烟。

一番讨价还价之后,陈康再次买了一台电冰箱和一个老式电视机,当然是由徐熙付款。摊贩本来可以送货上门的,但徐熙留了个心眼,说是自己拉走就行。出了旧物市场,徐熙猛然想起在闺蜜的推荐下,办了一张美容卡,只去过两次。本来不想办的,但又不好拒绝闺蜜,明知道闺蜜是在忽悠她,但碍于面子,还是办了一张,而那美容院的位置,离旧物市场不远。徐熙让陈康先回去,她去美容院做保养。陈康坚持要送徐熙到美容院,徐熙说不用,陈康却非要坚持。

徐熙让陈康不准跟着她,便径直向美容院的方向走去,陈康骑着三轮车,跟在身后。走了几步之后,徐熙停下来,说:“我都跟你说了好几遍了,别跟着我,最好离我远点,我不想让你知道咱们认识,我跟你丢不起那人。”

陈康停下车,看了看徐熙,笑着挠了挠头。陈康见徐熙转身离去,他便继续骑车跟了上去。徐熙再次停了下来,说:“你是越来越不听话了,我让你别跟着我。”

陈康没有回答,默默地跟在徐熙身后,徐熙觉得就算自己此时赶陈康走,陈康也未必会走,索性也就不再浪费口舌。

骑了一会儿之后,陈康忽然问道:“能问你个问题吗?”

徐熙冷冷地说:“有话说,有屁放。”

陈康问:“是谁雇佣你去杀左力的?”

徐熙停了下来,想了想,反问:“你问这个干嘛?”

陈康说:“也没什么,就是随便问问。”

徐熙很认真地对陈康说:“以后不要再问我这个问题,——知道的越少对你来说也就越安全。”

陈康说:“既然做的是杀人的事,总得给自己留点后手吧?”

徐熙说:“我不需要后手,——因为你不知道那些人有多可怕。”

陈康又问:“杀人的事我们在一条船上,就算幕后黑手再可怕,我们也应该一起面对。”

徐熙想了想,摇了摇头,说:“把你牵扯进来,已经够对不起你了,所以我不能让你

徐熙说:“你不要再说了,也别再问了,我是不会告诉你,是谁雇佣的我。”顿了顿,又说道:“你也不要去追查,追查下去对你对我都没好处。”

陈康想了想,说:“万一……”

徐熙说:“别跟我说万一,在我这里就没有万一。别忘了是谁替你赔偿的伤者,你才能只在监狱里蹲了两年。”

陈康说:“我知道我欠你很多。”

徐熙说:“我没打算让你还,因为我爱你,替你出钱是我心甘情愿的。”

陈康说:“我也爱你。”

徐熙走到陈康身前,捧起陈康的脸,说:“爱我,就不要问,我也不准你去调查,按我说的去做,想办法杀掉左力就好。”

陈康说:“可是……”

徐熙说:“如果你爱我,就答应我,——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

陈康看着徐熙,半晌之后,点了点头。

徐熙拍了拍陈康的脸,笑着说:“这样才乖嘛!”

徐熙转身继续向前,陈康骑着三轮车跟在身后,徐熙走在一座工厂的墙外,工厂的白墙,被风吹雨淋日晒的侵蚀下,多处墙皮脱落,斑驳不堪。晚秋时节,树上的和地上的落叶都已稀疏,尽管有阳光,但温度和光亮也都被秋风吹散。一阵秋风吹来,卷起地上枯黄的落叶,映衬着徐熙此时的心情,徐熙触景生情,更觉阴冷。马路的另一侧是个破败的小区,或许是和对面的工厂出自许多年前的同一创作者,都是白墙,也都在岁月的腐蚀下,只剩一片灰白。楼门口坐着两个老太太,半闭着眼,头发也是灰白,在稀薄的阳光下,在阴冷的空气中,晾晒着自己。徐熙不自觉的向左右看了看,觉得眼中的一切,似乎忽然间静止下来,或许时间和空间恰好在此处交集,周围的一切也都成为了照片里的背景。灰白色的墙,灰白色的人,灰白色的楼,甚至连空气也都有可能是灰白色的。徐熙走在犹如静止了一般的画面里,也和这幅画,或是这个照片融汇在一起,也成为一片灰白。一个穿着红色羽绒服,牵着红色气球的小女孩从徐熙身旁跑过。鲜艳而明亮的红色,为这幅苍白的画,平添了几许生机。徐熙身后,骑在三轮车的陈康,穿着黑色的夹克衫,慢悠悠的骑行着,使得原本静止的空气,又再次流动起来。

徐熙经过路边的一个卖碟片的三轮车,车上的喇叭放着一首日文歌曲。徐熙觉得这首曲子的调子很特别,本来已经走过了,又折返回来。徐熙问了摊主,摊主也不知道歌名,但将一张cd盘递给了徐熙。

徐熙看到封面上写着《太阳哀歌》几个字,徐熙明知是盗版,但仍是买了这张光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