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有感晴天
37378300000013

第13章 过年 20170127

今天是丙申年十二月大三十。农历的大月是30天,小月是29天,这个是不同于现行的公历的大月31天小月30天而2月却是要备受委屈的。不过就平衡论来说,二月受了委屈,也享受了4年一闰的独尊单享。我们的农历却是更复杂的三1五2十九7的闰法,也就是相对于公历来比较是19年一个轮回的。而且并不是简单的4年一闰加1日,每回的闰月也是分大小的。有的时候你可能会想为什么比较起来看的话,会发现怎么会这么复杂。

因为爸爸刚刚转业回来以后,那些年过年都是大团圆的。爸爸没有当过知识青年,直接上岛当兵去了。18年。爸爸驻守的岛是东北的唯一的海岛县,也是中国的唯一的海岛边境县。18年的时间里,老家的过年都不是大团圆的。回来以后我还清楚的记得,有好几次是在姥姥家,姥姥家的面积是36平方,就一个屋的房间是14平,床,立柜,电视柜,沙发除去了,还有5平左右的下脚地儿。姥姥家里是3个姨2个舅,除去了在厨房里忙活的大人以外,剩下的大人是会支上折叠桌,打2桌麻将的。10个小孩子是稍大一点的在床上玩扑克,稍小的会在沙发上吃着毛嗑儿,看电视的。屋里是香烟茶水,外屋是油盐酱醋,真的是里外飘香,烟雾缭绕的。等待多时就会开饭,床上的会把扑克收好,地上的也会用麻将布把麻将包起来,大家也会都起身,排着号上上厕所,活动活动腿儿。这边也会把吃饭的大桌面铺上,在把早就准备好的碗儿,碟儿,筷儿拿过来摆放好,刚刚喝过茶水的杯子用清水去了茶味以后,再补足人数的杯子,去完厕所的,活动腿的,又都回来按照顺序坐好后,就开始倒上酒,大多这些个顺序以后,我们小孩子的这一桌,也都盛好了饭,倒上了饮料,等着了。大人们倒好酒以后,我们所有人一起端起杯来,有时是姥姥说话,要么是妈妈,记忆里只有一次是大舅说话,说完了话,大家在一起喝杯中的酒和饮料,然后就是在,“吃菜,吃菜”的劝说中,真正的开始了吃饭。吃完饭,有时候是还有时间,就会再支上麻将,也有时候是吃饭时,打的酒官司太多,时间太长,就没有了再打麻将的时间,撤掉饭菜的桌面上,铺上面板,撒上pu(二声)面(东北话的发音,有用蒲字的,但是本人不敢确定对错,所以这里用拼音),早就醒好的面,有的时候会醒大过劲儿,那就会再加点面粉,再稍微揉上两下,然后就是,把大面团中间开个洞,顺着洞口把大面团攥成长条,再来就是揪剂子,擀饺子皮,这个过程之间,厨房那边已经是剁好了菜,剁好了肉馅,吃三鲜馅儿的时候,也会做好了鸡蛋,或是把虾皮,或是买好的虾仁,也都是挑好了虾线的,放到盆里,加盐,味素,香油等搅拌,调馅儿。和好的馅儿,拿上来以后就是包饺子。包好的饺子都整齐地放在帘子(盖帘)上,拿到阳台冻着。以前的阳台,是要打开阳台和厨房之间的门的,阳台上是没有暖气的,所以阳台上的饺子,会被冻的硬硬的。大家一起动手的包饺子是非常快的,包好饺子以后,就是大家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了。看看快要到时间的时候,烧上水,阳台上的饺子也会拿进来,下饺子,大家会在整点之前吃完饺子的。然后就是拿出黄色的烧纸,会好几张好几张的依次用模具,拿锤子打上钱印的,这个时刻也是我们小孩子们一直等待的时刻,总会有几个大人带着我们一起下楼的,有几个人陪着我们放鞭放炮,还有几个是要选好地点,一般是交叉路口,画上圈,在圈里烧着纸钱,总会同时烧几根香烟,倒上几口白酒,每个孩子也都会依次到烧纸那里叨咕几句想念的话,然后再去放鞭放炮去。还有就是姥爷是因为有一次和姥姥吵架,因为没有带眼睛就下楼了,那时候正好在穿楼的大门洞里挖坑埋钢筋,姥爷摸黑掉到坑里去,扎在了钢筋上走了。所以每每烧纸时,总是要在大门洞里也要烧几张纸的。再回到楼上以后,离得近的就会穿衣服,打着招呼然后离开,离得远的哄着小孩子在床上睡了以后,会在地上再支开麻将等待天亮的。这就是大概的过年了。

在奶奶家里也都是这样的流程,不过就是奶奶家是那种典型的日本建筑,是日本人盖的房子,进大门以后是楼梯和前屋,楼梯上是更小的小屋。前屋后面就是厨房,而厨房也是有出口的。日本人走了以后房子分给我们以后,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的在厨房的出口的后面再盖上小房,都是烧火炕的小房。前屋一开始是爷爷奶奶住,后面的小房是留着冬天烧炕,或是来人的时候住的。后来爷爷走了,奶奶一个人,加上老叔结婚了,就让老叔老婶住了前屋,奶奶就住了楼上,可是楼上实在是太小了,按照日本人叫法,就是3个榻榻米的大小,所以奶奶就索性住在了小屋里。奶奶家里是3个叔2个姑。过年的流程都是差不太多的,就是两桌麻将,变成了一桌炕上,一桌地上,孩子们也是都到前屋去看电视的。再有就是因为都是厂里的家属院,所以一左一右的孩子们都是熟识的,高叔家的,侯婶家的都是要玩在一起的。所以烧纸时孩子们在外面玩的时间要更长,大人们也更放心。

时代越变越好,地球越变越小,大舅举家去了北京,二舅举家去了上海,后来有了病又回来抚顺,然后也走了。五姨结婚后,她老婆婆的姐姐从日本过来找到了五姨的老婆婆,说是战争的时候她们家返回日本的时候,正是五姨的老婆婆的妈妈生下了五姨的老婆婆,难产走了,实在是初生的孩子带不回去,就拜托给了熟识的邻居。现在五姨的老婆婆的父亲也早已去世,五姨的老婆婆的姐姐整理父亲遗物的时候,发现了还有一个妹妹寄养在中国的事情,所以就来寻找。这样五姨和五姨父他们全家也一起去了日本。二叔是因为女儿在北京工作,所以也去了北京。老姑是因为女儿嫁到了比利时,所以每年都是有半年要过去探亲的。所以已经有15,6年没有以前那样的过年了。

就和父亲母亲和哥哥,我们一家四口在家里过年的时候,也就是简简单单的4个菜或是6个菜,然后饺子也一并吃了。然后就是只等着看本山老师的小品了。再后来连本山老师的小品都没了,也就再也没看过春晚了。就好像没有乔丹了,不再看NBA一样的。

今年过年是到爵爵德德的姥姥家里过的。洛阳的雾霾虽然连北京的一半都没有,但是要比东北的霾的颜色要重上一丝丝黄色。因为雾霾从腊月二十五到初八是严禁鸣放烟花爆竹的。就是没有放鞭的也还是这样终日雾霾霾的天气都让我觉得是不是因为这雾霾,才让骑行侠在一个月的摸索中偏离了回家的方向的呢。

牡丹广场的光秃秃的枝桠上,已经有了苞芽,这苞芽多少年以前,多少年以后都会绽放一样美丽的牡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