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孤舟感悟
37164600000055

第55章 《山海经》之海内昆仑破解

上回已经为各位讲述了真正的古昆仑的位置,那就是祁连山。有人论证古昆仑是秦岭,他有许多条理由,足以令人信服。为什么呢?昆仑的原义当指弧形山脉,状如天空。西部的山系大多具备这样的特点,就是呈西北东南走向的巨大山脉。但是还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必须是中央山脉,才能够支撑整个天下。今之昆仑山脉太偏西,不算,喜马拉雅山脉也太偏西。唐古拉山位居青藏高原中部,只可惜过于荒凉,也不像《山海经》所描述的那样仙境般的存在。整个西部剩下的也只有祁连山了。可是祁连山也是《山海经》里面的昆仑丘之一。难道昆仑有多个?没错,《山海经》中有两处昆仑,祁连山也即海内西王母居住的昆仑丘(又名群玉山)。有人却唱反调,说秦岭才是古昆仑,西王母的居所也在此。原因就在于考证出了甘陕边缘处有三峰:鸡峰山、凤凰山和毕鸟山。可是毕方鸟却非三青鸟之一。而且三青鸟远在三危山(在今陇西敦煌,名称没有变更),那里靠近祁连山,距离西王母山也有数千里之遥。也有人认为三危山在帕米尔高原中部,中吉巴交界处,也是不对的。若在陕西的秦岭,西王母与她们岂非难以互相照应了?要想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也无须否定他人是错误的。《山海经》所成书的年代大概在秦汉,所讲述的朝代可能在周朝,周代在领域包括现今的华北、华中与华东一带,还包括陕西在内,甚至连同宁夏和陇东地区也算上,若果王母住在陕西,是在国中,岂能在前面加上西?很明显,在周朝以外还有国家。

在此之前,许多人都认为昆仑丘就是现今的昆仑山脉,有的说是喜马拉雅山脉,因为有阿耨达宫(即黄帝宫)——其实黄帝宫位于河南省蒿山,而黄帝丘则在祁连山东北;也有的认为是在冈底斯山,山顶有天柱断痕;也有的考证在中原,原因可能是炎黄曾在此决战;也有的说是在内蒙古,一般认为是在中部;更有的说山东的泰山就是古昆仑。另外一些崇洋派的干脆将古昆仑推向国外,不认国内祖先了。那更加荒唐!看过一个视频,说有人用了五年的时间研究《山海经》真正破解了古昆仑的方位,他根本《山海经》的一段“昆仑丘在西北,白玉山和苍梧山在其东南,苍梧在白玉山西南,白玉山在西胡西,皆在大夏东,流沙西。”于是,这位聪明的专家就自以为是地大胆设想,找到了西亚和北非交界处,在那狭窄的叙利亚被设定为昆仑虚,北临地中海,白玉山和苍梧位于苏丹境内,东面有红海(是所谓赤水),其东面还有广袤无垠的阿拉伯沙漠,西面有尼罗河。不得不说,用这些地方来诠释已经相当贴切了。他还解释其间的金字塔就是昆仑丘,那些壁画上的人物就是神,神兽就是那些雕刻的动物。九井就说是那里的一口井,可谓自圆其说。然而我要说句煞风景的话,他的钻研白费了。他只是一味考虑方位,却根本不了解历史,西王母是居住在西戎一带的,古书都有记载,出自《穆天子传》(原名《周穆王西行游记》)。假如他去甘肃敦煌浏览了那些壁画也许就不会联想到国外去了。

可是,人们偏偏忽视了秦岭,它就位于祖国的中央。在古代,它的名气可以说是最高的,声名远播,几乎无人不知。除秦岭之外,有哪座可以与之相比?在国内是没有的。只有国外的海中仙山能够超越它。翻开古诗词看看,描写秦岭(在古代大多称为南山,还有华山之称。)的作品随处可见:

终南捷径无心走,处士虚声尽力夸。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王维)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王维)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王维)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卖炭得钱何所营?手把文书口中赐。(白居易)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

