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笑忘书之在人间
37395000000031

第31章 初遇蛤蟆精

辞别了心事重重的巴戟天,郭老三和老二也决定上路了。

临行前,得到了希望,人生有了曙光的高公子自然是送上金银。并且告诉老三,自己也在准备行囊,不日也将出发,去极北之地寻找海狗。老三自然是一番鼓励。

离开嵊州,老三和老二一路往杭州而去。这时候的杭州,叫余杭郡,但也已经是江南繁华之地了。

过了嵊州,不到百里,两日路程,便是绍兴。到了绍兴,老三不由的要去游览一番。

可惜鲁迅先生还要一千多年后才出生,现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连影子都没有呢。

那么,老三只能去禹王山游览了。

禹王山相传是大禹的陵墓。相传大禹治水后,在会稽山大会天下诸侯,并且杀掉了来迟不恭的防风氏。而大禹死了之后,就葬在此处。

唐朝时,叫做禹王山,到了千年之后,这里就叫大禹陵了。

老三来到大禹陵,凭吊了一番,一边围着禹王山闲逛,一边给老二讲大禹治水的传说。当然,老三也不是正经人,主要讲的是大禹三年没回家,回家一看,孩子都一岁了的故事。听的这驴子目瞪口呆。

这禹王山,草木森森,山不高,但气势雄浑。老三一边给老二讲故事,一边思索,这大禹是神话传说呢,还是真有其人呢?

正想着,对面走来一个人。老三一看,吓了一跳,这位,相貌不凡啊。

只见这位,大脑袋,小眼睛,脑门尖尖,下巴宽阔,一张大嘴,五短身材。看起来酷似一只成了精的蛤蟆。

老三吓了一跳,越看是越像蛤蟆,关键是不仅外貌像,这气质也像啊。

不过,这世界上,奇人异相多了去了,老三也没放在心上,只当也是一位游客。

游览完大禹陵,回到城里,老三吃了绍兴最出名的臭豆腐,这玩意可真是臭啊,不过吃起来却真是香。作为贪嘴的驴,老二自然也没错过,强忍臭味,吃了一块,实在是接受不了这味道,只得干瞪眼看着郭老三吃。

郭老三一边吃,一边想,要是有点辣酱蘸着吃,那就完美了。

可是老三知道,辣椒的原产地是中美洲和南美洲,要等到16世纪,才能传入中国。但刚开始的时候,只是作为一种观赏植物。到了清朝的乾隆年间,中国人才开始实用辣椒。

在现阶段,唐朝人如果想吃辣,那么只能吃点茱萸了。也就是王维那首“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

老三一边想,一边悔恨啊,倘若早知道这样,穿越之前,咋不喂老二一些辣椒呢。就像当初的玉米种子那样,该多好。

吃完了臭豆腐,老三意犹未尽,又去吃了绍兴最最出名的十碗头。

酒足饭饱,老三一看时间还早,索性安步当车,带着老二来到了鉴湖。这也是绍兴的著名景点啊。

湖边,有亭翼然,十来个穿着长衫的读书人摇着蒲葵扇在赏荷花,饮酒作诗。

这蒲葵扇就是我们小时候经常摇的蒲扇。老三看到这一幕,感觉非常别扭,印象中,翩翩佳公子的道具是折扇啊。这手持蒲葵扇的感觉,非常有违和感。

蒲葵扇这道具,和路边卖羊肉串的大叔,才是最佳搭配啊。

老三想,实在不行,你们弄把鹅毛扇也好啊。

难道折扇还没发明出来吗?嗯,那就让我发明吧。

不过,这蒲葵扇倒是有一个典故的。

东晋时候,谢安有一个同乡从县令任上卸职,回乡前来拜访谢安。谢安问他盘缠够不够,同乡回答说:“穷得很,带来五万把蒲葵扇,却卖不出去。”谢安说:“没事,你借我一把扇子使使。”

于是谢安随手拿了一把蒲葵扇,会见朋友时摇来摇去。由于他名气太大,大家都学他的样,都要买蒲葵扇,这时在别的地方已买不到扇子了,于是谢安的那个朋友便将扇子高价出售。一时间,京城中人不分士人还是平民都纷纷效法,蒲葵扇被抢购一空。

所以说,谢安这名人效应,实在是牛啊。

谢安是上虞人,上虞距离绍兴,也就是几十里路的距离啊。

看来,绍兴这个地方,东晋遗风还是挺重的。

只见半湖荷花盛开,湖里还有渔夫撑一叶小艇在撒网捕鱼。

老三说:花看半开,酒饮微醺,此中大有佳趣啊。

刚说完,一个读书人走了过来,说道,兄台这话极是有理,不妨一起聚聚。我们诗社,正在做荷花诗会。兄台雅致之人,一起凑个热闹吧。

老三这个高兴啊。我这个诗词,今天又要扬名几首了。

老三也不客气,使了个眼色,让老二自己去玩耍。

老三移步过去,一群人作揖打躬,寒暄罢,这绍兴赛诗会就开始了。

听了半天,这绍兴话也是佶屈聱牙,老三听着费力,连蒙带猜,感觉这些人的水平一般般。

于是,老三忍不住了,清清嗓子,朗声道: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源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这帮人说,很有哲理。

老三心说,看来宋朝的哲理诗,在唐朝吃不开啊。

那我就以数量取胜吧。

又是一首: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不过,老三这是睁眼说瞎话啊,这湖里哪来的小娃呢。一点都不应景。

几杯酒下肚,几首诗念出来,不多时,便和士子们混熟了,打成一片了。

这波/逼/装完,老三心情愉悦啊。

这种文雅高端的装/逼,不适合对着老二装,因为它不懂。所以,装/逼,要找懂行的人来欣赏啊。

这时,又来了一个士子,老三一看,不由的乐了,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刚刚见过的蛤蟆先生。

这位,估计刚刚回了家,换了身绿色的长袍,这一下,更像蛤蟆了。

看来这位也是聚会的常客,连声道来迟了,罚酒三杯。他一开口,老三吓了一跳,声音洪亮,有声若金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