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怒海风云
37380800000007

第7章 往事不堪6

张元叹气道:“若是他也便如你所想,便不会有后来变故了。这父亲有如此生财之道,自然引得他人眼红,海外多有不法之徒,便欲从中劫掠。这位父亲老谋深算,怎能着了他人的道。早已在货船上备下火炮弹药,一遇敌船,便行射击,一时间东海之上,竟无人可敌。”毛海峰接话道:“那时我已在他老人家手下谋事,咱们的巨舰,每条都可容纳两千多人,配上数十尊火炮,纵横海上,所到之处,人人畏服,好不风光。”张元摇头道:“畏是自然,服倒未必。你们只是凭借手中的坚船利炮,称霸东海而已。可叹这位父亲欲壑难填,后来竟在日本寻得一处岛屿,自立为“徽王”,招兵买马,扩张势力。一时间东海、南洋之上的不法之徒,皆受其约束,奉为共主。”

说到此处,毛海峰不禁长叹一声,道:“那时我便常劝他老人家,索性在日本裂土封疆,做个逍遥王,可叹他老人家心中还抱着一个幻想,竟然想与这群狗官交易,以投诚归附为条件,换个封官加爵,封妻荫子。哎,我等早就把脑袋挂在腰上,做了许多无本钱的买卖,屡屡到沿海一带杀人抢劫,大败官军,朝廷上下早已将我等视作眼中钉肉中刺,怎能与我等安然相处?”张元叹道:“你既知罪孽深重,为何不及早回头?”毛海峰冷笑道:“我死后是下定了地狱,挨上千刀万剐的,只是既然走上这条路,就再也没有回头的机会了。他老人家聪明一世,却在这一点上极为糊涂。”张元摇摇头道:“这位父亲在海外干了这般不法的勾当,自然要连累亲眷族人。官府查清他的底细,当即派出官军,将其一家缉拿关押,备受凌辱,好生可怜。”谭芸不由眼睛一红,道:“可是他的家眷可没有任何罪过呢。”其实倭寇深入中国内陆,徽州地区也受到骚扰,当地民众谈起倭寇,无不咬牙切齿,张元见谭芸是非分明,心中不由大慰,只是叹道:“何尝不是,然父债子偿,自古以来便是天经地义的事,父亲为害一方,官家又怎会不拿他的家眷。只是官府缉拿之时,却遗漏了一个人。这位父亲曾置了偏房,生下一个儿子,起名海鹏。他自知自己罪孽深重,既不敢将儿子带在身边,又不敢公开示人,只好密密地将这母子俩安置在家乡的乡间。旁人只道是普通客商的眷属,是以未曾起过疑心。这孩子长大之后,和他父亲一点都不一样,心地单纯,与人为善。在他十二岁那年,因为一段机缘,拜了一位当世高人为师,几年下来学得一身本事。”

张元讲到此处,言语概略,显然中间经过不愿多讲。他顿了一顿,说道:“忽然有一日,师傅将海鹏唤到跟前,道‘鹏儿,你可知自己的身世?’海鹏心中甚是诧异,说道‘弟子乃徽州人士,父亲常年在外经商,多年不曾见面’。师父摇头道‘你父亲绝非寻常商人,我来问你,你可知近年来为害江浙沿海,杀人屠城,无恶不作的一干人么。’海鹏当即答道:‘如何不知,便是那人人切齿的倭寇’,师傅又道:‘你可知这群人的首领么?’海鹏道:‘弟子不知。’师傅正色说道‘那边是你的父亲,汪直。他当日为你起下此名,便是想你与他一样,在大洋之上如鲲鹏展翅,翱翔万里。’听闻此言,海鹏不由怔住,多年来,只道自己父亲是个行脚商人,今日听闻此言,有如五雷轰顶,不敢相信。师傅又道:‘我与你父亲有过数面之缘,后来他走入歧途,一心想劝他迷途知返,哪知他越陷越深。我知如此下去,定会累及家人,是以私下寻到你,好好教导,只想为他保留一支血脉,后来见你心地淳朴,全然不似你那父亲,便传了你一身武艺,一旦有事,足以自保。’海鹏敬重师傅犹若父亲,此时已然信了七八分。师傅又道:‘你的身世,知晓者不过寥寥数人,料来无碍。只是汪氏族人,今有大难,你速往徽州歙县,知会汪氏族人,速速避往他处,否则大难临头。’汪海鹏大惊之下,略加询问,乃知汪直近年不断遣人前往明朝,叩关求市,朝廷自然不许,汪直便率众频入内地纷肆寇掠,据泊岑港。朝廷震怒之下,下令缉拿汪氏全族。汪海鹏大惊,当即奔赴徽州,通知其家人避难,孰料还是慢了一步,汪直家人早被解到南京,由南直隶总督胡宗宪亲自审讯。汪海鹏只道一家老少,定然受戮。不料胡宗宪只是将他们拘押,并未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