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我成了曹操
37472200000078

第78章 郭嘉之策

整个刺史府占地昌邑城有八分之一,硕大的刺史府并没有完全用的上,还有许许多多的空房等着它的主人,程简也会和军士定期清扫这里,当然,是和军士一起干活,虽然不怎么进行训练,但是各种的长途奔波和各种劳务活已经让程简的身子硬朗起来,身体素质各方面都得到提升。

数日之后。

“差不多应该是公元197年的年末了了吧?”

程简背这双手,站在议事堂的门口,看着苍茫的大地,天气阴沉沉的,没有阳光,空气格外的寒冷。

楼梯上,荀彧缓缓的走了上来。

程简注意到了荀彧,扭过头来:“什么事?文弱。”

荀彧登上最后一节台阶,从袖子里抽出来一条竹简。

“主公,冀州袁绍贺信。”

荀彧说道,并且双手递给程简,程简抿了抿嘴,拿货竹简,大致的看了一下子,还给了荀彧。

“少了吧,还能取取暖,写的都是一些废话,没有屁用。”

程简说道,荀彧也看了一眼,放回了袖子。

“奉孝的病情怎么样了?”

程简关心的问道。

荀彧看向远处,点点头说道:“多谢主公关心,奉孝的病已经好转了,过几天就可以康复了。”

程简微微一笑。

“这是最好不过了,奉孝体弱多病,这可不好。”

沉默了一会程简又说道。

“那些受伤和残疾的军士都得到安置了吗?”

“回主公,全部都得到安置了,全部都按照主公的命令,不过主公…………”

荀彧欲言又止,没有往下说。

程简扭过头来看着荀彧。

“不过什么?但说无妨。”

荀彧眯了眯眼睛。

“主公,按照你的命令,这样的话,这方面的开支可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啊,如果我们长时间这样下去,会把我们拖垮的。”

程简没有想的那么多,他的脑子里一直在想如何安置这些拼了命的军士,他们都立下了赫赫战功,程简当然要给这些军士安置好。

“你就想这么做,等到哪一天真的坚持不住了,我再想想办法,等到战事彻底平息,咱们几个就好好想一下适当的政策。”

程简搂了搂荀彧说道,荀彧不自觉的老脸一红,没有说话。

“荀彧,你觉得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做?”

荀彧点点头,坚定的说道:“主公,不瞒你说。我最近一直在琢磨这个。”

程简笑道:“洗耳恭听。”

“如今,吕布所部率军和张勋共二十万的军士驻扎在东郡一带,袁绍也派军十万驻扎在魏郡一带,魏郡和东郡的距离有多近主公应该是明白的,如今,扬州空虚,袁术已经没有更多的兵力去驻防扬州了,只要我们请袁绍出兵帮助我们,我们就可以一鼓作气进攻扬州。”

荀彧说道。

“我会想办法控制住刘表在荆州的三十万大军,只要我们快速拿下扬州,或者是寿春,刘表的大军估计连洞庭还没有走出来,我们应该就已经胜利了。”

郭嘉和他的学生从远处走了过来,郭嘉披着一层厚厚的毯子,对着程简说道,荀彧点点头,对郭嘉的到来一点也不感到疑惑,反而程简但是目瞪口呆。

“奉孝,你没有事了吗?”

程简试探性的问道。

郭嘉咳嗽了几声,说道。

“多谢主公关心,在下可以挺一挺。”

程简嘴角一阵抽搐,没有说话,心里却在喊:“我特么打仗行军的时候没见你挺一挺啊,现在没事了。”

“既然如此,那我们应该准备多少万兵马?”

荀彧问道。

“南方的袁术,占据着大半个豫州和和扬州,领地辽阔,足已占据天下七分之一,但是,南方楚地的兵马却不多,如今袁术已经把二十万大军派到兖州,以自己的宫廷就剩下那不足为虑的八万人。”

郭嘉声音微弱的分析道,显然是真的在挺,病情还没有康复。

“如果能够劝动袁绍就好了,袁绍此人优柔寡断,需要那么一个推力,来把袁绍推一下,这样应该就可以出兵东郡,况且,我也是圣上底下的刺史,袁绍攻灭公孙瓒,兼并幽州,虎踞四州之地,拥众数十万,以审配、逢纪统军事,田丰、荀谌、许攸为谋主,颜良、文丑为将帅。”

程简喃喃道。

荀彧眼睛一亮,说道。

“主公,你忘了在袁绍军中的老朋友,许攸了吗?”

听到荀彧如此说话,程简顿时内心一颤。

“什么许攸?啥玩意?我不认识啊,这谁啊,谁老朋友,历史上有这个人吗???”

程简的内心满是问号,脸上流露出的神色却是非常放松,于是程简厚着脸皮说道。

“不知文弱在袁绍大营效力的时候,有没有与许攸有过交情呢?我与许攸那么多年未见,恐怕他已经不认识我了。”

荀彧点点头,看了一眼郭嘉,又说道:“我与许攸还是有那么一点交情的,当时我准备投奔主公时,曾经劝道许攸一起,但是许攸嫌弃主公兵少粮寡,没有与我一同前来,以主公跟许攸多年的同窗关系,应该是可以劝得动袁绍的。”

程简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合着说是嫌弃我兵少粮寡啊,这老朋友还真实诚,要是搁在未来我那活基友敢这么对我,我不打死他,总而言之,还是有点交情的,有交情就有希望,试试吧。”

程简在心中所想。

“你们都回去吧,让我一个人好好想想。”

程简说道。

荀彧和郭嘉互相对视一下,说道:“主公,在下告辞。”

从许攸投奔曹操献计那一段表现看,他应该是个聪明人。但是这种聪明人“业务能力”或许很强,但在“悟人事”上基本是个白痴。他以为在曹操眼里,他这样的人才何等重要,殊不知曹操眼中,没有什么不可以毁弃。武将忠诚头脑简单尚可一直留用卖命,而文臣腐儒,百无一用啥都不是,从内心鄙夷。纵然有点功劳,也不值多少钱,又何以杀不得?许攸之狂妄,不是过高估计了自己,而是过高估计了曹操对人才的态度。所谓人才,在曹操眼里不是亲情,不是友情,甚至不是性命,而只不过是工具。他可以“唯才是举”,但绝不可能“以人为本”,曹操的最高价值观是自我尊严与自我利益高于一切。人才,同时必须是听话懂事的奴才,才能在曹操这样的主子面前存在下去。像许攸这样“不悟人事”的腐儒,自古以来不乏其人。他们对“主公”的“胸怀”与“仁慈”永远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永远摆不正位置。故此,他们命运多舛跌宕起伏,成为卸磨之后,首杀之驴。

历史上,不得不说,可以说是许攸成就了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