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有感晴天
37378300000022

第22章 动漫博物馆 20170218

今天是有百分之一百的把握去看的了动漫博物馆的了。

自己是很喜欢看这些博物馆的人。

大连的自然博物馆,那时候听说大连的自然博物馆里有恐龙化石,所以还在上个世纪的幼年的我第一次去的博物馆是大连的自然博物馆。第一次看到恐龙,猛犸象的超大骨骼,真的是很是震撼。可能是用自己的肉眼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骨骼所以是以最深刻的痕迹留在了我的心里。后来第一次在上海动物园里看到了大象,第一次在大阪的海游馆里看到了鲸鱼,还是有悸动,但是也都没有了那种震撼。不过仔细想来也是因为自己本身又大了许多的缘故吧。

后来长大了,才知道早在四川自贡就有了专门的恐龙博物馆,后来这里那里的有很多地方的博物馆都有恐龙化石了,还有很多是恐龙专题的恐龙博物馆。山东诸城,湖北武汉,内蒙二连浩特等,还有各地的自然博物馆,古代生物馆都有恐龙化石的展示厅,就更不要提各地的恐龙园,恐龙谷等等了。

除了最早的时候去大连自然博物馆专门看恐龙以外,我自己就在再也没有去专门看过恐龙了。再看恐龙就是去了,全家去日本北陆旅游时候去的福井县恐龙博物馆了。福井恐龙博物馆是日本最大的恐龙博物馆。它也是世界三大恐龙遗址博物馆之一。另外两个就是我们的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和加拿大的泰瑞尔古生物博物馆。我和老婆还是稍微保持了那种对史前生物的敬畏,而爵爵却是完全的狂热,让我完完全全想象起了自己第一次去大连自然博物馆的样子。现在德德也不小了也快要到了我和爵爵的第一次去恐龙博物馆的年纪了。如果可以我想我们会去自贡看看吧。如果太远,那么就会去对我们来讲相对较近的省内的朝阳的古生物博物馆的。

厦门鼓浪屿上的一个小小的人文博物馆,里面有清朝时期的房中术博览专题,那时候我偶尔在一个博友的博客上看到了鼓浪屿上的这个博物馆里收藏品的图片,在那个时候还不是像现在这种‘性博览会’不说是泛滥,也是堂而皇之的登堂入室的在网络上散发着‘光彩’的。我是那种初中上生理课还是要男女生分班上的年代的人。弱弱地说一句,我不知道现在的初中生理课是怎么上的,有可能还是和我那个年代一样。但是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在我初中的时候,是绝对没有什么‘性博览会’的。而且我这个人也是喜欢参加,观览各种博览会的人,但是就是看了看网上的关于‘性博览会’的报道,我想我是不会去‘性博览会’的。博物馆是知识,博览会是见识,但是我个人认为现在的‘性博览会’是超越了我个人的底线了。

有点激动地脱线了。

那一次是到厦门的集美区的一家工厂办事情,因为比预想的要好的多,是完全没有办法谈的节奏,所以是说了谢谢转身就走。出了厂门以后直接是被工厂的车子,送到了北站。拿到了早就在网上预约好的动车票,还有8个小时。本来是完全可以退票去买合适时间的票,不过我是主意已定,心一横打车就出了北站,过了厦门大桥,然后就是成功大道,然后就是码头了。买了渡轮票,上了船,不久就听到了左手边这个是七匹狼老板的家,然后就靠了码头,看了一眼地图的我,就弯弯曲曲的走向了那个博物馆。一路上的以前的各国领馆的各式建筑也是非常迷人的,在我看来是一点也没有愧对鼓浪屿的名声的。那个博物馆我已经是记不住很多东西了,不过那博物馆的一进去以后的右手边上的被一个门帘划分开来的‘房中术’区域还是在我这里留下了记忆。

虽然我很是反感现在的那种‘性博览会’,实际上从小就在书铺里流连忘返的我,稍大了一点以后,《金瓶梅》乃至后来《素女经》等被称之为大逆不道的书都是有涉猎过的。但是第一次看见许多,书中的物件,把式在这里齐聚一堂,也是叹为观止的。

有些东西见了就是见了,没见反而是夜思梦想。想来是人总是要被男女分组,然后再各自想着这青苹果的味道,总是扭扭捏捏以后才会不被这光怪陆离,无奇不有的大千世界所一下子迷失的吧。后来的鼓浪屿就记不太清许多了。只不过是现在还有的‘台湾总督令’的那一张纸,以及送给了妈妈的现在也没有使用过的‘金门炮弹菜刀’是我曾经去过鼓浪屿的痕迹。急忙忙的从鼓浪屿下来,看了一下时间,就又乘了船,看了厦门的演武大桥,厦大,看了‘勿忘在莒’以后就匆匆的返回北站了。

这一次因为略有空闲,所以就去了洛阳博物馆。那天因为天阴下雨,加上王城大桥的危桥抢修的公交路线调整,所以就走了好远好远。身边的爵爵,除了一开始的要出去玩了的心情以外,早就被雨淋中远途搞没了兴致。陪着我一点点的每一个展厅每一个展厅的看着,是有着很大的不耐烦的。除了许多墓志碑文,及洛阳历朝城址迁徙的部分以外,没有让我有许多感慨。

