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代都市大哥:中国版《教父》
371800000169

第169章 六九节

这一个项目从开始运作到立项,最后开始实施,只花费了不到半年时间。这其中固然有上海市政府的高效率,叶山鹰运筹得当,吴旭鼎力相助,但更重要是因为叶山鹰善于借势,他那个信托投资公司副总裁的身份让人信服,同时,他这个项目本身的创意打动了所有的人。每个人第一眼看到这个项目的人,不用考虑,都相信它绝对是一个赚钱的项目,所以政府全力支持,“钱景看好”。

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由于受到“冲积平原”的地理局限,没有山清水秀的名胜,短短三百年开埠的历史没有象其它大城市那样拥有众多旷世闻名的古迹,繁荣发展工商业来不及顾及旅游休闲的需要,贫乏的自然环境呼唤营造自然,改善人们修身养息的环境。这个城市虽然两面临海,但由于地处长江口,水质含沙量大,沙滩带泥不洁不爽,海景自然资源极差。上海人背靠大海却不能下海戏嘻无疑成为这个城市的一块心病。这一切自然,历史和现实等原因综合起来,建造一个人造的仿真海洋,绝对有它的必要。

该项目计划书宣称,上海天信实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将总计投资十四亿元人民币,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高科技技术手段,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室内恒温大自然景观,总建筑面积达13万平米,在室内营造大海、沙滩、高山、瀑布、热带雨林展示热带海滨景观和文化,集娱乐、运动、观赏、休闲、餐饮、住宿于一体,一年四季保持恒温,全天候向游人开放。这意味着这个有着1300多万人口的城市第一次有“海”可下。上海人将可以一年四季享受到自由冲浪的乐趣。据说在日本和韩国有类似的东西叫做海上巨蛋,经济效益很好,但规模要小很多。这个奇妙的创意一下子就打动了上海人,让人震撼,毫无疑问,它将圆了上海人一个梦,有官员表示这是迄今为止上海最好的旅游项目,将会成为上海市的旅游标志。

而且,它的经济效益是可观的。根据上海冶金设计院并经浦东新区管委会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测算,即使按最保守的算法,项目的年收入就达17亿人民币,当年投资当年收回。面对这样的项目谁能不动心?于是项目的申批报建等官方手续一路绿灯,很快得以获准,并被上海市计委列为上海市旅游业的首选项目,同时也是浦东新区三大项目之首。在热带海宫建设指挥部的协调和指挥下,政府下属有关部门高效率运转起来,这年年底,市政府承诺为上海热带海宫建设使用的配套设施全部建成,它包括一条专线一级公路,一条专线地铁,一个2000千瓦的配电厂,一个大型的净水处理厂。

同时,初战告捷的叶山鹰也没有闲着。在成功获取了上海有关方面的支持并调动其热情,他继包机行动之后,走出了第二步好棋:三招。

为了以极其有限的资金撬动这个项目,叶山鹰把他在海南的先期计划结合现实的发展状况加以修改,主要是发展的速度过快,超过了他的想象,他必须随时进步,采用相应的步骤。这一次,他拿出了令人赞叹的运作这个项目的层次和气魄,以大规模的“三招”显示他的实力和长远的规划。“三招”第一招是招标。面向海内外设计机构,施工基建单位,设备供应商进行招标;第二招是招商。在拿到政府关于项目的批文的同时,叶山鹰就开始在包栝《人民日报.海外版》、香港《文汇报》、《东方日报》在内的各大媒体刊登招商广告,并且积极参加上海市政府在境内外的招商活动;第三招是招聘。面向全国招聘专业和技术人才。这三招用意深远,作用明显,其中玄妙局外人难以体会。通过这些公开庄严的招标大会,叶山鹰的经营思路和运作艺术才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竞标者为了中标竞相压价和提供其他优惠的条件,一般最后天信公司以很小的代价和投入就取得了难以想象的巨大的效果。通过招商大大的提高了项目和叶山鹰本人的知名度,一夜之间成为上海滩的风云人物,许多人以能够得以认识他为荣。叶山鹰以热带海宫老板的身份迅速挤身于上海的主流社会,这是许多商界人士在上海难以做到的。为了在这个炙手可热的项目中有一席之地,海内外众多公司垫资垫设备,义无反顾地扑向上海热宫项目。同时,叶山鹰通过招聘聚集了一大批国家级的技术专家。在他充满激情的演讲感召下,在上海热宫的诱惑下,这些人举家迁往上海来追随他准备大干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