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历史与文明
3757800000012

第12章 浅论研究区域历史文化的文献(2)

专题性的著作较多,主要有:林幹、王雄、白拉都格其著《内蒙古民族团结史》(远方出版社,1995年),该书以民族友好团结为主线,叙述内蒙古地区古往今来各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历史。邢野主编《内蒙古民俗风情通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分为生产劳动、衣食住行、节庆礼仪、婚姻喜庆、丧葬禁忌、信仰祭礼六卷,收录内蒙古地区各民族的民俗风情。白音查干主编《内蒙古民俗概要》(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9年),分上下两篇,论述了民俗学基本理论,介绍了内蒙古地区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汉族、满族以及回族的民俗概况。周清澍主编《内蒙古历史地理》(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4年),主要介绍了战国时期至民国时期内蒙古地区的行政建制及沿革情况,并对建国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旗县级以上行政区划沿革作了概述。邢野主编《内蒙古自然灾害通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该书以地方性、资料性、民族性为宗旨,以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将内蒙古地区旱灾、风灾、寒潮、干热风、沙尘暴、雪灾、黑灾、雹灾、霜灾、水灾、盐碱、涝渍灾害、病虫害、鼠害、狼害、草害、火灾、地震的自然规律与特点及全区分布与受灾情况作了较详细的记载。德勒格编著《内蒙古喇嘛教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介绍了元代以来内蒙古喇嘛教的发展状况及喇嘛教的组织系统、转世制度、教派教义教规及喇嘛教寺庙。苏鲁格、那木斯来著《简明内蒙古佛教史》(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9年),在综合运用汉文、蒙文和藏文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内蒙古佛教发展历史的一般线索进行了大致的勾勒和描绘,并对喇嘛教的称谓问题、藏传佛教诸教派的教义特色、蒙藏民族关系的开端与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初传的年代上限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和评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吴团英、马永真、包双龙任主编的三卷本《文化内蒙古》(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6年),以清新、生动的文字和图片,比较系统地描述了内蒙古文化的深厚底蕴、丰富资源、品牌形象,充分展现了源远流长、多彩博大、特色浓郁、内聚活力的内蒙古文化。乌云格日勒著《十八至二十世纪初内蒙古城镇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认为清至近代内蒙古城镇的兴起,除了统治者、掌权官员施政方向变迁的因素外,也与一系列经济、地理、交通等因素密切相关。宝音主编《内蒙古城市化与城镇体系发展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对内蒙古自治区城市化与城镇化体系发展的环境与资源基础、现状特征、支撑系统等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陈永志主编《内蒙古出土瓦当》(文物出版社,2003年),是一本古代瓦当研究的考古学专著,从纵横两方面对内蒙古古代瓦当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成就编委会编《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成就统计资料》(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7年),以文字、照片、统计图表的形式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不同历史阶段自治区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速度、结构和效益。托娅、彩娜编著《内蒙古当代文学概观》(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年),对自治区成立50年以来内蒙古文学在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戏剧、电影文学创作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加以概述,并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家及作品进行分析。还有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编《内蒙古文物概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2007年印),内蒙古公路交通史志编委会编《内蒙古古代道路交通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年),李逸友编《内蒙古历史名城》(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年),奇那顺达来、刘忠和主编《内蒙古历史文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闫天灵著《汉族移民与近代内蒙古社会变迁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刘世海主编《内蒙古民族教育发展战略概论》(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3年)等等,都是专题研究的成果。

2、研究蒙古族和北方少数民族的著作

阴山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域,更是蒙古族和北方少数民族活跃的舞台,研究北方少数民族,特别是蒙古族的著作包含有大量阴山历史文化的内容。蒙古民族曾经建立元朝,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均产生了巨大影响,受到学术界高度关注,蒙古史研究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篇幅所限,这里只能择要简略介绍。

通史类著作,须提及义都合西格主编的《蒙古民族通史》(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该书记事上起蒙古民族的形成,下迄内蒙古自治区的建立,共五卷六册二百万字。第一卷详细记述蒙古民族的起源和蒙古汗国的历史;第二卷将蒙古民族在元朝统治时期的历史作为叙述主体,对元代蒙古史的研究内容、阶段划分、学科内容做了有益的探索;第三卷是第一部关于明代蒙古史的专著,填补了蒙古族通史研究中的空白;第四卷对蒙古族与后金和清朝的关系、清王朝统一蒙古各部的过程及清代蒙古族在中国北方地区的活动等问题做了深入探讨;第五卷展示了近代以来蒙古族和其他各族人民一样经历反帝、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争取民族解放、走向民族区域自治的历程。该书2005年曾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因为它是目前中国国内出版的同类著作中篇幅最大、内容最全面、结构最完善、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一部蒙古民族通史,它凝聚了中国蒙古史学界数十位专家近20年的心血,广泛吸收了中外蒙古史学界研究成果,能够反映中国蒙古史学界在这个领域研究中的学术水平。内蒙古社科院编写组的《蒙古族通史》(民族出版社,2001年),也是一部全面叙述蒙古族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专著,揭示了蒙古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具有鲜明的民族史特点。达力扎布编著《蒙古史纲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乌云毕力格、白拉都格其主编《蒙古族史纲要》(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泰亦赤兀惕?满昌主编《蒙古族通史》(辽宁民族出版社,2004年),留金锁著《蒙古族全史》(第一卷)(辽宁民族出版社,2000年)等著作也都各具特色。