匆匆忙忙的看了下来,觉得比起郑州的河南博物馆和武汉的湖北博物馆都是不如的,莞尔一笑,那是省级的呀。又细想一下,比起宁波博物馆也是不如的,先是不说宁波博物馆本身使用搬迁房屋的废弃砖瓦建成,获得了建筑大奖,就是里面的关于宁波的历来的民俗,还是让人耳目一新的。

洛阳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万邦来贺的古都,所以除了古人的墓志碑,历朝人们居住地的搬迁以外,关于民风民俗的就只能是自己从那些出土的物件里来寻觅了。我想如果也有宁波的那种宣扬民俗的想法的话,可能会更直观,更吸引很多学者以外的普通国民的。

回到家以后,意犹未尽的我在网上查询别的博物馆的时候,发现了洛阳动漫博物馆。第二天就兴致勃勃的戴上了爵爵和德德。本来去洛阳博物馆的时候,觉得德德还小,所以就趁着德德午睡,只带了爵爵去。结果就是下雨,远路徒步等就发现了爵爵也是还小。这回可好了,是动漫博物馆,说起了动漫,除了成人的暴力的那种,以及我个人非常排斥的‘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以外什么动画片,漫画我都是让爵爵和德德看的。所以我觉得这回不仅是爵爵会有兴趣,还是可以带上德德了。

第一次去,到了河南科技大学的西苑校区闻了一下以后,不在这里在马路斜对面的北校区,然后又去北校区,问了门卫以后,到了西苑校区的北校区的最北边的最高的楼,到了4楼,左手最里面的玻璃门上贴着,学校放假到二月十六日。二月十七日开馆。

生生的等到了二月十七日,一大早起来以后去了牡丹城旁边的科技馆,然后就又带着爵爵和德德,顺势在科技馆门前坐8路车到了西苑路长安路口,这回是第二次了,所以也没有过马路去马路南边的西苑路校区了,直接顺着马路前行,然后到了北校区,在到了动漫博物馆,玻璃门上贴着的休假告知换成了开馆时间,‘上午9:00-11:30,下午13:30-16:00’我看了一下手机上的时间‘11:38’,这是等不到下午开馆的时间,我又带着爵爵和德德回家了。

又过了一天,我等着德德睡过了午觉,带着爵爵和德德,再一次的坐上了8路车,在北校区的校园里,我给爵爵讲了讲三顾茅庐的故事,讲完了以后爵爵问我为什么不第四次来呢,我笑到;“今天必须能看到,不会再用第四次了。”如愿以偿的我们看到了许多动漫人物,还有许多我国的动漫人士的手稿。除了管理员在惊讶这爵爵的学校还在放寒假的事情上,(河南的小学的寒假比辽宁的小学的寒假要短。)知道了我们是东北过来的,就开始惊讶的给我们讲解了起来以后,就是爵爵和德德的“孙悟空”“蓝精灵”“大雄”“巴巴爸爸”“加菲猫”“灰太狼”“一休”“开心超人”“绿巨人”“海贼王”“柯南”“奥特曼”“皮卡丘”的声音响彻在河南科技大学的洛阳动漫博物馆的房间里。两个孩子认出来一个动漫人物以后就会大声地喊出它的名字,虽然整个博物馆里只有我们3个参观者,但是那管理员姐姐皱起来的眉毛,还是表现出了她的无奈的了。

漫画一词最早源自北宋画家的著作里的水鸟的名字,然后就是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也还是水鸟的名字,直到了扬州八怪之首的金农,才是述说了漫笔而画的这种画风。再然后又是日本的葛饰北斋的画集使用了这个词汇,也是说漫不经心的随笔画,然后再被丰子恺老先生加以连续篇幅,讥讽世风的特点而扬起了‘漫画’的名,最终确定了这种简单的笔画,勾勒人情事物的现代含义。这就是我经常说的字,词都是活的,都是前进的一样,漫画就这样从北宋到日本,再回来,然后又加上让它用更古老的走马灯原理运动起来,就变成了动画,然后就是动漫了。

现在有了电脑的飞速发达,再也不是简单的笔画,那样随心的勾勒了,电脑动画下面的人物,那清晰形象,精细的表情,2D,3D,,,,那么些D的进步,喧嚣的城市,进步的生活,给我们带了更多的动漫人物,当然它们更精细,更清晰,更饱满,不过《蝌蚪找妈妈》《山水情》的那种贴近自己儿时的中国动画片,却是不管时代再怎么进步,都像我第一眼看到的恐龙的大骨头架子一样,深深地烙刻在了我的心头了。

现在爵爵,德德还小,还有很多很多东西,知识,见识等着他们自己去挖掘,去发现。我真的很想很想知道他们那幼小的心灵里会烙刻下什么样的东西。也不知道爵爵和德德会不会带着他们的孩子再来洛阳动漫博物馆呢?

如果他们会,时光也不会改变太多的话,他们不用三顾茅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