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代都市大哥:中国版《教父》
371800000192

第192章 九二节

因为是部队驻地,避免了演变成恶**件,叶山鹰没有逃避,第一时间出面跟工人和民工进行了真诚的沟通,取得了他们的谅解,并且他的许诺似乎是非常令人信服的,再加上吴旭及时赶到进行劝说,事态总算平息,但叶山鹰和天信公司的形象和声誉严重受损。这对他个人的打击很大。

这个时候,一向忙碌的叶山鹰终于可以难得的清闲下来。因为彼此无事可作,他们有太多的时间呆在办公室中发呆,许雅涵毫不避嫌地频频光临他的办公室。她自然地帮他分担一些琐事,替代了他已经辞职离去的秘书工作,她乐于做这些额外的事情。或者她认为这是上天赐给她的机会。再也没有比现在这种情况更有利她走近这个男人的内心了。她对他的信任和爱恋渐渐变得显露,这令叶山鹰感到为难。他只能装作麻木和迟钝。

他有时会跟许雅涵进行探讨,象一个局外人一样客观地反省这个项目,令许雅涵惊诧不已。他分析认为,他能够用两千万的资金操作数亿的社会资源,启动“热带海宫”这个项目,主要由于他对项目的精心规划、包装和多层面的炒作。当然,最主要的就是用了一道简单的算术题:即项目的投资总量与建成后的门票及相关收入的比较,所有听过这个算术题的人无不为这个项目巨大的投资收益所打动。这是他成功之处。他对她毫无保留,不仅因为她是公司的财务总监,清楚公司的重要内幕。但是同时,他反省自己,过分强调,或者说是依靠运筹能力、胆量、技巧等主观因素,不注重自身的建设与客观环境的制约,心态浮躁,最重要是没有建立必要的危机分析和防范措施,导致了现在的困境。许雅涵安静地在一旁听着他轻柔缓和地说话。她基本不发表任何意见。她明白他只是想找一个说话的对象,于是她选择了善解人意的倾听。但是,她无法不替他感到忧虑,整个公司的状况如此恶劣,反省过去是必要的,但更应该是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寻找拯救这个商业王国的办法,具体的说,就是找钱。最后,许雅涵决定提醒他,他们有海南发展银行承诺的一个亿的信用贷款。为什么不用?

叶山鹰对她的建议有些茫然和吃惊,在经过几分钟的沉思后,他似乎反应过来,脸上露出生硬的笑容,他说:“那好吧,我们就去一趟海南。”他若有所思地看着她,“你是必须要去的。你再把开发部叫苏树东的那个年轻人叫上吧。”

海南之行,叶山鹰心里充满矛盾与无奈。许雅涵虽然知道他曾经有过一段海南信托投资公司副总裁的经历,并不清楚他跟他那位同学之间微妙的关系,她也无法理解海南发展银行对天信公司承诺一个亿的信用贷款,那是在什么情况下做出的承诺。他们根本就没有打算支付这笔贷款,只是当时为了帮助叶山鹰启动项目,炒作造势,做出一种华而不实的姿态。叶山鹰和他们都心知肚明。也许,在当时他一帆风顺,并不需要这笔钱的时候,如果经过某种努力,也许能够把这一个亿兑现部分,但是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几乎是无法完成的任务。王祖顺可能锦上添花,但绝不可能雪中送炭。叶山鹰不是电影中无所不能,战无不胜的孤胆英雄。这也不是他最后力挽狂澜的王牌和秘密武器,更多象溺水人一根无法依靠的稻草。但是,在许雅涵提出这个建议后,他依然决定前往海南。他不想让她对他失望,认为他没有进行自己彻底的努力。同时,他也怀着一种恶作剧的心情,想看看他这位同学到底会答应给他多少。想检验一下他跟他这同学之间的友情的真实价值。王祖顺到底会对他施舍多少?十万,一百万,一千万?还是一个亿?但是,明显后两个数字绝不可能,但这对他是一个饶有趣味的答案,同时,他还充满某种不切实际的憧憬。

他无法拒绝许雅涵的同行。整个公司财务部已经只剩下她一个高级管理人员。至于苏树东,他的应聘资料第一次出现在叶山鹰的办公桌上时,是七月中旬,危机刚刚爆发,叶山鹰正是四处奔波,焦虑忙碌之时。他非常奇怪这位来自江城的苏姓乡亲,为什么刚刚从省城毕业后,就千里迢迢来到上海,应聘他的公司,但是无闲顾及,吩咐把他安排在开发部暂时实习。跟着就是危机全面爆发,公司的员工纷纷辞职另谋他就,他几乎忘记了他这位江城苏姓同乡。当一切成为定局,他的上海热宫大势已去,叶山鹰变得清闲时,某天他经过开发部的时候,他发现他只有苏树东一个人安静地坐在那里看书,整个办公室窗明几净,明显是这个年轻人每天坚持不懈清洁的成果。叶山鹰心中一动,但随即克制自己,默默离去。现在他才想起,苏树东进入他的公司,他没有跟他说过一句话,也没有支付过他一分钱的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