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疯秀才
37166200000002

第2章 砖头在手,天下我有!

嚼着糖葫芦,张良优哉游哉的走出村子,完全无视背后小胖子愤怒的目光。

作为一个大好青年,张良认为自己今天做了一件大好事,教会了一个纯真的孩子认清了大人的世界。

又有一位儿童可以避免被坏人骗去拐卖,简直是可喜可贺。

张良对小胖子的目光很不满意,他认为小胖子应该感谢他,如果不是他,说不定啥时候碰上人贩子就被拐卖了呢。

能遇上他这种做好事不留名的“活**”,小胖子家祖坟上的青烟不知道冒了多高了。

如果小胖子还有点良心的话,以后等他百年归去可以来坟前烧烧香,以表达对自己的敬仰之情。

为什么要等百年以后?那还不简单,如果你还活着的时候每天有人拿着香,烧着纸,早中晚三次对着你的画像跪拜,你能想象这种绝望么?

张良走到附近的驿站处,袖口中掏出几个铜板递给车夫,车把式熟练的接过铜钱,在手中摇了摇,笑眯眯的载着张良离开了刘家村。

也许是由于落后的原因,路相当颠簸,直到了夜幕时分淮安城墙才依稀可见。

张良并没有急着进城,随便找了一个地方睡下。第二天清晨,张良才缓缓走进城门。

淮安城乃是淮安县的唯一城市,四面城墙有些破旧,城门的士兵懒洋洋的站在门口,偶尔还打个哈欠。

走进城门,一眼望去,只见车马如龙,商人急速在人群中穿梭,小贩们买卖东西的吆喝声络绎不绝。文人雅士在小阁楼上提笔写诗或朗声读书,无不正明着这欣欣向荣的气氛。

当然,也有不协调的画面。

比如,挡在张良面前这“猴子”

为什么要称他为猴子呢,此人尖嘴猴腮,耳朵短小,在张良面前一蹦一跳的,想把他当成个人都难。

“哟,这不是张秀才嘛,想不到你还没死呢。”“猴子”兄挠了挠耳朵,露出两颗大板牙。

“你认识我?”张良疑惑道。

听到张良的话后,“猴子”兄瞬间哈哈大笑起来,不仅是他,连带着附近的人也跟着大笑。

国人太看热闹,不论古代还是现代,刚才听到两人对话的语气就知道有热闹可看了。

“多新鲜啊,你小子可是跟我一起来到淮安县的。”“猴子”兄见张良疑惑的样子,料定他是在装,毕竟是谁发生了那种事都难以启齿,装失忆也是一种不错的主意。

以前这小子呆头呆脑的,一天只知道死读书,不然也不会被他骗到这里来卖给吕少爷。

“这位……猴子……兄”虽说对方语气不太友好,但是看的出来是认识自己的,张良想从他身上了解这具身体的具体情况。

张良话还没有说完,四周的人就轰然大笑,张良一愣,不知道他们在笑些什么。

“你!”

猴子兄闻言勃然大怒,双眼顿时赤红,一副要跟他拼命的架势。

猴子兄本名叫孙候,因为长相以及认识他做事为人极为小气,贪婪,暗地里都偷偷叫他“猴子”,这让他恼火不已。

恼火归恼火,别人是在私底下叫的,毕竟没有证据,奈何不得别人,只能暗恨。

今天张良却是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叫了出来,这让他的面子往哪儿搁?

孙侯是个商人,经常四处奔波,淮安县也是他经常来到的地方,附近的人大都认识他,也知道他外号的。

即便不知道的,周围的知道这事的人连忙跑去解释其典故,毫不顾忌孙侯羞怒的目光。

孙侯的实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孙侯只是一个普通的商人,附近比他厉害的多得是,随便站出来一个都可以捏死他。

孙侯脸色极为难看,对于哄笑的人敢怒不敢言,他是看出来了,笑他人中没一个是他惹的起的,人家实力摆在那里。

虽说不敢对其他人怎么样,但是对于某些罪魁祸首他是绝对不会放过的。

罪魁祸首姓张,名良。

“张良!要不是我把你卖给吕少爷,你早就饿死了!”孙侯也不管其他了,要揭底大家一起揭。来啊,大家互相伤害啊!

见张良逐渐发黑的脸色,孙侯别提多痛快了,越说越起劲:“吕少爷是不是把你弄的很舒服,啊?你个卖屁股的……

“我去尼玛的!”

张良拾起地上一块砖头就往孙侯脑袋砸去,顿时飞沙走石,鲜血飞溅。

原来前身是被你小子给坑成这样的,虽说此张良非彼张良,但是现在只有一个张良,那就是小爷我!

你大爷的!居然骂我是卖屁股的,砸不死你!

很明显,“兔相公”这三个字已经成为了张良人生中的三个禁忌字,谁提就弄死谁。

孙侯虽说没有直接说出这三个字,但是也间接说了,情况更加恶劣!

决不饶恕!

砸翻孙侯后,张良又再砸了几下,直到孙侯晕了过去才停手。即便心里有怒气,但是张良现在还不敢杀人,至少不敢当街杀人,毕竟这里是淮安县城,官府大牢什么都有,他可不想现在就进去呆一辈子。

当然,这孙侯张良是肯定不打算放过的,趁他落单没人看见的时候再弄死的他,到时候就算是官府追查也没事,大不了上山去当土匪,去投奔那牛气哄哄的黑风寨。

“好!”四周的众人拍手叫好,声音洪亮之极。书生一直给人柔柔弱弱的感觉,虽说在社会地位高,但是这里他们却是瞧不起的。

今天见到了一个与印象中完全不一样的书生,这怎么不让他们大开眼界。

你们闲得慌么,一群只知道看戏的败类。

张良鄙视的看了他们一眼,然后搜走孙侯身上的所有钱财,最后对着他狠狠的踢了一脚才离去。

临走时不少附近的商客向张良抛出橄榄枝,不过对被张良婉拒了。商人们对被拒绝也不以为意,似乎知道结果似得。

张良是个秀才,以社会地位来说,士、农、工、商,张良处于食物链顶端位置,他们却是截然相反。

他们挣钱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自己或者给后人捐个秀才光耀门楣。

张良走在路上,手里拿着一块带血的板砖,看着四周畏惧的眼神,张良不禁有些得意。

“砖头在手,天下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