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我的大学从大学到社会蜕变
37115700000008

第8章 大学图书馆

书籍,追逐着岁月的变迁,承载着知识的厚重,凝聚着人类的心血,从甲骨文里的殷商文明,到竹简上的战国时代,绵绵的丝帛里隐藏着古老的血脉,淡色的纸张里有着浓浓的墨香。知识在人世间传播,让人类不在茹毛饮血,在惊天地泣鬼神的象形文字里慢慢走出,华夏因而繁荣,生生不息。

作为图书的聚合地——图书馆,无疑是精神的延续,在这里,上演着人类知识的交替,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知识本身的强大。大学图书馆,则另有一番风味。

平时无聊的时候都在图书馆度过,四年的时间,不长不短,见惯了太多图书馆事件。从报刊室里空无一人,到自习室里人满为患,再到上课时间的冷冷清清,以及平时无所不在的虐狗情节,图书馆是一个小型的社会,透过这面镜子,可以折射到现实社会的种种。

我曾经从色戒里寻找张爱玲,从旅游的心出发寻找三毛的流浪之旅,从文字的厚重里渐渐读懂丁庄梦,看到了这个帝国的血脉之地隐匿着肮脏堕落以及人世的深层认知;从余秋雨的文化作品里看到帝国曾经分崩离析的文化的厚重;从毕淑敏的作品里看到文字里的安慰之音;从万历十五年里看到即是贵为帝王也无力回天的无奈;从金庸的刀光剑影里走过,看到了人世间的重重迷梦,那些成人的童话里是刻在股子里的江湖梦;古龙的大人物里风格的犀利,人,似乎是一个符号,游离在故事的边缘又在故事里塑造着故事;从经济学原理里渐渐看懂了在全球化的时代里塑造着我们世界的资本的何去何从,激荡三十年下的故事里太多的精彩之处;从构建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里看到世界作为一个大江湖的纷争,传统的地缘政治与自由主义的历史终结之间的恩怨情仇。

一路走来太多的精彩,有时候精彩的不在书里,而在书外。

记得几个哥们一起去图书馆,我们几个都看到了一个妹子,这个妹子很有特色,大眼睛,认真读书,另外还有大胸。

于是,我们经常去那里,发现姑娘几乎每次都在那里看书,几个哥们似乎也养成了看书的习惯,每次不经意间看到妹子的大胸,感觉心神不宁好久。

那两颗如同成熟了的柚子放在了桌子上,令人垂涎欲滴。因此得名,我们见面的时候都会问,今天柚子在吗?要不要去看书?我记得那一段时间,我们几个见面时,微微一笑便知对方心里在想些什么。

然而,一段时间后,妹子不在了,仅留下空荡荡的平和的书桌,内心里却失落了好久。

得知快要离校后,我发现自己对图书馆感情极深,看着架子上的书籍,内心里感叹着曾经的美好。

我上到了五楼阅览室,看着图书馆里的花花草草,安静祥和地依旧在书桌旁,看着窗外早已长满树叶地枝条,隔壁不远处传来打球地声音,内心里感觉特别温暖,看着明年就要退休地阿姨内心里生出不舍;转到楼下地下室,看到风扇吱吱呀呀地响着,旁边地书桌上有几本散乱地书,随便找一本翻了翻,感觉自己又回到了之前地时光,每日捧着书籍翻看,那些有些泛黄地纸张里隐匿着快乐,那些散乱地笔记里记录着自己地喜怒哀乐,曾经为书中地角色哭过很久,为力透纸背地文字感觉世间地沉重,也为那些俏皮地故事暗暗窃喜。

图书馆,承载了我的大学,让我知道在这个世界外还有一个更为浩瀚地世界,那个世界里人类地精神得以延续,在这个星球上不断上演着新的戏码,我知道,我的新的戏码也要上演,在这个新的故事里,我知道一切依旧未知,是享受这种未知,还是面对未知地恐惧取决于自己以后地路。

别了,图书馆,别了,曾经的伙伴。

那些荧光灯的记忆,刻在了深处。愿凝聚在基因的密码里,不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