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代都市大哥:中国版《教父》
371800000155

第155章 五五节

刘广成的个人资料和经历可以用很简短的话来概括:东北哈市人,农村孩子,师范毕业生,中学数学教师,善于算计,对数字有天生的敏感。在三十岁的时候,他捕捉到了他人生的第一个机遇。当市教育局长在一个夜晚摸进他隔壁一位女教师家中时,他没有犹豫,立刻拿起相机冲了过去,按下了快门。虽然相机中还来不及装上胶卷。两个月后,他如愿以偿调动到市教育局劳动服务公司,这个公司当时的主要业务是用教育局的资金在海南炒地。这笔资金包括教育基金,财政拔款,非法集资和一部分拖欠的教师工资,数目不太大,只有五六千万,但已经是一个市教育局的最大财力。刘广成的职务是副经理,但他全权指挥一切,教育局长支持他,纵容他,经理对此无可奈何。他的作用,是教育局长一个遮掩的幌子和最后用来替罪的羔羊。象一切初掌大权,自作聪明的人一样,刘广成在几次小胜后,雄心勃勃地向更大的目标进发,接下了这个危险游戏的最后一棒。跟王祖顺的命运完全相同,整个公司陷入困境,一蹶不振。但是游戏结束后,他滞留海南,绝不返乡。他的理由充分,为了善后处理劳动服务公司投资的房产。但整整三年时间他根本没有花太多的心思去考虑那幢毫无用处的烂尾楼,而是不停地尝试新的项目,寻找新的机会。他毫不在乎自己的使命和劳动服务公司的巨额投资,同样也毫不在乎自己的处境。至少,在教育局长下台之前,他是安全的,高枕无忧。如果市教育局的经济在局长的运筹下有宽余之时,他说不定还能东山再起。教育局长对他的任性无可奈何,教育局每个月还必须拔一笔费用来维持这个劳动服务公司的海南办事处。这一点跟王祖顺的信托投资公司也是大同小异。

他还有一点跟王祖顺相同。他在海南建立了自己的一定社会关系,犹如王祖顺与女行长的关系一样,他跟市交通局一位实权派的副局长成为挚交,情同兄弟,所以他计划成立一个汽车出租公司,发挥他的优势。这是一个好项目,证明了他并不是一个庸碌之才,眼光独到地预见了海南的发展,出租车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但是,他的所有资产跟两个月前的王祖顺一样,全部体现为一幢毫无价值的烂尾楼,就算营运权可以操作,但首期必须投入的购车费用是一笔不小的投资。他四处活动,施展雄辩的口才向每一位有钱人或者可能有钱的人推销他的计划,但是一年的时间一无所获,整个经济环境的萎缩让每一位投资者都变得小心翼翼,空手套白狼的把戏暂时失去了舞台。做为一种广泛的尝试,他的申请投资计划也递到了王祖顺的办公室,并不抱什么希望。他对海天信托投资公司的状况基本了解。事实也的确如此,这份报告被放到王祖顺的办公桌上,就没有被认真翻阅一次,直到叶山鹰来到海南。

象一个老练,慎密的矿工,叶山鹰沙里淘金,第一眼看见这个计划时,就发现了它的价值。现在当他们真正恢复了元气,拥有了雄厚的资金实力,寻找下一个赚钱的平台时,他首先就重新捡出这个计划进行研究。结合海南的具体情况,加上自己的更高,更远的设想,一个从旧的计划衍生出来,超越旧计划,具有更大的利润空间和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的宏伟蓝图,在经过几天认真的思考,搜集资料,同时对刘广成这个人以及他的办事处进行尽可能详细的调查研究之后,他的方案完成雏形,然后,他跟王祖顺进行了初步的沟通。

“我觉得还不如把钱拿去种印柬。那倒是实实在在的生意。至少,比被东北佬黑了去好。”王祖顺一开始就断然反对。他的理想还是重新把钱投进股市中去,他认为,那是最直接,轻松的赚钱的方式。在叶山鹰咄咄逼人的耐心说服下,他明显抵挡不住,最后,只好死死抓住最后一件武器:刘广成在他们圈子中声誉不好,不是值得放心的合作对象。

“我不反对种印柬。但咱们现在这点钱还启动不了那个项目。圈地都不够。当然我们有足够的资金实力时,我绝对支持开发印柬。也许,就是下一步我们的计划。但目前,我们还是回到我们实际的情况上来,在我们有能力把握的范围内,这是最值得投资的项目。我们只在乎合作的项目能否赚钱,何必过分去顾虑合作的对象是谁?我们有严格详细的合作合同,他不会从我们这里多占任何一点便宜。”叶山鹰振振有辞。在做了充分准备并且对于谈判对象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他似乎可以说服这世上任何一个人。

最后王祖顺终于宣布投降。他一生中也没有遇到这样友善,然而讨厌的对手,他只好暂时妥协,“那么,你先跟这个东北佬见见面再说吧。”他起身离去。叶山鹰可以肯定,他会立刻去向女行长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