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人间十七年
37457700000001

第1章 楔子:半生缘分半生离

临安的春雨淅淅沥沥洒遍了一城。

西湖畔苏堤旁,第九株烟柳下,埋着一坛杏花酿。

“仪儿,”清流凌于青云之上,白衣如故,低眼望人间如蝼蚁般的苏堤,“你还不回来么?”

“掌门,”他身后伫着个唤絮落的姑娘,见他絮絮叨叨,拉了拉他腰间的佩玉,喃喃唤他,“你怎的了?”

他恍惚回过神,蹲下身来,揉了揉她的发:“未有何事。只是想起个人来了。”一双星眸里是数不清的温润如玉,倒映出她清秀的脸。

“这仪儿当真幸甚,得掌门挂念。”絮落笑了,露出四颗白生生的牙。

清流望她的眸,干净得能瞧到底,喃喃自语:“你当真忘了么?这仪儿便是你啊……”

良久,左眼缓缓落下一行清泪。

絮落的脸色顿时苍白,慌乱伸手将朝他脸上抹去:“清流,你怎么了?是不是絮落说错话了?莫哭啊,清流,莫哭。”许是急了,许是慌了,竟掺几分哭意。

这西湖畔的轻烟似罗迷梦十几里,原来的意中人,如今竟连忆中人也不成。世间如此大抵最过悲情了吧?

他凝望着她明净清澈如九天星辰流云却空空如也的,未曾装下丝毫过往,未曾沾染丝毫念想的,他最为思念牵挂熟悉却如今又最为陌生疏远的一双流光星眸,也不知怎么,突然就想起从前,她眸里的痴嗔:

“诶,清流,我从未替人弹琴。而今,你听了我的琴声,自然要付了那百两听曲之资。”她眸子里尽是黠意,怀中横抱着一把古琴,昂着头望着他的眼。

那时候,她还记得他,他自然也疼她,几乎不敢离她十步外,唯恐他一个不留神,她就不在了:“百两听曲之资我未有。但仪儿,我可许那阴司泉路,忘川河旁,奈何桥边,三生石上的缘定三生来偿还。”

她那时笑得像极了九天玄女怀中的星辰,几乎胜过他一生一世里有过的所有荣耀。却也让离别时,她眉目间的惊慌失落显得更加悲戚。

而今,他只记得,她走那日,从那被泪眼模糊了的天眼中望去,她踏在黄泉路上的步履踉跄,像走在剑刃上。被血色晕开的白衣擦过遍地赤红的曼珠沙华,不远处是忘川河水穿过奈何桥汩汩流淌。

青灯迷离挂在奈何桥头。那一刻,他竟觉得她眼中容不下任何。只有伫立桥旁,爬满苔藓的三生石。

她不顾一切扑在石上,以手摩挲,一个个地看。见她看得越认真,他越是心痛。见她眼里的痴嗔越淡,他越是在乎。

“你为何骗我?”看至尾处,她无力瘫坐在地上,一股肃杀与荒唐之感浸透四下,竟是荼靡的模样。

俄而,他不忍再看。而她仰头狂笑,掩不住左眼的泪先行决堤,顺颊而下。继而右眼亦是。原来这偌大的石,这偌大的天,偌大的地,甚多的姓,甚多的名,甚多的良缘,到底与她不曾有联。

“彼岸花花开彼岸,奈何桥桥可奈何。三生石石定三生,孟婆汤汤无孟婆。”女子伸出手,摩挲着三生石下一朵彼岸花。

蓦地,她凄厉的叫:“孟老婆子,我可有错?我何错之有?啊?说啊?这仙家要我认罪,我应了。这苍生要我偿命,我应了。可是,他们凭何要我去赎根本与我无干的罪孽?凭什么?”

孟婆站在桥的一头,拎着篮子,款款走来,笑。一边目光如炬回望她:“上神,这世间喜欢的和适合的,根本就不是一样东西。”一边轻轻摇头。

孟婆端汤递与她,她巍巍颤颤接过手中,眼睛里再无曾经望他的痴嗔,只有不堪,仰头便饮。

从此,世间再无她。

“清流?”絮落试探着唤他一声。

他慌忙惊醒,西湖畔的雨更大了,他望了眼眼前人:“絮落,若以后我唤你仪儿,大可不应我。”语罢起身,低望白堤青翠。

“为何?若是掌门欢喜如此唤我,如此也无妨。”

“不必了。这世间喜欢的和适合的,根本就不是一样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