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一个人就这样的旅行
37411500000001

第1章 社交恐惧症患者·飘来飘去

写这本书更多的是写给某位朋友。

他有略严重的自闭症,还有更严重的社交恐惧症,而我以前也是。所以写的更多的是自己当背包客的一些经历。

在写这篇正文开始之前,可能会穿插一些类似于小说的桥段,所以就当一篇略带小说色彩的游记看就好。

社交恐惧症患者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害怕与陌生人交流,极其不适应人多的场景。很荣幸的是,我也是其中一员。对,曾经其中的一员。

我这人儿从初中开始就是一个人的生活,一直到大学。我在初中、高中、曾经以为自己拥有很多所谓的朋友,但我总觉得少了些许什么。可能很多人在年幼的时候很羡慕成群结队这个词汇,或者自己也在这成群结队之中,觉得很自豪。在我那时的眼里,成群结队是一种很隐晦的羞辱人的方式。不是嘲笑,而是那时候的我有严重的社交恐惧症,但我尽量表现的跟大家一样,但内心深处的恐惧感总是在某天夜里不自主的冒出来,深深的在心中扎根发芽直至茁壮成长成参天大树。

终于有一天,心中的恐惧爆发了,它没有任何征兆的爆发了。我卸载了在网络上可以找到我的、任何的、一切的联系方式。在某种意义上,我断绝了与人的交流。因为现实中,由于恐惧,我变得沉默寡言,变的让以前的人不认识了我。所以我初中到高中,上学的六年期间,在某种意义上,基本没有跟任何人交流,但是我没有任何怨言。因为总有那么一个群体在某个时间段内,中了某种意义上的中二病。总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地球需要英雄来拯救,社会需要去拯救。所以这种病逐渐的演变成社交恐惧,或者更深层的逃避社会。

在那个年纪的我,没有任何的情感可讲,我有的更多的是在跟内心的自己交流,也就是心理学上的第二人格。第二个我非常活跃,拥有十分让人信服的自我。他总是有很多很多想法,却在我这个恐惧的自我面前不断的挫败。到最后,连这个我虚拟出的第二自我也经受不住恐惧的影响,逐渐的消失,逐渐的沉寂在回忆中。

每个人的回忆都是丰富多彩的,是一部电影,至少也会成为一部电视剧。而在我这边,它只是灰色的,其中总有一个人行走在人际交往的边缘上,一个人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儿、一个人写着自己喜欢的东西、一个人在心里喜欢着另外一个人儿。所以,在每年的暑假期间,我都会一个人到外面走走,一个人慢慢思索着到底怎么活,应该怎么活。

在我第一次当背包客,第一次一个人走在陌生的城市里,漫步在静悄悄的田野里的时候,是在初中,而我到的城市,它的名字很大气,叫南京。

南京西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也许南京在很多没去过的人眼里,是带有浓厚的历史气味的。而在我眼里,它代表着一缕清风、一段回忆,一首诗。

在我下定决心要去南京的时候,我还是有那么多所谓的朋友围绕在身边。我认为我这辈子都不可能一个人孤独的去一个陌生的城市,但我到最后还是去了。也许,少年时的情思,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可以让一个人变的残忍,也可以让一个人变的无敌。少年时的懵懂情怀,每个人可能都有过。但我的是最严重的。

一个女孩,长相一般。但是情人眼里出西施,所以我喜欢上了那个女孩。那个女孩给人的感觉,就是那么单纯,那么懵懂无知,那么让人怜惜。所以我在下定决心,当然也有那时候朋友的鼓动下,我追了她,也成了。现在想想,挺搞笑的一件事儿。但是少年,不懂愁的滋味,也不知情的苦楚,每一天就那么单纯的过去了。当她说要随父母去南京上学,要离开的时候。少年流泪了,他哭的稀里哗啦。然后在暑假来临的时候,他背上背包,拿着手机,拿着钱,走上了旅途。

那段旅途,终究成了我那六年沉默寡言的开始。

前去的时候,很简单。一个背包,一块手机、一些现金,就那么简单的走上了旅途。

当我跟她通电话时,跟她说我已经到了南京,已经到了她所在的城市。她言语中的惊喜,和一丝丝震惊,令少年时的我那么开心。我不能准确的用文字描绘出那种心情,也不能很深入骨髓的描写出我到南京,那里给我的震撼。可能城市就是那样的庞大,但南京却给我一种别样的享受。

我前去南京的那天,天空还微微下着小雨,一丝丝凉风,微微的吹动着额前的刘海儿。古诗里描绘的江南烟雨也不过如此!

凌晨一点,我还坐在车站里等待接人的接待室里。我在等着我心爱的人来接我,虽然心情在去南京的路途中烦躁的很厉害,但也逐渐的从安静到激动。也许少年时候的我,真的就那么单纯,那么可爱。

当我拿起行李箱,准备放弃她来接我的念头,去旅馆凑活一夜的时候。

她来了

还是记忆里那一身的纯白,前面带着字母的T恤。样子没有变,只是莫名的熟悉感,让少年忽略了时间的隔阂让人会变这个道理。我还是以为,她还是以前的她。短短三个月,人不会变的那么快把。当时的我,没有考虑那么多。拥抱着她,眼泪还是那么不争气的流了下来。

少年,不知愁滋味。但是我那个少年,已经懂了愁的些许滋味。

那一夜,我们聊了很多很多。天亮了,我们也不知道。有很多回忆,很多过往,仿佛那一夜我懂了很多。她还是那个她,至少在当时的我看来。

我用半天时间,沉浸在喜悦之中。然后用几个小时的时间,规划着属于两个人的行程。但是年少懵懂的情怀,不足以成为占用另外一个人时间的理由。她很平静的跟我说:“你知道吗,我回来后,我休学了。”当时这句话,我以为是跟我开玩笑,也就没太在意。只是敷衍的安慰了几句,然后就开开心心的规划着路线,规划着剩下的时间。

南京,可能真的会让人多愁善感。因为大城市里,发生的一切,都是合理的,都可以让人接受。然后,她没有陪我看看南京,回到了父母的身边,去工作了。而我,一个背井离乡,踏上旅途的少年,就那样的沉浸在伤痛的世界里。

酒吧,KTV,网吧。仿佛成了我在南京的主旋律。因为我的父母给了我足够挥霍的金钱。在南京,我一个少年,纸迷金醉的短暂生活。当我回头要看看南京的时候,时间已然不多了。

我又背上背包,计算着足够我回去的钱粮,我要尽我最大的努力,一个人走完南京,走完这一道人生不多的风景。

在我的内心里,我还是很想到杭州看看的。在我走在杭州的寂静人巷中的时候,安逸,成了我心里最明显的特征。在走过这短暂人巷的时候,我考虑了很多,从现在到未来,从人到人生。仿佛我把这一辈子要经历的事儿,要学的事儿,都想了一遍。但是,人生永远不可能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它总会给点希望,再给更大的绝望。比如我身上的钱不多了。。。

在我用最后的一点钱,看着西湖,心里总不由自主的想起:“您还记得那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自己也莫名的笑了笑,因为这里是西湖。

当然没提到的是我在南京认识的一群朋友,他们对我很好,但我终究会消失在他们的世界里。所以不打扰,只要记得我到过他们的世界里就好。

南京,只言片语描绘不出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