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逍游三国
37417900000028

第28章 毕业了,结束了。

公孙度盘坐在一旁,看王胜正在熟睡,良久无语进而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

“这个世界竟然有如此神奇的地方,再有那个神秘老者又是谁?那个充斥着负面气息的山洞又是什么地方?”重重的谜团困惑着公孙度。

不行,我要去探索王胜误入的迷雾深林。看看里面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如果有缘,我一定要找到那个神秘老者,看看他究竟是什么身份,为什么明明是个凡人,却会使用道家正宗的符篆之法?而且,他一定知道神秘洞窟与迷雾森林的由来。

既然接受了平心娘娘的恩惠,我就一定要帮助她重铸轮回,人无信而不立。我公孙度岂会做那无信之人!即使有着生命危险我也要闯一闯!

做好了决定,公孙度心情越发的沉重了。公孙度站起身整理衣衫,默默地关上了房门悄悄的走出了房间。

刚走出房间的公孙度就看见周猛与秀儿你浓我浓的依偎在树荫里,走近一看周猛手中拿着蜡烛,秀儿手中拿着风车,好像在做热空气上升的实验,可是一味地模仿前人也不能做出飞行器来。实验只是为了帮助人们充分的理解科学原理,要做出发明还要些创意和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无奈的摇了摇头,公孙度向村口走去,看着光秃秃的桃枝,感受着变得寒冷的天气。公孙度的心中也越发的萧瑟,想起两年后的黄巾起义,平静了四百年的大汉江山又将陷入风雨飘摇之中。质朴善良的汉家儿郎马上就要生活在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战乱年代了。

别人不知道将来要发生的祸事,等到事情发生后只不过是经历一次痛苦罢了,而公孙度知道未来,却要承受着双份的苦楚。

看到徐荣父子萧瑟的坐在桃树下,在想起徐荣以后那悲惨的命运,本是想出来走走,散散心把忧愁赶走的公孙度却见到如此场景。运用起了他的斩心剑术掉头就往村里走去,当时教给王越时,是告诉王越斩却己心中的不平,只因自己的见识是短浅的。因为天下本就是公平的,发生的任何事情都是合理的,什么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要怪只能怪自己的智慧不够,不能掌握住局势。就像蒋干过江周瑜知道他是说客,故意用的疑心计,用在曹操的身上效果十分好。周瑜知道曹操多疑,充分的利用了这一点,周瑜就成事了。让事情按照自己的想法发展下去。

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是好的,世上没有什么不公平的事,只是自己的智慧不够看不到隐藏的很深很深的原因而已。这么一解释,不平之心也就没有了。公孙度装作没看见没想到徐荣悲惨的命运,心里就能舒服些。只不过是自己没有能力转变徐荣而已。这是很高深的逻辑推理,简单的说一下。

公孙度十分赞同这么一句话:“存在即为合理出自黑格尔。完整的译文是: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走在生活了一年的道路上,观看着熟悉的面孔,不知道黄金过后诸侯争霸,这一村子老小,能存活几人?

走上小山包,铁蛋正端着大枪,左手在后右手在前,微微调整着自身各处的肌肉,力量从脚掌发起,经过浑身的肌肉,传导到枪尖。凝聚了铁蛋全身力量的一枪撕裂了空气,呼啸着刺出。

站在一旁的王越,饶有兴趣的看着铁蛋的一举一动。

难道王越要传他剑法么?他不是只看中史阿吗?公孙度暗思。

转过小山包,向虎洞出走去。朗朗的背书声传来。李正提着公孙度的竹杖走来走去,看来把竹林书院交给李正是个明智的选择。

公孙度决定待把每一道的知识都像秀儿那样,灌输到传承者的脑子里。待明确的把竹林书院交给李正,自己就可以离开了。

生活大都是平淡的,年轻人总是在幻想着连连奇遇,叱咤风云自己搅动那天下风云的那一天。可是待到风起云涌天翻地覆经历过热血澎湃的生活后每每回忆却是会更加想念那平淡的生活。世界上的东西可能只有这唯一的平淡才是真吧?

岁月飞逝时光荏苒,不觉间公孙度来到三国世界已近一年了,年关将近这是公孙度在三国过得第一个年头。

过年的这一天,桃源村的人们都穿上了去年都不舍得穿的新衣,只在过年的一天穿,穿过之后就会放起来。这就是穷人的悲哀吧,即使生活艰苦可在过年的这一天人们都欣喜不已。公孙度很奇怪,这不是离死亡又近了一天吗?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尖牙利齿,目露凶光,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年”的形貌恐怖,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慢慢地,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原来它每隔365天(或366天,也就是一年)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男男女女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门封住,躲“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思,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年”从深山老林里窜了出来,摸进人群聚居的村落。只见家家户户宅门紧闭,门前还堆着芝麻杆,街上却瞧不见一个人影儿。转了大半个晚上的“年”毫无所获,只好啃些芝麻杆充饥。再过些时,公鸡啼晓,这些凶残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熬过“年关”的人们欣喜不已,要感谢天地祖宗,要互相祝贺没有被“年”吃掉,还要打开大门燃放鞭炮,去同邻里亲友见面道喜。

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

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星君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年”就被人们降服,成了镇宅保平安的益兽。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感谢紫微星君下界带来的平安。

这一年对于公孙度来说是意义非凡的,即象征着公孙度正是融入了三国世界又是标志着公孙度为自己而活,为华夏之崛起的任性行为的结束。过了今天公孙度就将正式把竹林书院交给李正的时候。

每个人都与家人团聚,而桃源村外来求学的学子则没有办法,只能上关系比较好的兄弟家里,有的甚至举家迁往桃源村。

看着热火朝天的桃源村,公孙度依旧孤独。并且公孙度已经习惯了孤独。弱者已经习惯了依靠,习惯了逃避一个叫现实的东西,而且总是被人有选择的遗忘。

鬼,不可怕。痛苦,依旧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东西叫未知。未知可以使勇猛的战士放下武器,可以使恐惧死亡的人放弃生命。

公孙度孤独的走向了山洞,独自去面对未知。人类是群居动物,虽然与人们谈笑风生,在人前你好我好。这些种种都将散去,只有自己才能陪伴自己肮脏的肉体孤独的走过一生。

次日,公孙度盘坐在自己的蒲团之上。学生们都等待着公孙度像以往一样,喋喋不休的讲述那枯燥乏味的科学结论。并潜移默化被影响着自身的性格。老师作为孩子人生的领路人,真的不是可以任性的职业!

“为师的授课从今天起就结束了。”公孙度在蒲团上悠悠的说道。

学有所成正是每个人都期望的。不理众人的反应,公孙度接着说道:“在位师临走之前,要收下几位亲传弟子来传承为师的学问与品质。”

“李正,你是众人中最听话的一个,也是最保守的一个,当时传承算学之道也是众人中最出色的一个。以后竹林书院,就要交到你的手上了。希望你能带领众人去探索世界的终极奥妙,学以所用造福乡亲百姓。你上来。”

听到公孙度的话语,李正走上前来,双手接过公孙度的竹杖,象征着高傲不畏强权的气节,与竹林书院中至高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