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我成了曹操
37472200000035

第35章 出征

翌日,清晨,文丑率领五万兵马和五百石粮草抵达东郡城下,犹豫军士过夜太过紧张,误把袁绍送来的五万军士当成前来进攻的黄巾军,所以号角一吹,程简还以为是大敌来犯,穿着自己的秋衣秋裤就从太守府火速赶到城门,整个东郡慌乱成一团,而程简看了看也深深的感觉到了缺乏应急反应。

当程简走上城墙,趁着正好的太阳光看到了袁绍的大旗,还有为首的文丑,程简便放下心来,让军士们放松警惕,自己把夏侯惇身上的衣服和铠甲扒了下来,和赵云下城墙去回见文丑。

文丑一脸骄傲的说道:“孟德,这是我家主公亲自援助你们的五万军士和五百石粮草,孟德就请过目吧。”

文丑用着鼻子看着程简,程简笑笑道:“既然是袁公亲点,那么我就相信袁公的能力,反倒文将军,这话是不相信自己的主公啊?这要是让袁公知道了,该怎么办呢?”

程简同样用鼻子看着文丑,把文丑弄得甚是尴尬。

“我自然相信我家主公,我家主公自然也会相信我,既然没有别的事,我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希望日后,曹公能够把我家主公的军士一个不少的全部归还过来。”

程简大笑:“请,袁公放心,吾,一定会全部归还的。”

文丑冷笑一声,掉头骑着马就走。

程简喊了一声让夏侯惇和夏侯渊,乐进、李典还有曹昂下来,把粮草和军士安置好。

程简看着远去的文丑,笑了几下,回到城下,荀彧把程简从马上扶了下来,程简说道:“我还以为袁绍把文丑派过来让我用呢,原来只是带路的人。”

荀彧点点头:“主公,袁绍所说的归还兵马不是把他派过来的人全部都要归还,我们只要日后归还到一定数量就可以了。”

程简点点头,边走边说道:“嗯,我知道,你看看这些兵马如何?”

荀彧回头看了看正在集合的军士,说道:“主公,这些军士大部分都是袁绍俘虏公孙瓒的军士,少部分是袁绍麾下的一些没有战斗力的军士。”

程简脱口而出:“炮灰队。”

荀彧瞪大了眼睛,看向程简:“敢问,主公刚才说什么,什么是炮灰?”

程简笑了笑:“就是上去送死,增添人数,却没有大用处的军士,就叫做炮灰。”

荀彧能够理解程简所说的话:“主公英明,这种词语都可以想出来,我文弱自愧不如。”

程简汗颜,没有说话。

“荀彧,回去赶紧收拾收拾吧,再过一个半时辰,我们就该出发了。”

程简说道,荀彧也就回去了,而程简回去洗漱,整理自己的东西,就来到了军营,曹仁的军士也都在赶来的路上,为此,曹仁和曹真真的是非常的兴奋,对于这种喜欢打仗的人来说,这些人的手就是闲不下来,这也是程简非常不理解的,杀人也能上瘾?程简可是深深知道那种感觉,走火入魔,不分敌我,虽然不至于做什么噩梦,但是事后看着想起那流出来的内脏和鲜血,程简就一阵恶心。

军营内,军士全部都在收拾东西,自己的兵器都已经派发了,穿上魏郡工匠所制作的铠甲,虽然说不上多么的好,但是也有一定的防护作用,而汉代的盔甲的材料应该多为皮甲,而且是硬皮的那种,用普通生铁做铠甲很浪费而且也不利于作战。铠甲应该以皮质为主,在身体的要害处用金属材料。而将军与士兵的铠甲必然有些不同,根据推测将军的铠甲不止在要害处用金属材料,在关节处也应该是用金属材料,铁器笨重,套在身上不利行动,也有为铝和铜做出来的铠甲,像是电视电影里的黄金铠甲,也就想想算了吧,铠甲最为花骚的莫过于日本德川幕府的铠甲了,而铠甲就相当于古代的防弹衣,是重要的生命保障……

军营的帐篷将会全部被收拾,等快到昌邑城下时,曹仁会专门寻找军士休息的合适地点,然后再安营扎寨。

等军士们吃完饭后,大军起行,整个东郡的百姓几乎全部都出来相送,百姓们纷纷往过路的军士中塞粮食,虽然只有一些馒头和鸡蛋,到这也来说非常的感动,百姓们整齐划一的唱着一首歌,荀彧骑着马就在程简的旁边,程简扭过头,问荀彧:“文弱,没想到我们居然如此收到百姓的欢迎,百姓们在唱什么呢?”

荀彧笑到:“回主公,百姓们在唱大汉最流行的民谣,曾经霍去病和李广前去应击匈奴时,整个帝都的百姓都在吟唱这首歌,而这首歌的寓意很简单,就是今日相别,凯旋而归。”

程简点点头,看着东郡的主干道的两边全部挤满了百姓,周围楼上也都有围满了百姓,程简不禁暗自落泪。

程简并没有像其他诸侯一样乘坐马车,而是骑在马上,与部分骑兵混在一起,所以百姓很难分出来那个才是带头的,那个才是东郡太守曹操,百姓们只是望着流动的军士,吟唱着民谣,留在城里守城的乐进,看着远离的大军,心里感叹:“主公,一定要平安归来,我们一定会大获全胜的。”

渐渐的,大军彻底连东郡的影子也见不到了,出了东郡城,跃过程简在夏天泡澡的小河,就进入了广阔的森林之中,沿着百姓们“走出来”的小路,前往昌邑城。

“青州黄巾军统领张牛角、管亥、卜已,目前占据着兖州大部分的地方,他们都是崤山以东的农民,后来才成了起义军的。”

荀彧说道。

“谁知道,天下格局将来会是什么样子呢?”

程简也觉得迷茫了,本来他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可惜现在只能见风使舵了。

荀彧笑道:“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程简扭过来,看着荀彧:“你怎么也知道这句话?”

荀彧看着曹操:“有什么不妥吗?似乎很多人都知道呢。”

程简没有说话,看看荀彧,扭了过去。

夏、商、周三代均有关于九州或十二州的记载,虽所指有所不同,三代皆有“兖州”,作为地理概念用语。其地约在今河南东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春秋以后,诸侯国逐渐确立了自己的行政区划,但由于地理概念的代名词不太适应作为行政区划的用语需要,因此常易混淆。到了秦代,废除州名,全国实行郡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