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洛神王朝
37483800000123

第123章 西海

凉州城外的官道上,四人四骑两前两后,飞驰而去。

身着蓝衣的刘汉业轻声问道:“我们此行就四人,大夏那边至少也得出动数十高手,说不定还夹着军队,如此当真妥当?”

领头的正是姬雲,他面色凝重,平声回道:“如若就我们四人,当然不妥当。刘公子你身受奇毒,虽然现下有九溟鼎压制十日,行动并无大碍,但他们肯定会料到这只是缓兵之计,知晓我们一定会去找他们要解药的。不过大夏人在西宁自作聪明得安插人手,我们又何尝没有安排了人?要我说,刘公子你让孙云霄行苦肉计混入大夏阵中,其实根本是多此一举了。”

正是华山卓凌云的青衣剑士插嘴道:“凌云其他不敢说,但轻功的功夫还是有些许自信。如若用得着凌云,我自当效劳左右。”

姬雲点头道:“也好,卓公子你从华山秘密前来,一路应该无人知晓你来凉州的消息。他们千算万算,应该也不会料到一向保守的华山派会来插手此事。”

“需要凌云做些什么,但请雲先生吩咐….”

“好….”姬雲沉思片刻,吩咐道:“大夏人解除魔头封印的事情牵连太多,你一个人不易插手,容易打草惊蛇。但孙云霄初入大夏,未必能得到大夏人的信任。而且孙云霄为利和恨奔走大夏,其实根本也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未必不会再倒戈一次。卓公子可以先去和孙云霄秘密会头,不求他叛变投靠我们,倘若他同意交出解药,亦或是提供那毒的线索,我们姬家都可以保他在中原的荣华富贵。”

“不错,当务之急还是刘公子的伤势….”

一旁的卓凌云策马附和道:“那魔头囚禁玄冥洞四十年,只是苟延残喘,也许早就成为废人了也说不定。纵然被放了出来,也未必有什么威胁。”

“我倒不这么认为…..”刘汉业微蹙眉头,沉声道:“既然大夏人敢把这么大的赌注都压在那个魔头身上,二十年如一日得来布置西宁的局,甚至不惜让刀皇子孙也潜入西宁,其举动肯定有所图谋,绝非表面上那般简单…….”

“对了……”刘汉业忽然问道:“殿下现下怎么了,霏阁主可把她安顿好了?”

姬长空不冷不热得说道:“这你就放心吧,表妹她被霏姑姑下了迷魂散,现下应该还在睡觉吧。那个小李公公也是,虽然他是阴毒之体,但未必就百毒不侵,现下也应该在熟睡,不会插手我们的事情了。”

“嗯,这样最好…..”

刘汉业点头道:“此事不同寻常,她作为公主,就没有必要多管闲事,以身试险了….”

......

......

青海,又称作西海,地处祁连山以南,吐蕃高原以北,日月山以东,辽阔无垠,湖水呈青绿色,深不见底,附近常有飞禽鸟兽歇息。

湖水是盐水的,不能直接作饮,因而青海纵然旷阔,除了一些前来捕鱼的羌人,附近也基本没什么人。

传说四十年前有一中原使剑的高人,将一个魔头封印在了海底的玄冥洞中,永世不得翻身。

这个传说已经在当地的羌人部落中传了个遍,在附近的汉人城镇中也是家喻户晓。可惜年代久远,就连老一辈的人也没有亲身经历过,于是久而久之,大家也就把这当一个子虚乌有的传说。

每当未满七岁的孩童哭闹着不睡觉时,他们的父母便会抚着他们的小脑袋,跟他们讲起那魔头的故事,说那个魔头脑袋有窗户那么大,眼睛瞪着跟灯笼似的;还说魔头受了封印,白日里出不来,但一到晚上就会在青海附近到处乱逛,专找那些个不睡觉的小孩的麻烦。

赫连卓是半个羌人,父亲是羌人一个小村镇里的长官,母亲则是原来在西宁城中织桑衣的卖桑女。不似许多中原人想的那样,在西宁边境上,羌人和汉人处的十分融洽。

那些个羌人部族也并非那些中原人想的那样跟野人似的简朴,相反,羌人学习了汉人文化习俗,种植谷粟,行成了城镇村落,围绕王庭所在的几座大城坐落,加上本身善于驯马的奇巧,和靠近西大小北盐湖的便利,羌人们与汉人来往通商,换取茶叶丝绸等事物,生活倒是过得丰富多彩。

赫连卓今年刚刚十五,生的既有汉人的白净细腻,也有羌人的高大成熟,在部落的村子里,颇有少年领袖的风范。

这几日,赫连卓暗下心思,约了几个平日里最为铁杆的兄弟,一齐溜去青海湖心的山找一件新鲜事儿。

赫连卓的村落离青海也不算太远,赫连卓和他的兄弟平日里就擅长马术,脚力十足,这一行也没用十几个时辰。众人翻过几个山坡,绕过日月山,遥遥望见一片青绿瀚海,便是有西海之称的青海了。

青海地处高原,空气稀薄,纵然正值盛夏,四周也是天寒地冷。

赫连卓牵马走在湖边的沙岩上,远处的沙滩驻满了大大小小的飞禽,再向远方看去,隐隐约约有连绵起伏的银白雪山,在充足的光照下,愈加明耀圣洁。

“老大啊,咱们大老远的跑青海来,到底图个啥啊?”

队伍中最小的那个少年,帽上以罗幂遮住脸容,骑马可避风沙,不过十二三岁,却生的膀大腰圆,孔武有力,声音粗厚,与中原那些大家公子小哥大不相同。

赫连卓声音就细一些了,但也浑厚有力:“顺子啊,你晓不晓得青海湖心的海心山啊?”

那个叫顺子的少年有些得意得说道:“怎么不晓得?听俺娘说,中土那边国家还叫宋的时候,咱们先祖就趁着冬天青海结冰,赶着咱体高膘肥的牝马到海心山去,第二年春天,让马和海龙交配,生下的龙驹据说能日行千里,追风逐月呢!”

赫连卓啐了口:“呸,啥宋朝啊,分明是在隋唐,当时咱们这儿还叫吐谷浑呢。隋书中这么说:“吐谷浑有青海,中有小山。其俗至动……辄方牝……马与其上,言其龙种。尝得波…..斯草马放入海,因生…..骢驹,日行千里,故世称青海驹。”嗯…..差不多就是这么讲的吧。怎么样,你老大厉不厉害?”

“哇…..老大就是厉害啊…”叫顺子的少年一脸崇拜。

“哼,卓子啊,有空在这吹牛逼,还是想想咱们怎么过去吧…..”

队伍中一个看起来精瘦的高个少年早看出了赫连卓的小伎俩,不屑道:“现下可不比大冬天的,湖面没有结冰,若想去海心山,咱们就必须得坐船过去。就算咱们找着了船只,青海那般大,海心山四十多年没人去过了,我们哪里又能找得着?”

赫连卓不以为然,拍拍自己的胸膛,笑道:“嘿嘿,包在你卓哥儿身上…..看,我可是有备而来,咱可有人带路哈…..”

那高个少年一脸不信得朝附近看去,竟然隐约真有一艘不大不小的渔船,船上撑着桨,站着面色黝黑的汉子,正笑呵呵得看着一众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