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缜略古今
37200900000032

第32章 一卷三十二章 吴圩游说达因

愣的,吴圩的言论曾被门生尔俞记下,吴圩这样看待进谏以及侍君的事情。

“说服别人之所以困难,不是因为才智不够,不能说服别人,尤其是君主,也不是口才不好,不能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不是不敢直言不讳地指出别人的过错,或者说直言的说出君主的过错。”

“说服别人的困难,在于是否知道要说服对象的心理,以及自己该用怎样的话去说服别人”

吴圩早早的明白这些道理,内部操纵方面,对辩方面的能力足够惊人,而对于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局势往往掌握的不够全面。由于拓跋孤明白这一点,所以当初吴圩计谋被识破,险些被曲易全军覆没时,没有惩罚他的原因之一。

而若是离开了战场,论起为官之道,运筹帷幄之策的话。十个曲易也不如一个吴圩。

“所要说服的对象如果想得到名声,你却用重利金钱去说服他,那么他就会认为你品德低下,就会疏远与你”

“所要说服的对象如果贪图重利,你却用名声去劝说他,那么他就会认为你不够聪明而又脱离了实际,也会疏远与你,更别提重用你了”

“所要说服的对象心里贪图重利,但是却装出一副想要得到名声的样子,如果你用名声去游说他,他就会表面上任用你,但实际上却疏远你;如果你用重利去游说他,他就会暗中采纳你的意见,但表面上却抛弃你。这些都是必须知道的”

这些话虽然是吴圩所说,但绝对不是吴圩的专利,吴圩也不是第一个知道的,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而说服别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美化别人或者君主所赞成的事情,所支持的事情,掩盖他认为丑陋的事情,他认为不对的事情。既然别人自以为高明,就不要拿他以往的过失来让他难堪”

“他自以为勇敢,就不要用坚持自己的想法让他生气;他自以为强大,就不要找他为难的事来拒绝他。说服别人要注意,如果有件事和他想做的事类同,如果另一个人和他有着同样的品行,就要把那件事情加以美化”

“有和他有着同样过失的人,就要想办法掩盖他的过失,等到别人也就是君主对你不再抵触时,你说的话不再被君主排斥的时候,就可以施展自己的口才和智慧了”

“这就是和君主相处的难处啊!等到时间一长,国君对你的感情已经很深厚,你的计策也不再被怀疑,和他争论也不会被惩罚你而降罪时,那个时候就可以与他说明利害关系,帮他建功立业了。这样的话,说服也就成功了”

当这些话传到拓跋孤的耳朵里面时,拓跋孤只是笑笑,没有赏赐与他,反而绝口不提及此事。而自从拓跋孤听说了这件事情后,以后每次遇到难题都会唤回吴圩,虽然以前也经常唤他去,只不过之后更为频繁了些。

言归正传,达因出兵攻打中原时。吴圩这样对他们说道

“中原幅员辽阔,沃土万里,百姓安居,商财发达。可是大王您这也丝毫不逊色于中原萧朝,反而每年都向中原进贡,向中原称臣”

说到这时的吴圩,脸色还是保持的较为平淡,但是接下来的话,脸色不禁露出了鄙夷之色。

“若是我蒙古有着和大王一样的土地,有着和大王一样的士兵的话,我绝对不会去向他称臣的”

吴圩说完,达因国王李渊莆已经脸色大变了。吴圩接着说道

“大王侍奉萧朝,无非就是担心萧朝出兵攻打达因。自古承平乱以来,一向文武双修,萧朝在他的管理下,国泰民安,将士一心。而曲易,王毅,于文宇以及一干武将。好在古承没有那么大的野心,欲吞灭我等小国”

“只是古承死了,如今华仪当政。而当初侵犯萧朝国土的大潘将士十万有余被活埋,又杀到了倭国的土地,在那儿插上了旗帜”

吴圩说到这时,脸色一顿,接着眉头一沉,重声说道“华仪的野心可不小!”

而华仪却不知这些事情,正在与韩燕谈论变法的事情。他要让朝野之上,朝野之下各个州官都服从他的号令。他习惯于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却在他不知不觉的情况下,一切都在悄悄的萌芽。

“可是您不一样,达因北边有着险要的高山和城池,西边有着宜阳和阳一两大要塞,东边有密水,浠水和苦水,南边有着稷山,土地纵横一千多里,军队十几万”

“天下的盾牌锐矛都是由你们制造的,像你们的金矛,盾牌以及骑兵都是举世无双的。甚至挥矛可以在射程六百米以外。若是你们组织弓矛军射击的话,能连续射出,挥出八十箭二十矛,中间不停止!”

“而远处的敌人,可以射中他们的胸膛。距离近的,可以贯穿他们的心脏。而你们的骑兵都是大象,肉皮敦厚,体型粗壮,这些个大象在陆地上面移动就像是移动的堡垒,力大无穷。甚至面对溪流也绝不会被动摇分毫”

“而你们的剑由精锐铁匠打造,都是些珍贵的材料。在陆地上可以斩断马牛,水里可以砍杀天鹅与大雁。在打仗时可以刺穿铠甲铁衣”

“就这些。铁衣铠甲,锐利刀剑,无敌骑兵,样样具备。再凭借着你们达因士兵的勇敢,即使是以一当百,也没有太大的问题。如此强大的国家,大王您又如此贤明,却屈服于萧朝,向他们称臣”

“不但你们的国家因此蒙受耻辱,还导致天下人为之嗤笑。可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为羞耻的了”

达因国王李渊莆当即脸色大变,卷起袖子,瞪大双眼,手按宝剑,说道

“愿与先生共谋中原大业”

吴圩听见此话,不动声色的笑了笑。最重要的一枚棋子他已经下好了,就等着收局了。可是这位老臣还在担忧着一件事。他希望拓跋烈不要年轻气盛,不要被美色蒙蔽了双眼。只是拓跋烈年少轻狂,未必如他所愿。

李渊莆看着吴圩的身影渐渐远去,唤来一人说道:

“你即刻将吴圩来达因与我谈论共谋中原的事情散步出去”一顿,而后接着说“记着,一定要给我传到华仪的耳朵里面!”

而前线的达因士兵经历过失败之后,重新鼓舞士气再度的向詹旗进攻,詹旗士兵的反扑使得达因士兵们对他们刮目相看,同时收起心底轻敌的念头。直至将这念头彻底的断绝,而对于他们来说,仅仅凭借着象兵就可以碾压詹旗。

只是象的繁殖期比较长,成型又比较慢,他们有些不舍得。

不过这次不同,他们终于决定了。而在这个决定的背后会有什么,也都是必须的。

沦为平民,就要做好为将领君王牺牲的准备,而对于位置高端的人来说,这点鲜血是为了使更多的人们更好的生存!

有些话说出来很是残酷,但往往事实就是这样。

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每个人都不计付出的向着所期望的目标进取,而所有的事情都有两面性。

尤其对于战场而言,此消彼长,是最为基本的优势。

而战场所要考验的,其中一部分是热血,另一部分是智慧。

而很大的一部分,则是整个民族的耐心!

达因士兵又来了,此次前来的没有步兵,甚至一个也没有!全是骑兵,全是象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