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江自东流
37418100000040

第40章 吴大帝死

吴国改年号为神凤

吴太元二年(252)二月,吴国改这年为神凤年,大赦。

吴国实行世袭领兵制

孙权统治东吴期间(200--252),为换取世家大族支持,逐渐形成了世袭领兵制。他允许将领握有私兵,并且还不断将士兵赐给将领。诸将都世袭,父死子代,兄终弟及。这种士兵有很强的人身依附关系,士兵奉命领为主人,将领看士兵为私属。这些士兵最开始用来作战,后来逐渐演变为战时作战,平时做将领从事生产的人半生产奴隶。所以在昊国,领多少兵成为地位象征,授予战争成为一种赏赐。搜查清剿山越所得到军队人数,常在诸将之间进行分配。这种逐渐形成的制度,到了吴国灭亡后(280)结扎,史称“世袭领兵制”或“世界战争时将制”。

吴行再客制

孙权统治东吴期间(200--252),为换用世家大族的支持,时常把一定数量的编户农民和屯田农民赏赐有功将领,所赐给人户不给国家上缴税收服务,依附于被赐给将领。逐渐成为吴国的一种常规,称为“再客制”。吴国灭亡后(280),被西晋“荫客制”所取代。

诸葛恪杀孙弘

吴神凤元年(252)四月,孙权去世,吴国中书令孙弘平素与诸葛恪不和,恐怕我伤害自己,于是秘不发丧,想伪造诏书杀诸葛恪。侍中孙峻把这件事情告诉我。诸葛恪请孙弘商议事情是,在座位上杀了他。

孙亮即位,改年号为建兴

吴神凤元年(252)四月,大帝孙权年少儿子孙亮吴王登皇帝位,年仅十岁。大赦,改变这一年为建兴元年。

诸葛恪任学校等

吴建兴元年(252)闰四月,吴帝孙亮任命诸葛恪为太傅,滕胤为卫将军,吕岱为大司马。诸葛恪于是命令罢除主管各官府及州郡公文、专门从事“视听”的学校,废除关税。昊人都高兴,诸葛恪每次出入,百姓伸长脖子想看到他的样子。

诸葛恪把吴国诸王

吴建兴元年(252)闰四月,太傅诸葛恪于是吴国诸王有居住在沿江军重镇的事,于是从武昌把齐国王孙奋到豫章(今江西南昌),从虎林(今安徽贵池西迁琅邪王孙休)到丹阳郡(今江苏南京)。孙奋不肯迁徙,诸葛恪因鲁王孙霸被杀事情告诫他。奋恐惧,于是把南昌。

吴国修筑东兴大堤

吴建兴元年(252)十月,太傅诸葛恪会集众人修筑东兴(今安徽巢县东南)大堤,左右两端结山筑城,以将军全端、都尉留略各领数千人分驻西、东两城,以防西魏的军队。

东兴的战斗

魏嘉平四年、吴建兴元年(252)十二月,魏国大将军司马师采纳镇东将军诸葛诞的策略,令征南大将军王昶攻打吴南郡,镇南将军丘俭进攻吴国武昌,以牵制长江上游吴兵;然后以征东将军胡遵、镇东将军诸葛诞率众七万攻打吴国东兴(今安徽巢县东南)。。东吴太傅诸葛恪率军四万,日夜兼程前往救援。北魏军队到达东兴,陈在堤上,分兵攻打两城,不下。当时天寒下雪,胡遵等人正置酒高会,吴冠军将军丁奉率领部众三千兵赶到。见魏前部兵少,丁奉对士兵:“取封侯赏爵,现在正是时候。”于是让士兵放下武器,距长兵器矛、戟,但头盔刀盾,赤身裸体沿着堤岸前进。北魏军队希望的,大笑的,不加防备。吴国的军队登上河堤,鼓呐喊向前,攻破魏前营。吴将吕据等人赶到。魏军惊恐万状四散逃,前部督韩综、乐安县(今山东博兴县西南)太守桓嘉都战死,伤亡数万。吴获牛、马、骡、驴都以千计,物资器械堆积如山。韩国综合原来是吴将,他的父亲韩当死后,叛降魏,孙权咬牙切齿恨他。诸葛恪于是命令把他的头祭告孙权庙。第二年正月。,王昶、毋丘俭听说胡遵等人失败,都烧了营寨撤退军队。

郭循谋杀后主

当初,蜀汉的姜维进攻西平,俘获了中郎将郭循,蜀汉任命他为左将军。郭想刺杀汉后主,却没接近的机会。他常常借敬酒之机,一边跪拜,一方以前靠近,却被左右侍卫所阻止,刺杀的目的未能达到。

孙权去世

吴神凤元年(252)四月,吴主孙权病逝,年七十一岁。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人。汉长河太守孙坚次子,吴侯孙策第。十五岁,即为阳羡县(今江苏宜兴南)长,曾跟随哥哥孙策进攻刘勋、黄祖。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孙策去世,孙权继承统领他的部众,为讨虏将军,兼任会稽太守,占据江东六郡(会稽、丹杨、吴、豫章、庐陵郡、庐江郡)。在张昭、周瑜等辅助下,安抚将领士兵,招聘要求名人,讨伐叛逆,平定山越,稳定束吴局势。汉献帝建安十三年,与刘备联合,赤壁一战,大败曹操,巩固了孙吴政权。时间不长,袭击杀死关羽,夺取荆州南郡,占有关三峡以东长江水域以南地区。夷陵一战,大失败蜀军,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吴黄武元年(222),孙权自称吴王,改年号为黄武。吴黄龙元年(229)孙权称帝,国号吴,建都建业。孙权在位期间,依靠江东顾雍、陆逊、朱然、张四大世家大族,实行世袭领兵制和再客制,又设置农官,实行屯田,搜查清剿山越,在这里设立郡县,促进了长江以南地区的开发。死后谧大皇帝,庙号太祖,安葬于蒋陵(今江苏南京梅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