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孤舟感悟
37164600000046

第46章 《文学是一条孤寂之旅》

有位哲人说过一句话“孤独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另一句是“情感上的孤独者觉得城市过于喧嚣,思想上的孤独者觉得城市如同旷野荒原”。这是对孤独者最精辟的言论、最深入的了解。但是我却觉得城市犹似迷幻圈,而文学才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旷野荒漠。任何一种文化和艺术都能够引起共鸣,唯独文学极难,除非具有深厚的功底,能够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为什么文学如此荒凉、寂寥?它常常被认为是‘无病呻吟’,其实是对它极大的误解和侮辱。显然,只有情感的文章往往流于浮华,而有思想的作品由于具备厚重的质感而流传久远。但喜欢文字表达者都是可爱、可敬的。文学寄托着作者对于世界的认知、表达了自我的感情。从事文学创作是一条漫长而又寂寥的道路。凡人绝大多数都认为文学过于深奥难懂,而且软弱无用,所以总是对它望而却步。不得不说,这是文学最大的悲哀。亘今亘今,文学始终都没法得到多数人的认可。难道创造文字的人竟错了?或者人们在逃避现实?怕现实被描绘?或者怕写作者叙述出现漏洞或者错误?还是怕“玩物丧志”?不管怎样?常人都是表面看似倡导子女学习,实际上多半目的在于希望后代能够发达,为家族或家庭争光。这只是出于一种自私的虚荣心。

难道文学果真没有任何益处?非也!文学究竟对于人自是有好处的。譬如新闻记者看到了、了解了什么讯息,他(她)必须至少掌握一定的文化功底才能够完成他(她)的工作。千万别以为,只要略微懂点文字就写得出来。文章可不同于说话,想说就讲。它得注意措辞得当,表达流畅,还能让人掩卷犹思。

喜欢文学、并且自身长期写作的人是值得尊重的,本身他(她)必然是热爱生活的人,能够发觉到他人所没看到或者注意的事情,然后叙之以笔,动之以情,借用文章表达出来,甚而至于公布于世。写作者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极难当。怎么个难当法?

——A、首先,他(她)必须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孤寂,写作者是必须孤独的,否则也没法写。各种各样的痛苦、搓折、烦恼、空虚、忧伤会不时而至。这期间是极其漫长的,简直令人窒息。但是文人们却奇迹般忍奈过来了。他吃尽了人间许多苦,但换来的只是人们的冷蔑和不解。

B、我们知道,文学被认为是无用的,因而也就难以得到群众的青莱,所以往往是吃力不讨好的。文学实在是无用之物,一不能当饭吃,二不能换钱。请别说作家们赚了多少,那毕竟只是少数,大部门文人根本就没法依靠这个生活。若在社会上没有什么影响力,那写出来的文章也很少有人浏览,更甭提有人喝彩了。如此看来,写作实在是够寒酸的。因而文人们的生活可想而知。看似逍遥自在,实际上过得很无奈、无聊。

C、喜欢写作的人还会被冠以“不务实际”的臭名。大凡都认为宁可当赌徒或者偷盗抢也不能不切实际。他们认为写作是不可理喻的,是在逃避现实。在常人看来,爱好写作者头脑迟钝,不懂变通,远不如“败家子”那样灵活,因为认为“败家子”既活跃又胆大,敢于冒险自然就有希望。但实际上却未必,因为人生总和机遇有关。机遇一来你懂得及时把握那么就成功了;没有抓住就失败了。而且最好还得靠自己去寻找机会,善于思考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