专题类著作,最具代表性的是比较全面系统科学地记叙和反映蒙古民族社会历史文化的大型系列丛书《中国蒙古学文库》。该丛书计划用蒙汉两种文字累计编写出版反映中国蒙古学最新研究成果的著作100部,自1997年开始由辽宁民族出版社陆续出版。已出版的著作行销海内外,其中如盖山林著《蒙古族文物与考古研究》、格?孟和著《成吉思汗哲学思想研究》、陈献国主编《蒙古族经济思想史研究》、额斯日格仓和包?塞吉拉夫著《蒙古族商业发展史》、齐格著《古代蒙古法制史》、胡泊主编《蒙古族古代军事史》、巴音图著《蒙古族近代战争史》、苏和与陶克套著《蒙古族哲学思想史》、宝力格著《蒙古族近现代思想史》、图?乌力吉著《蒙古族逻辑思想研究》、苏鲁格著《蒙古族宗教史》、德斯来扎布著《佛教与蒙古文学》、呼格吉勒图著《蒙古族音乐史》、满都夫著《蒙古族美学史》、阿木尔巴图著《蒙古族美术研究》、贺喜格忙来著《蒙古族曲艺研究》、吉格木德著《蒙古族医学发展史》等等都是研究蒙古学的力著,有的已达到国际蒙古学研究的最高水平。这套丛书的出版,是对蒙古族历史文化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文化积累,是对蒙古族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各个领域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规律的探索,是几百年蒙古学产生、形成、发展以来成果的全面概括和继承发展。此外,还有薄音湖著《明代蒙古史论》(台北台湾蒙藏委员会,1998年)、周清澍著《元蒙史札》(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齐木德道尔吉著《蒙古史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高文德著《蒙古奴隶制研究》(吉林长白山出版社,1980年)、卢明辉著《清代蒙古史》(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乔吉著《蒙古佛教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斯钦巴图著《江格尔与蒙古族宗教文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年)、(韩)金成修著《明清之际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佟德富著《蒙古语族诸民族宗教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宝贵贞著《蒙古民族基督宗教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赛音吉日嘎拉编著《蒙古族祭祀》(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8年)、马世雯著《蒙古族文化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年)、仁钦道尔吉著《蒙古英雄史诗源流》(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乌日陶克套胡著《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变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郭雨桥著《蒙古通》(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张秀华编著《蒙古族生活掠影》(沈阳出版社,2002年)等,不再一一列举。

整理研究有关蒙古民族的古代文献也是蒙古学研究的重要工作,这方面的成果主要如策?达木丁苏隆编译《蒙古秘史》(中华书局,1957年),贾敬颜、朱风译注《汉译蒙古黄金史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乌兰著《〈蒙古源流〉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0年),王雄著《古代蒙古及北方民族史史料概述》(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8年)等。薄音湖、王雄编辑点校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是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重点研究项目成果,对于明代蒙古史的研究有很高的价值。该书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自1994年始分集陆续出版,第一辑汇辑了明人以汉文所著有关蒙古的史料25种,第二辑汇辑34种,第三辑编辑点校了方孔炤的《全边略记》,第四辑编辑点校了瞿九思《万历武功录》中蒙古女真人物传记。另外须提及,瑞典学者多桑(1780——1855)用法文撰写的《多桑蒙古史》,对蒙古民族在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的活动史实作出了详细的叙述,也是一部有价值的历史文献,冯承钧将全书译成汉文,由中华书局、上海书店先后出版。

研究北方少数民族的著作,如林幹著《匈奴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田广金、郭素新著《北方文化与匈奴文明》(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马利清著《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马长寿著《北狄和匈奴》、《乌桓和鲜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周伟洲著《敕勒与柔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林幹著《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论》、《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新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史》(鹭江出版社,2006年),张碧波等著《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等,其内容均与阴山历史文化相关,具有参考价值。

3、研究草原文化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