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猎鹿大隋
37594400000030

第30章 断

大业八年三月,在一百一十三万大隋军队陪伴下,天子杨广的銮驾终于抵达了辽河河畔。

辽河对面,便是辽东城。辽东城乃是辽东最大的一座城池,若隋军攻占了辽东城,便可以此为桥头堡,控制辽东威慑高句丽,进可攻高句丽腹地,退可据城而守。

辽东本为中原疆土,汉时曾设有安东都护府。然南北朝时期,中原各国征战不断,对辽东控制力严重削弱,以致被野心勃勃的高句丽趁机占领了辽东。

当时无论是北齐还是北周,都不曾真正一统过中原,更遑论收复辽东故土。

大隋开皇年间,高句丽联合靺鞨部落,兵出辽东,西攻辽西。却被时任营州总管韦冲所击退。高句丽虽铩羽而归,却贼心不死,频频骚扰辽西,并多次修缮辽东各城池,驻扎兵马屯备粮草。

时至开皇十八年,先帝杨坚令汉王杨谅、上柱国王世积为行军元帅,周罗喉为水军总管,率大军三十万,分水陆两路进攻高句丽。汉王杨谅率陆路隋军出临渝关,恰逢雨季,道路泥泞难行,粮草供应艰难,军中食物匮乏,又被疫病侵袭。而自东莱郡海口出海之水军,又在海上突遇大风,众多船只沉没,水军损失惨重。

不久之后,水陆两路人马只得无奈退兵,出征之时三十万大军,竟只余五万余人回转中原。高句丽王深恐大隋再次征伐,其国王高元上表大隋乞降,表中多有谦恭卑微之语。先帝也只能宣布罢兵停战,并遣使入高句丽,安抚高元,不予追究。

然而,高句丽表面乞降称臣,暗地野心不断。自从其占领辽东,便从未停止奴役当地汉人,使其服重役课重税,辽东汉人苦不堪言,日夜间翘首西望,期盼中原王朝能够恢复辽东故地,救辽东黎民于水火。

待到当今日天子杨广即位,大隋无论军事实力亦或综合国力都已登峰造极,再次伐辽时机已然成熟。

天子杨广,身穿九龙黄金战甲,手持御用天子剑,日光照耀之下,这一刻的杨广真如战神临世一般。

站在六合城上,望着河畔对岸的辽东城,杨广怔怔出神。

这时,大将军宇文述前来禀报道:“陛下,高句丽宰相乙支文德陈兵二十万于辽水对面,欲抗我大隋天兵,据探子回报,此时辽东城中亦有十万余兵驻守,城中粮草丰足,可供三十万人吃用半年有余。”

杨广点了点头,唤过一名内侍道:“传朕令,命宇文恺立即修筑浮桥,助我大隋将士渡河而战。另,命麦铁杖率左屯卫为先锋,先行渡河,第一个过河者,朕赏黄金百两,官升三级。”

接到命令的麦铁杖哈哈大笑,对内侍道:“你且替我回复陛下,俺老麦定不负圣望,还请陛下暂且备下宫中美酒,等俺老麦回来,还要向陛下讨酒喝的!”

麦铁杖年轻时以勇猛且善行闻名,曾是南陈后主撑伞之奴。其常在陈后主退朝之后,急行一百多里,夜至徐州城,翻越城墙而入,行打家劫舍偷窃之举。而在次日早晨返回时,仍旧能替陈后主撑伞。后被人认出,陈后主只是将其赶回家中,并未深究。

及至隋灭陈后,麦铁杖投身大将军杨素军中,因其作战勇猛,屡立战功,成为越国公杨素心腹爱将,杨素待其甚是深厚,亲自为其牵桥搭线做了媒人,使麦铁杖与关陇阀门之一的窦家结成了儿女亲家!

麦铁杖自领五千左屯卫精兵为中军,两个副将——虎贲郎将钱士雄、虎贲郎将孟叉各领两千五百人为左右两翼,一万大军准备妥当,只待浮桥搭建完毕便渡河而去。

半个时辰之后,在付出了上万条民夫性命后,五座长三百余步,宽十步的浮桥搭建完毕。这时,左屯卫军中战鼓轰然响起,大将军麦铁杖浑身披挂,威风凛凛。只听得他大喝一声,便在上百名亲兵护卫之下,率先登上浮桥,一马当先向对岸杀去。

见主将如此悍勇当先,左屯卫军士自然个个不甘落后,中路、左右两翼,共一万大军,踏在浮桥之上,齐头并进,一起杀向对岸。

河畔对岸高句丽军卒早有准备,乙支文德部署了两万弓弩手为前军,用以阻击渡河而至的隋军。

见到左屯卫军士到达射程之内,前军主将一声令下,顿时间步弓、步弩同时爆射出无数根箭矢,一时间铺天盖地的箭雨向五座浮桥覆盖而来。

隋军尽管铠甲坚固精良,见到箭矢来临,左屯卫军士纷纷举盾相迎。然而箭雨实在过于密集,以致不断有左屯卫军士中箭,或者倒在浮桥上,被后面的同袍毫不留情践踏而过;又或者掉进辽河水中,在冰冷的河水中上下翻滚。

