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洛神王朝
37483800000016

第16章 去衡山

大东武惠十八年,四月末旬,豫州和荆州交界处。

洛阳以南六百里的地方,长江的支流,汉水滔滔.....

“大师兄啊,上官师兄,咱们多久才能到衡山啊。“

说话的是高文,这小子在汉公府住得被窝还没有热乎,刚刚结束寿宴的第二天,就匆匆忙忙跟着昆仑一行人赶路,听说是要去衡山参加什么七剑大会。”

这七剑大会高文当然是知道的,作为七大剑派据说传承了悠久历史并弘扬了修行美德的重要大会,但凡七大剑派门中弟子,还有各地跟剑派有牵连的世家,包括那些想介入交易合作的商会联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可惜他学艺不精,怕是连资历最小的林天羽都未必稳胜,更别说去代表门派争光添彩,耍耍威风。

“诶.......”

这下好不容易出趟昆仑啊,就是为了四处游玩,脱离师门管教,顺便骗骗钱吹吹逼....

一想到马上就要在衡山见到师父师叔啊,内心就好似万匹乱马四处奔驰而过。

“你小子这么急干什么,这么急着见到掌门和二师叔啊?”

上官天策摇摇扇子,依旧一副谈笑风生的模样:“我看这儿马上就到汉水了,渡过汉水,两日内即可抵达洞庭,到时师叔和我们闪电回合。咱们一起南下,三日就可达到衡山岳麓殿。”

“啊?二师叔......额......他也要来啊?”

听闻二师叔的消息,高文立刻呆若木鸡,面色铁青,脑袋直接耷拉下来,很是气馁,吐了吐舌头,叹息道:“哎,好不容易出来几天,看来又是个头啊。”

“呵呵......”

正想着,高文眼珠转了转,又试探问道:“二位师兄,我这有个亲戚在这荆州做事,你看我这入山这么久了,平时很少回去看看亲人老小,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咱们要不汉水过后分道扬镳,你们去洞庭找师叔,我去锦州找我姨娘,咱们约定五日之后岳麓殿会合,怎样?”

“唉,你小子陇州长大,什么时候在荆州有亲戚了,敢情是石头里蹦出来的不成?”

“这个说来话长,我还是长话短说啊......我祖上就是南北朝北齐名将兰陵王高长恭,英俊潇洒,玉树临风,当年洛阳一战,杀….”

“好了好了,你说你祖上是玉皇大帝我都信了;只不过这世道险恶,你小子虽然不咋地,但也是昆仑中人,有个三长两短,被人拐了去做苦力,我也不好像师门交代哈。”

“这就不劳上官师兄操心,我教苏师兄跟我同…”

“苏师兄?这可不行,苏师兄是赵师叔第一弟子,好不容易来一趟,不教他们师徒叙叙旧怎么行?”

“那个….上官师弟,师父他老人家一见到我就生气,我看….”

“唉,苏师兄,此话不当这么讲,你们师徒一场,在一起生活了十年,所谓严师出高徒,棒下出孝子,你师父明上对你严厉,实则呵护有加,你怎么能躲着你师父去荆州呢?”

“那个,那让林师妹,林师弟陪我去吧…”

“.......”

“那,王师姐,关师妹,你们…”

高文一脸苦恼,就是把最后希望放在关莹王婵二人身上。然而二人只是不住掩面偷笑,也不作答。

“咳咳……“

上官天策见高文窘状,也觉得发笑:“那个高师弟啊,你非要去荆州也不是不行,这不还有我和大师兄么,要不你选一个吧,正好本公子从未游历过荆州风景,正所谓:梦渚夕愁远,山丘晴望通。应嗟出处异,流荡楚云中……..我看荆州景色,未必比这川东三峡差啊,正好顺路一饱眼福了,你说对不对啊,高师弟?”

“诶诶....这….我….”

高文无非想找个借口溜走,如果跟大师兄或上官天策在一起,定是索然无味,全程不得自由,还不如眼下跟着大队,周围有美女作伴,也算是舒坦愉快。

况且这高文自幼丧父丧母,被岐山脚下农民收养,哪里来的荆州姨娘亲戚?

“既然高师弟不说话了,那就废话少说,老实去洞庭见师叔吧。”

高文满面窘状,右手一直挠着头,周围人士,无不掩面偷笑。

林天羽平时看着挺憨厚老实,这下也笑的手足无措,只把这高文弄的又羞又怒。

......

“算了算了,你们都欺负我高文,我高文什么都不好,修为不高,读书不行,长的也不风流,从小孤儿一个,也没什么家人朋友,你们要笑就尽管笑吧,反正我高文孤魂野狗一条,脸皮厚.......”

说着,也是别去一边,不看众人了。

“唉,高师弟,上官师弟也是开开玩笑……”

大师兄岳建平向来打圆场,见场面有些尴尬,也是笑着脸安慰道:“话虽有些过了,但你也知道他刀片嘴豆腐心,向来都是对师门好的。你就别放在心上了。”

“喂,高师兄,你就别放在心上了,大家也是为你好啊。”

这下却是林娟说话了,林娟少有称呼高文师兄,平日都称以名讳,高文听了,气也消了大半。

众人这时都看向上官天策,毕竟事情因他而起,也要因他了结。

上官天策本身就是玩笑之意,平时作为昆仑同门年轻一代第一人物,执文武牛耳,是最顾念同门之情的。

平日高文虽然经常惹祸闹事,好不正经,但对他这个年长不过两三岁的师兄也算敬重,上官天策见他发了小孩脾气,也是哭笑不得,赶忙赔礼道歉了。

.......

.......

“哎......“

昆仑一行人百步外,茫茫人群中,有一个体态修长,公子模样的蓝衣剑士,腰间系着羊脂玉,配着赤红长剑,背着行李包袱,正朝着昆仑一行人望去,然后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公子怎么了,可是见到熟悉的人了么....“

空灵但冰冷的声音传来。

一个身着淡绿衣裳,好像侍女模样的少女淡淡得侍奉在一旁。

“熟悉也说不上,只是感觉他们之间,很是欢愉快乐,似乎什么烦恼也没有的。”

“去衡山还有些功夫....”

“嗯.......“

那公子还是朝那边望去,飘逸的长袍随着江风向后飘动。

“长江汉水,风起云涌,人生在世,身不由己。想必那百年前在此刻下绝句的汉阳居士,也是厌倦了这尘世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才退居陇西昆仑的。”

这声音好生清脆悠长,却有带着与之年龄不符的无尽沧桑悲凉,好像隐藏了万千心事。

【我既愿做闲垂钓,一览孤湖笑泪辛】

只见那汉水北岸有一青玉石碑,上刻一十四个大字,笔力潇洒深邃,仿佛凝聚了一百二十年的无尽岁月,默默在这不断暗流涌动的汉水北岸,看着浑浊尘世间的沧海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