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陪你一起读高三
37127500000007

第7章 自主招生

有了这一张二等奖证书,就有资格参加自主招生了。我时刻关注着各高校的自主招生的消息。自主招生网、名校网等,我几乎每天上网查看。

到了十二月,才陆续有学校发布自主招生简章。先是中科大的物理学院提前招生,北航的珠峰计划自主招生,虽然准备了资料寄了过去,但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大批的自主招生是华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上海交大、中科大、浙江大学、西安交大、南京大学)、北约(北京大学、北航、北师大、香港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和卓越联盟(北京理工、重庆大学、大连理工、东南大学、哈工大、华南理工、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我认真看着每一个学校的招生简章,研究着各个学校的报考条件。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我们还不敢高攀。同于自主招生笔试是同一天考试,那么这三个联盟就只能选一个。但报名还要经过初审,不能确定到底哪里个能过,所以还是要多报几个学校。华约可以报2所大学,北约3所、卓越2所。对比之后放弃北约,因为更想去华约里的学校。权衡自己的成绩和学校要求的条件,选了华约联盟的南京大学、西安交大,卓越联盟的哈工大、天津大学。

报名需要学校出具高中阶段的成绩单、获奖证书、老师的推荐信和自荐信。乐乐的成绩拿不到校荐名额,只能自荐。实际上校荐也没用,学校还不一定理想,所以自荐更多选择。

于是我给老师打电话,打印成绩单,去校长室盖章签字,然后在网上填报,让儿子手写自荐信,复印证书,发快递。

此时儿子的事是最重要的事,关乎一生命运,我当然全力以赴。

寒冷的天气挡不住我匆忙的脚步,寒风吹不透我一颗火热的心。

元旦之前寄出,然后等待网上的初审结果。

等待是一种煎熬,满怀着期盼,又害怕结果。通过了就有希望,多了一条道路,不通过就会受到打击,对高考产生一些影响。

孩子每天上学紧紧张张,复习、做题、考试,没时间想这些,我却时刻关注,整天上网查进度,焦急地盼望着能有好消息到来。

半个月之后结果出炉。南京大学没通过初审,西安交大初审通过。天大没收到资料(去查快递显示已收),哈工大没收到资料(我没以为只在网上填就可以,没寄资料,大意了),只中一枪!上帝保佑,我还算满意。如果天大、哈工大通过也不能参加考试,毕竟华约厉害些,还是要选择西安交大的。不过很险,儿子怪我没用EMS,如果西安交大没通过岂不是落空了?

乐乐有了信心,开始准备笔试。自己查了笔试内容,每天写完作业,一定抽出时间来做一些自主招生的试题,有问题及时向老师询问,学习到很晚也不觉得累。完全投入其中,挖掘着自己的潜力。

三月一日笔试。是老师带着一起去的。

(现在修改了考试方式,不再高考前笔试。高考前报名,高考后笔试面试一起进行,避免孩子们分心,也是对的。)

春天来了,蔚蓝的天空,和煦的阳光,轻柔的春风。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雾霾消散,乐乐的心情和身体状态也好了很多,焕发出勃勃生机。像春天的小草,开始迎着阳光茁壮成长。

这次考试回来,乐乐的脸像花儿一样,自信满满,说考的不错。眉头舒展,眼光炯然有神。然后兴奋地去网上找答案,计算分数。跟我讲考试的经历,考场外面众多的家长,拥挤的交通,和他们住的地方,步行多久到考场……

我那个意气风发的儿子又回来了。

自主招生笔试理科考数学、物理,各100分,满分200。分数线各学校自己定,根据报考情况。够分数线的就可以去学校参加面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