一时间,辽河之水一片血红,只这一会儿,左屯卫竟损失高达两三千人之多。麦铁杖见状大怒,只见他暴喝一声,不耐的推开阻碍在前方的亲兵护卫,高举手中长槊,健步如飞,极快的向前冲去,亲兵护卫急忙跟随,却始终跟不上麦铁杖步伐。

左屯卫乃大隋十二卫之一,这十二卫,乃是大隋最为精锐之军队。其中军士,个个身经百战,战力强悍。

故而,尽管身边不断有人中箭身亡,然而左屯卫所余军士仍然毫无畏惧,昂首阔步,迎着箭雨只是向前。

辽水河宽不过三百余步,小半刻钟后,左屯卫军士已有几千人成功渡过了浮桥。

麦铁杖高呼一声:“儿郎们,跟我杀!”早已被袍泽的牺牲激得愤怒无比的左屯卫军士个个如猛虎下山般,冲进了高句丽阵营。虽然只有几千人,对面是足有二十万的高句丽大军。然而这些左屯卫军士人人以一当十,仿佛在自己跟前的只是二十万头任由宰割的羔羊而已。

高句丽兵卒战力孱弱,兵器军械更不及大隋精良。一时间,在河畔列阵的两万前军弓弩阵营竟被几千左屯卫军士突破冲散。乙支文德见状甚为恼怒,又急从左右两军各调一万人前往支援,这样才算稍稍稳住了局势,只是双方却形成了僵持之势。

站在六合城上的杨广看着河对面被数倍于己的高句丽军卒围困的左屯卫军士,心头涌起一丝不忍,只是这一丝不忍瞬间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杨广冷声对内侍道:“再传朕令,令右屯卫,左、右武卫,立即全军渡河,支援左屯卫,不得延误半分!”

咚咚的战鼓再起响起,已经接到旨意的三卫人马在各自主将的率领下一起涌向浮桥。

在后方观战的宇文恺,见到这一幕时,瞳孔瞬间收缩,只见他张了张口想要说些什么,却又被强行压制下去。

这一刻,他眼前浮现出昨日天子召见他的场景:当时天子向他询问浮桥搭建事宜,他陈奏道有两种搭建方法。

其一耗时较短,只需半个时辰便可,然桥身不甚坚固,只可使两千人马同时上桥。其二耗时需得一个时辰,桥身稳固,能同时承载但五千余人。当时他还向天子建议,可选第二种方式搭建浮桥。

然而天子只是淡淡说了句“兵贵神速”,便否决了他的意见。故而,今日间所搭浮桥,乃是用第一种方法搭建!

天子明明知晓每座浮桥只能供两千人同时上桥,为何现在?突然间,宇文恺好似明白了什么,只一刹那,他浑身剧烈颤抖起来,他深低头颅,悄悄闭上了双眼......

三卫大军共三万余人,在战鼓声的伴随下,一起踏上了浮桥。这时高句丽前军已无法形成阵型,故而他们并没有遭遇像左屯卫那样的箭雨。

大隋军士们个个恨不得两步并作一步,好赶紧杀过河去,支援前方的左屯卫兄弟。随着越来越多的士兵踏上了浮桥,宇文恺的脸色也越来越苍白起来......

终于,当某位士兵的脚掌刚落到浮桥之上,他隐约间听到了什么奇怪的声音,还未来得及反应,他只觉得自己突然就比前面的袍泽矮了一大块,这个士兵纳闷的低头一看,却发现自己脚下竟然不再是木制的桥面!只发出一声恐惧的嚎叫,他便掉进了湍急的河水之中,再也没有了声息。

仿佛是一个信号般,五座浮桥几乎同一时间开始,各处俱都出现崩裂,裂痕越来越大,桥身终于是支撑不住,断成几截,轰然砸向河面。已经踏上浮桥的一共两万五千三卫军士,哪里来得及前进或者后退?!

得知后方援军将至的麦铁杖越战越勇,竟领着区区几件左屯卫军士硬扛住了几万高句丽兵卒的围攻。突然间,他看到自己的一名亲兵脸色恐惧无比,手指直指身后,嘶吼道:“桥!桥断了!”

麦铁杖霍然扭头,透过人群缝隙,隐约看到身后的浮桥轰然断开,上面的大隋军士如同饺子般,纷纷掉落水中。

这一刻,麦铁杖用尽生平最大的力气嘶嚎了一声,声音中满是绝望和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