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诸界修仙之旅
37429500000053

第53章

宁采臣低下头喃喃自语的说到:“怎么可能,都不是人了。”忽然又抬头看看着燕赤侠问:“那他们都不是人,那李道长到底是不是人。”

听了他这一句,正喝着酒的燕赤侠停了下来,呆楞了几秒,回过神来,看看坐在对面的聂小倩,缓缓的说道:“李道友现在可以说他是人,也可以说他不是人。”聂小倩听了燕赤侠的话想了想,又点了点头。

宁采臣这时感觉自己又糊涂了,怎么是人,怎么又不是人了。太矛盾了,搞不明白白两个人打的什么哑迷。

看到宁采臣连最想吃的饭都不吃了,一脸苦思的样子,燕赤侠又忍不住对他说:“你忘记了,李道友的身份了。”

“什么身份“宁采臣仍然迷惑不解。

看到宁采臣这笨笨的样子,燕赤侠忍不住的叹了一口气,又告诉他:“李道友是帝君,天上的神仙下凡,现在是个凡人,同时也是一个神仙,这就是他是人也不是人的原因。懂了吗。”

“偶这个意思,你早说吗。藏着掖着的。”宁采臣恍然大悟后,撇了撇嘴冲燕赤侠说道。接着又问:“那他是留在这里,还是回去呢?”

刚说完就在桌子底下被燕赤侠踢了一脚,刚想问为什么踢自己,就见燕赤侠冲聂小倩方向撇了撇嘴,扭头一看聂小倩脸上的人神色黯淡,人也没精神了。心里明白自己问了不该问的问题。于是赶紧转了一个话题问道:“一会儿李道长,把黑山老妖超度了,是不是就完了,我们就可以回去了。我出来这么久了,真想回家了。”

燕赤侠撇了他一眼接过话题,想了一下说:“别想好事了,超度了黑山老妖才是开始,这里还有一个空间通道,那边黑山老妖打通的通道还不知道什么情况。如果不管的话过不了多久,这个小空间就是另一个鬼域,如果再有一个黑山老妖一样的鬼王从这里偷渡到人家,那事情就大发了。”

听了燕赤侠的一分析,宁采臣和聂小倩都露出思索的神色,宁采臣不由自主的问出来:“那怎么办,大胡子,你不是很厉害吗,你能关上两个通道吗。”

听了宁采臣的话,燕赤侠不由的又白了他一眼,心想:这个书生今天怎么了,怎么那壶不开提那壶,见聂小倩同样露出询问的表情,只好不情不愿的说:“我不擅长这方面,不过李道友各个方面比较精通,应该有办法的,你们就别操心了,这里还有我们呢,总会解决的。来来,赶紧吃,一会凉了不好吃了。”听了燕赤侠的话,宁采臣大吃起来,很快就把这事放在了脑后,开心的享用难得的午餐。而燕赤侠和聂小时倩则有些食不知味。

将宁采臣燕赤侠和聂小倩送出小空间后,李文非又送去了早已准备好的酒菜。见此地再也没有别人了,随即放出八卦盘封锁了空间通道,一朵真正的白莲台出现在了李文非的身下,放出道道白色佛光,李文非盘腿如意坐坐在莲台上,双手合拾于胸前,脑后四轮光圈悬浮于空中,周身大放光明。仿若天神一般,剩余的分化的鬼头在这股威严下纷纷归服,鬼影身上的阴气鬼气纷纷快速的吐出,在佛光神光的照耀下,纷纷消散于无形。鬼头化为虚影,纷纷飞入李文非脑后的金色光轮中。和之前进入的灵魂一样,盘膝坐于这个金色的世界中,和其他的灵魂一起颂念经文,一点点金色的光电飞出融入这个金色的世界。

当所有的鬼魂都被超度了之后,李文非两眼放出金紫色的光,看向前方曾经通过黑山老妖的那片空间,在紫金色法眼的观察下,可以清晰的看到,那里一片片空间裂缝的存在,普通的人和小妖魔在这些裂缝的面前只有被切割成碎片的份,但是这些裂缝的后面,虚空已被打碎了一个通道,在这头李文非隐隐的能感应到冥界的存在。心里不禁又是一阵担忧,每到中元节,冥界和人间靠近鬼门关大开时会不会在有那个如黑山老妖一样的鬼王破界而来。到时候又有谁来降伏他,燕赤侠不可能一辈子守在这里,又能守个几十年呢。

李文非摇摇头不再考虑这个还未发生的事,眼前黑山老妖已经被自己打杀,元神也被自己度化了,就剩眼前的本体大山矗立在眼前,随着黑山老妖的元神消散,整座大山也渐渐的变成了一个死物,之前的生物气息再也感觉不到了,仿佛眼前的这座大山本来就应该是一座大山,而不是黑山老妖的活动的躯体,右手抬起,元神操纵法决,移山填海之术和袖里乾坤一起发动,整个大山不住的颤抖,很多小碎石哗哗的落下,大山慢慢的被提了起来,李文非感应浑身压力如山大,全身一动也动不了,元神超负荷的操纵着法力,缓缓的提起了这座大山,连绵的大山方圆十几里,法力极速的消耗,不得已六品白莲台浮现在脚下,一阵白色佛光照过,大山的重量减轻了一半以上,脑后的四道光轮乍现,光华照过大山,提升在空中的大山在一阵扭曲之后,陡然消失在了空间中,没有了踪迹。而在李文非的紫府空间里,这座大山陡然见出现,元神瞬间出现在了大山顶上,轻松的操纵着这座大山飞向了北海,落在了北海岸边。然后元神瞬间归位,李文非也盘坐在了莲台之上,脑后阴阳玄光闪现空间内的一切阴气鬼气灵气都蜂拥而来,在阴阳玄光之下,纷纷还原成最本源的法力,之前消耗的法力慢慢恢复了过来,元神念诵“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