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蒲公英得野望
37356400000002

第2章

关于自由的话题被不断地诠释着,这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生存的必要性,以及在生存得到保障后对精神世界产生的诉求。是的,是在不影响生存的前提下才存在的/对精神层面的诉求。这之间似乎有些矛盾,但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

被城拥挤的无法呼吸的我在第一次开始问这个问题时,已经有一颗种子破壳而出,静静地雌伏着,等待合适的时机生根发芽。一复一日的反反复复而枯燥的三点一线对于我来说已经厌烦,如同机器一般运转,不需要依靠大脑,仅仅处于一种本能反应,应付着形形色色的人与问题。城越来越拥挤,空气越来越糟糕,住在同一个城市的人彼此防备着,提防着,没有信任可言的社会氛围是人都受不了。不是坚强的就不要装模作样,而我本来就不能被归类于强者的行列,所以不可避免地被挤压着。另类的性格,自我孤立的我行我素地行走在这个越来越陌生的城市,让我生出了逃离的念头。

逃,逃得远远的。我这么对自己说着,这个想法支配着我为逃离这个城市做着准备。生存是避免不了的问题,都说人除生死无大事也就说明了一切。一面是生活的现实性,一面是城外更广阔的世界的憧憬。这就是矛盾的根源。

一边高声呐喊我要自由,一边纠结于现实的生存压力。

如果,我说的是如果。如果人的一生是一段旅程的话,我想我应该为了自己的爱而活着。如果,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浑浑噩噩的话,我会鄙视我自己的。是的。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一个乌托邦。你有,我也有。在我活着的时候,我用我的生命作为赌注,不管明天会遇到什么,我都会直面相对。

正如小说围城中说的那样,城里的人想冲出去,城外的人想挤进来。也许我们都生活在彼此的围城中,冲出去,再走回来。

我,一个生长在山里的孩子,在山的恩泽中长大,山似乎就是一切。山的包容成就了我,虽然我并没一颗大度包容的心,却亦不曾如另一些人那般龌蹉。在城的时间越长,对山的渴望越迫切,就像行走在沙漠上的人对水的渴望一般,近似疯狂的迷恋。我不理解城里的人,就如同他们并不了解我一般。我们彼此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中,并有了彼此熟悉的环境,所以城对他们来说就如同我对我的桃花源一般固执地热爱着。

我将这段旅程称之为归途,就像我们小的时候对世界的憧憬一样,现在我们对曾经熟悉的过去,以及曾经的生活有了另一种诉求,那就是回家,虽然已经物是人非。那个家就在心里,从我们离开的那一天开始就生根发芽,只有在我们已经累得再也走不动的时候你才会看到她。记忆中的家在山里,山也就有了家的味道。每次进山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很美,很轻松,听着潺潺的泉水奔流在山间时我多么希望变成它们其中的一份子,自由,快乐,奔放。我知道我已经无可救药地被我对山的依恋拴着了脚步,一声声呼唤着我儿时的乳名,回来吧,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