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孤舟感悟
37164600000019

第19章 《感叹唐谪仙之遭际――聆听千古之遗音》

盛唐时期流传着两位知名度最高的诗人,那就是李白和杜甫。众所周知,他们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不仅在在唐代,就是整个诗歌史上,他们仍然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那么这时候也许有人会说,那曹操呢?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野有极高的功夫,其中有“神龟虽寿,尤有竟时;滕蛇乘雾,终为土灰。”反映了他晚年时期悟透生死的思想。但是曹操毕竟不是中国诗坛历史上的主流。能与李白杜甫齐名者只有屈原,他们已经达到了至高无上的境界,神乎其神。而《诗经》是经历多个朝代(自西周到战国时期)许多普通人所作,而并非名人之流。大凡人都知道杜甫的作风极其悲郁,读他的诗有种沉雄而又悲痛的感觉。而对于李白只知其豪放的一面,却常常忘记他也有悲愤的一面。李白“斗酒成诗”不无根源,往往借酒兴而作,浑然天成,几乎无不成绝唱。“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可见他旷达不羁的一面。“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这又是李白另一面隐忍的地方。为什么对于他的悲伤我们如此漠视?也许我们总被他豪放的一面所掩盖,以致于李白就只是豪放旷达。在词界中类似李白的还有苏东坡。为什么要提起他?因为他也是具有代表性的文人雅士。与其说他豪放,倒不如说他淡泊更为贴切。李白尚且总想追逐名利,只不过最终失败了。唐玄宗曾经讽刺李白不过是“錦上添花”,与他同同侍一主的状元才是人才,李白即使有怨言也无可奈何。因为在在天子的眼中,获得官衔的文人墨客顶多也只是才仕弄臣而已。他们完全没有济世之才,只能在朝庭侍候皇室王族。那么,既然文人们并不适合当官,那为什么还要那么热衷于官场士途?而李白的身份又是怎样的?带着这种种疑惑,我将一一为大家剖析。有传闻称李白先世流徙于中亚(也即大概在前苏联西南端的哈萨克斯坦一带),而后祖先也不知去向,李白于是流浪在外。李白的一生充满坎坷,倍受冷落。他怀揣志向而没法实现,却成就了他的诗人梦。谚语有曰“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科举使得人们一致认为一旦考上官员就意味着从此发达、过上荣华富贵、纸醉金迷的生活。但种种现象表明,这基本上就是极其荒缪的。它深深地毒害着许多人的灵魂,然而人们却不自知,以致于出现了集体堕落。直到清末才结束了长达千年之久的腐朽制度。大多数文人那样,李白活得困顿,并不如他诗歌中所展现的那样洒脱。而苏东坡却不稀罕。在他的词中,常常反映出他的坦荡自若,即使有不平之事,他往往能以文字来解謿,企图得到解脱。而不像李白那样愤世嫉俗、杜甫那样郁闷。然而,苏东坡也有丢人的时候,曾被小人巫害却无可奈何,因为小人妨不胜防,也无所顾忌,常常令文人们措手不及。真正能做到潇洒自在的恐怕只有王唯与陶渊明,他们才是真正称得上悟透人生。人生总有许多无奈、社会上免不了有些现象使我们感到不满,我们所能做的是尽量用自己的方式去传达思想,用实际行动去感化他人、或者影响他人。而众人的思维与生活习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当然与文人以及哲学家等等文化人物存在本质上的差异。我们不能以一己的想法去差强人意,那样是绝对不可能的,大部分人都是善恶掺杂的,而只有文人刻意追求完美,总希望世界或社会达到自己所预想的那样理想。我们没有这个能力,而且还可能遭致世俗的遗弃与谩骂。

实际上,不仅仅是古代,现代也同样存在一些令人担忧、深思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会日愈剧化,致使无数人陷入其中,如果你不加入其中,还可能受人蔑视,认为你是异类、不配为人。假设李白生于这个时代,那么他可能发出感叹:这世道怎么全都乱了!甚至有可能削发为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