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有感晴天
37378300000018

第18章 敬畏 20170201

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

“敬”是严肃,认真的意思,还指做事严肃,免犯错误;“畏”指“慎,谨慎,不懈怠”。

敬畏是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它是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态度,敬畏自然,敬畏道德才是根本。

现代化的到来,总是伴随着对传统价值的冲击,从启蒙运动开始,敬畏和现代性似乎一直都冲突不止、纠缠不清。现代化的建立,曾经以“去敬畏化”为基础。中国没有西方国家那样统一的敬畏,却从来不缺乏敬畏,从古至今,中国人信“老天爷”、信命、信祖先、信圣人、信书,乃至信金钱、信风水……没有敬畏的说法不对,相反的是信得太多了,甚至迷信得太多了。

不少人认为当今社会道德滑坡、诚信缺失、骗子横行、腐败成风等现象的出现,这是因为敬畏缺失,一个人有没有敬畏,与其有没有道德是不相干的,没敬畏的人未必就没有道德观念,有敬畏的人,也未必就道德高尚。实际上,有敬畏而干坏事的还少吗?希特勒也有敬畏,恐怖分子也有敬畏。

敬畏,往往是没有证据、甚至是有相反证据,可仍旧相信,无条件地信,并且为之辩护,可这跟理性的思维和科学精神相悖,理性的思维要求逻辑严密的论证,以充分的证据和逻辑推理为基础,科学精神则要求不断地怀疑、求证,故而敬畏和理性、科学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思维方式。中国人从古至今一直都有敬畏的传统,可没有理性思维的传统,读中国的古书,其中有不少逻辑很混乱,其实就连逻辑这个词也是外来的。

没有理性思维的传统,人们遇事就容易轻信,这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社会问题的蔓延,比如说骗子横行,人们倘若都有怀疑和求证的精神,恐怕就要少很多,再比如腐败,如果人们对于政府官员的行为有追根究底的观念,他们也就不会那么容易贪污腐败。凡此种种,许多问题,即是由于轻信,不去挖掘他,不去认真思考,结果才会发生。

培育理性的思维、科学的精神,才是真正解决诸多社会问题的道路,敬畏固然可以让人向善,同样也有它的负面性。更重要的是敬畏和理性思维是两种完全不同甚至相对的观念,因此,通过敬畏改世界,未必就能得到一个真正的现代化世界。

现代化的建立,必须要有理性的思维和科学的精神,这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对自然的认识,从敬畏角度来说,可以认为万物有灵,风有风神,雨有雨师,这就可以了,不会有更深的认识。如果用科学精神和理性的思维去考虑,即会去探究自然的奥秘,人对于自然的认识也就越来越深入。在社会科学中,同样如此,理性的思维、科学精神,让人不断地思考,究竟什么样的社会才是最适合人类发展的,社会制度的架构、法律的制定、社会关系的规范等,即会有一套完善的社会体系,现代化依此而生,也因此而得以发展。

敬畏应该是自由的,如果说一定要有一个敬畏,那是不对的,反之亦然,必须不信什么,也是不对的。自由的敬畏是现代化的特征之一,种种推动、号召、甚至强制性的敬畏,并不符合现代规则。

以上是度娘的教诲。

心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这句曾国藩的行动准则,真的是应该让我们现代社会里很多很多人都应该去遵守的。就像这又一次的老虎咬人事件。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首先要知规学纪,知古鉴今,然后是心存敬畏。不管是什么事情事都可以套用的,就我自己而言,能恪守这个大概的行动准则的,就是我尊敬的,反之就是我所弃之不顾的。

可能说的又有点空洞,就老虎咬人的这件事来看,知规学纪是不用的,老虎屁股摸不得是谁都知道。知古鉴今的话,武松打虎肯定是知道的,北京八达岭的老虎伤人事件有可能是不知道的吧,说句题外话,看了这个新闻才知道今年春晚就是有姜昆老师的《新虎口脱险》的。心存敬畏,就都知道是没有的,所以才会造成这种虎死人亡忙追责的现状的吧。《新虎口脱险》里姜昆老师说了,没事儿,老虎不敢出来,因为现在苍蝇老虎一起打,可是现实问题是人,自己下车去,更有甚者,有人自己翻墙进去。因为这件事儿和老婆聊的时候,老婆说了雅戈尔有责任也是墙上应该像监狱,或是国境线那样,通上电,不然那墙只是防止老虎跳出来,确实是没有防止人跳进去的,是有责任的。我就又问了一句,如果通电了,有人挖地洞进去呢?老婆就说,那当然是要被说成地下为什么没有水泥灌浆呢?

其实我们都知道,人已经没了,老虎也已经没了。我们需要的是起码的行为准则。对人,对物,对事,都要心存敬畏。

敬畏,简单地说是即敬重,又害怕。

敬,肃也。肃者持事振敬也。

畏,恶也。鬼头而虎爪。可畏也。

恶,过也。人有过曰恶。有过而人憎之亦曰恶。

过,度也。引申为有过之过。

度,法制也。

用老办法追本溯源的话,去看看最早的字典,那就是说,要严肃的对待,不然就有法制。说白了就是自己要管住自己,不然就是由别人来用法制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