镐京春酒沾周宴,汾水秋风陋汉才。(王淇)

山出尽如鸣凤岭,池成不让饮龙川。(沈佺期)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杜甫)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宵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杜甫)

好了,别再列举了。可见,秦岭在文人的眼里是多么神圣。西望瑶池,秦岭以西是迭山,再过去便是西王母山,东来紫气,东面可以看见函谷关。自古秦岭就是群仙聚集之处,有元始天尊峰,可见原始天王曾在此修道。有太乙峰,也证明太乙真人也曾在此修道成仙。华胥氏的诞生也使得她所在的山区也称为华山。伏羲女娲的出生地也在陕西秦岭。骊山老母也居住在这里,黄帝也到过这里,黄帝陵就在秦岭的北面。蓝田产玉极其著名,玉山可能因此而取名。蓝田县被考古学家挖掘出了大约生于70万年前的人类始祖。原来华夏的祖先是在这里,而不是在中原。秦岭曾经倍受仰视、崇拜,可后来不知怎么竟被淡忘。它支撑着整个中华大地,是古代帝王、神仙、圣人、甚至文人墨客共同的圣境,是唯一能够到达天际的天梯。千万年来,它牵动着多少人的心?又泽被过多少人?可是它的子孙后嗣却渐渐忘记了它的存在。我们为何如此漠视它?只有秦岭才能够如《山海经》所描述的那样,果真像天府之国,此山万物尽有。秦岭为全国的天然屏障,南北方由此分隔。南麓属于亚热带,气候暖热,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适合人类敷衍生息。我们知道,秦岭地处全国的中部,它的支脉迭山西接昆仑山脉,东支崤山、熊耳山、伏牛山衔接嵩山,是中华大地的主脊,象征天呀!也即昆仑。实际上昆仑的含义是极广的,所以也就无须多加争执。《山海经》里面远不止一个昆仑,两个也可能不止。现引用《山海经》里面的<西次三经>:又西三百二十里,曰槐江之山。丘时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泑水。其中多蠃其上金青雄黄,多藏琅玕、黄金、玉,其阳多丹粟。其了有多采黄金银。实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状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西望大泽,后稷所潜也。其中多玉,其阴多榣木之有若。北望诸毗,槐鬼离仑居之,鹰鹯之所宅也。东望恆山四成,有穷鬼居之,各在一搏。爰有***,其清洛洛。有天神焉,其状如牛,而八足二首马尾,其音如勃皇,见则其邑有兵。

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有兽焉,其状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蝼,是食人。有鸟焉,其状如蜂,大如鸳鸯,名曰钦原,蠚鸟兽则死,蠚木则枯,有鸟焉,其名曰鹑鸟,是司帝之百服。有木焉,其状如棠,黄华赤实,其味如李而无核,名曰沙棠,可以御水,食之使人不溺。有草焉,名曰薲草,其状如葵,其味如葱,食之已劳。河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无达。赤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泛天之水。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墨水出焉,而四海流注于大杆。是多怪鸟兽。

又西三百七十里,曰乐游之山。桃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是多白玉,其中多骨鱼,其状如蛇而四足,是食鱼。

西水行四百里,曰流沙,二百里至于嬴母之山,神长乘司之,是天之九德也。其神状如人而豹尾。其上多玉,其下多青石而无水。

又西北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有兽焉,其状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其音如吠犬,见则其国大穰。有鸟焉,其状如翟而赤,名曰胜遇,是食鱼,其音如录,见则其国大水。《西山经》将“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这一段纳入了西王母所属的昆仑,如此张冠李戴,会使人误以为是在讲述同一座山。西王母所居住的山是开明兽把守,而非陆吾。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是,在秦岭南坡与大巴山交界处耸立着两大名峰,也即西皇山(伏羲山)与女娲山(又名王母山,古称为中皇山。),据说就是女娲造人补天之处。难道就是传说中的不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