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老哈尔滨的故事
37488900000055

第55章 “梦亭”守望

樱桃花瓣纷纷坠落的日子,池塘,池塘上的曲桥,假山,假山上的小亭,建成了。荣连贵请人写一块“梦亭”匾额,嵌在小亭上。

望着新建成的小亭,伊琳娜想,给梦儿寄去的信,又过去大半年,如果她接到信,如果肯回信,信该早来了;可是为什么竟如黄鹤,一去不返呢?是梦儿没接到信吗?不可能吧,菊香留下的地址不会错呀!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呢?伊琳娜越来越不安。

一天上午,树林的寂静被一阵车铃声打破,一辆俄式马车穿过树林,来到花园洋房。荣连贵从车里下来,走进院里,径直来到洋房后边的池塘。一池清水映出他愁苦的面容,也映出他有些踉跄的脚步。绕池塘盘桓一圈,慢慢踏上曲字形小桥,登上假山,走进“梦亭”。“梦亭”居假山之巅,俯瞰花园全貌,近百株樱桃,千姿百态,花香馨郁。荣连贵在小亭坐下,眺望远方,一声不响,一动不动。

伊琳娜从荣连贵一进院,就注视着他。他一动不动呆呆地坐了足有一个钟头,仍然不动……他那种忧郁、恍惚的样子让她既痛苦又难受;这份痛苦和难受,早已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决心离开花园洋房,离开荣老板。

于是,伊琳娜走上假山,走进“梦亭”。脚步声惊动了荣连贵,他回过头。

“伊老师,你看——”荣连贵手指花园,“难怪梦儿要一个假山,从假山上看花园,倒是另有一番情趣!”

“是啊,在这儿看得远,看得见全貌。”

“警察局说三太太死了,我不相信。你相信吗?”

“我不相信。”

“梦儿不会死。总有一天,她会回来。她回来看到这座花园变了样,变成她喜欢的样子,池塘,小桥,假山,亭子,都有了,这会让她高兴,她会说荣连贵对她真好!是吧?”他像受了三太太的夸奖,露出笑容。

听了这句话,伊琳娜嗓眼里一热,眼泪流出来。

“你怎么了,伊老师?”

伊琳娜平静下来,说:

“没什么。荣老板,我想说,我不想看到你这种痴痴呆呆、盼着三太太回来的样子,我受不了。……所以,今天我想向你提个请求,请你务必答应我——”

“什么请求?说吧。”

“我想辞职,离开这儿。”

“辞职?离开这儿?”

“我已经跟索斯金夫人联系过,他会在一座俄语学校,为她谋到一份教职。……”

“不行,伊老师。我不能放你走,梦儿回来见不到你,她会骂我!”

伊琳娜再也没有勇气面对荣连贵,捂着脸,跑下假山。

过了一周,伊琳娜一个人闷闷地坐在“梦亭”里,满园的樱桃花已经谢了,柔软紫色的枝条上结出密密麻麻的青涩果实。

她翻了几页画报,一股清风吹进亭里,有点凉意,她站起来,准备回屋,抬头看见加尼雅从洋房那边过来,踏上曲桥,走过池塘,来到“梦亭”。加尼雅把一张揉皱的报纸递到她手里,说这是荣老板昨天包东西带过的报纸。伊琳娜打开报纸,漫不经心地溜了几眼标题,忽然其中一条新闻吸引了她。

“加尼雅,你听听这条新闻!”

加尼雅凑到她跟前,听她读道:

“自俄国爆发工农革命后,几万滞留在巴黎的俄国难民,正通过各种渠道,努力寻求回国之路。”

这本是一条普通新闻,伊琳娜也早已知道巴黎有上万俄国难民。接下来加尼雅的一句话,倒引起她不同寻常地反应。

“伊丽莎,您的母亲大人,可能就在巴黎的难民中。”

是啊,有这种可能。当年母亲曾积极主张去巴黎。母亲有可能经过中国去了巴黎。这虽然说是一种猜测,伊琳娜也曾有过去巴黎寻找母亲的念头,只是碍于没有经费才无法实现。伊琳娜多次在梦中,梦见母亲在巴黎街头,佝偻着身躯寻找自己的女儿。

这一次,经过加尼雅的提醒,她仿佛看到母亲正在巴黎街头召唤她。

她需要到巴黎去!

而要实现去巴黎的愿望,现在只能寄托在巴什卡身上。

如今巴什卡身边,麇集了一批年轻的逃亡者,天天在一起高谈阔论,喝酒打牌,醉生梦死;他们怀念俄国,渴望回到故乡,又害怕回到故乡,每天生活在一种绝望中。公爵夫人曾经几次提到要移居巴黎,因为从巴黎来的那个俄国最高君主主义委员会代表布拉诺夫斯基将军回巴黎前,把组织哈埠俄国逃亡者的任务交给巴什卡。伊琳娜曾留心巴什卡与公爵夫人的谈话,捕捉他们去巴黎的信息。

巴什卡对伊琳娜的爱,有一段时期曾明显降温。

伊琳娜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

用什么办法来遏制这种下滑的趋势呢?伊琳娜找不到良策,越来越不安,这时上帝垂怜她,并向她伸出援助之手。

上帝让伊琳娜的肚子越来越大,接近分娩。

上帝真是无处不在。上帝万岁!

伯爵夫人对伊琳娜的怀孕已经不满,对伊琳娜产期越来越近,显得越发急躁。

巴什卡却喜欢这个孩子的到来。他说:“一个小勇士或者一小公主就要来到这个世界,我需要有个小勇士,跟我并肩一块作战;也希望有个小公主讨奶奶欢心。”

有了巴什卡对孩子出世的期待,伊琳娜的信心才逐步高涨起来。她已经毫不介意公爵夫人的冷嘲热讽。她把去巴黎当成最重要的目的,公爵夫人的打击对她已经不重要了。她已经能做到忍辱负重。

她终于忍着巨大疼痛,在汗水与血水中,生下一外男婴,取名伊万·达维多夫·叶果罗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