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我的大学从大学到社会蜕变
37115700000005

第5章 校招那些事

招聘,是每个毕业生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似乎不知不觉间突然来了很多事,自己站在路口焦急地想上车,然而车却疾驰而过,留下焦躁不安的自己。

说起找工作,我大概说说我的历程。

得知自己考研失败,虽然调剂的大学汕头大学可以去复试,但想了想还是放弃了。然后就开始找工作。

校招的时候,来了许多企业,但是逛了一圈感觉像是菜市场,哎,人标价分三六九等,似乎都在衡量着估计着能做什么事情以及收益,看到一个企业招聘单位,一个光头,面目像极了街头大佬,外面围了一圈人,手里拿着简历,听到这位面试官说“下周可以干吗?不能干的话这边不招”。就是这么有底气。看到招聘信息上写着“一周六天,一月3500,三个月后转正”,这个时候才发现机械误我久已,此生跳进这个坑就是人生大败笔。硬着头皮投了几家,有的公司是外企有的是民企,因同学圈里有口碑,所以就投了一份津荣天宇,面试的小哥是校友,大我两届,后来才知道公司的设计部门基本被我学校校友承包了,此是后话,暂且不提,当时面试的时候感觉还是蛮好的,简历收上去之后就等通知了,后面也投了两家,感觉无聊也就直奔宿舍了。

一个星期后,接到电话,通知去公司面试,于是大体准备下就去了。

去到之后才发现,哈哈周围都是校友哈,除了几个工业大学其余都是我们大学的,唠嗑闲聊等待着一个个面试,等了很久之后,发现周边已经没几个人了,心想不会是最后一个吧,竟然不幸言中。

进去后,面对几个人,心里倒也没什么紧张劲儿,自我介绍完之后,一个面试官说:”你看下这个件,需要几个工艺流程,大体步骤说下。”

对于级进模,心里还是有底的,毕竟自己在这边混过,课也认真听过,所以答得也相当从容,聊了一会就出去了,看看面试官的表情,心想这事有了八成,给了自己一个蜜汁微笑后转身离开。

看着公司路上的花朵,午空旷的路面,竟然觉得心情大好,于是便坐地铁回了学校。

可是等了好久不见回复,大概两个周的时间依旧没有回复,心里自然着急,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便有空就去参加招聘会宣讲会。

有天大早就起,和同学一起赶车去工业大学,到的时候时间刚刚好。

坐下来听讲,听他们讲富士康的历程以及招聘信息,接下来发卷考察。

迅速做完后等待一段时间,隔了大约一个小时,进入面试环节的名单出来了。看到有自己的名字自然也是觉得挺好的。

面试我的是一个台湾姑娘,言语中有股台湾话里的腔调。

她看着我的简历然后说:“哎,你过了六级哎,你们这过了六级是不是特别厉害”。

“一般吧,也没什么”我们就这样一搭一搭的聊工作,聊之前的学习,也聊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以及对于工作自己的计划与工作的计划是否对接,总之也算是一次比较开心的对话吧。

看着姑娘用笔写着什么,只是看到姑娘的签名时发现原来写的是繁体字,心想“哇,好厉害,再一想,她们本来就用的繁体字啊,也就转向别处了”。

等了一会便通知去准备资料,我随手复印了几分拿过去,但是一些东西没有签,准备思考下,看看是否还有别的希望,出来的时候下着小雨,和朋友闲聊。

“这也太容易了,你去吗”?我问周边同学。

“去啊,为什么不去呢?也是个大企业,挺好的呀”。

“心里总觉得有些别扭,我在想想吧,还有三天时间决定呢。”

其实我心里并不是觉得有什么不好,就是觉得自己不知道想干什么,自己有没有选择,富士康在天津这边主要招设计人员,自己去的话也可以有一份稳定且符合本职的工作,主要还是自己这边的问题吧。

三天过后,自己决定不去了,再观望下,于是这个机会便错过了。

听说天津大学那边有招聘会,于是大早便跑过去,发现自己还是太晚了,队伍已经排了差不多有五百米远,人太多,限制进入场馆,只能分段进入,排了将近一个小时的队伍,发现太阳已经偏向中间,中午的阳光倒还是有几分暖意。

进去之后发现自己确实来错了场地,招聘信息里985字样异常明显,研究生等也是相当多的,看着人来人往的大厅,花花绿绿的招聘信息,以及带着眼镜的厚重感的流动的黑色大军,心里真的落差很大。

看到一个招聘信息,浙江的一个企业,投简历的人也不多,觉得自己可以碰碰运气,于是排队等待着面试。轮到我时,面试官看看简历,和颜悦色地说:“不好意思,我们只招本校的,有机会在合作”。留下一脸尴尬的我s。于是拿着简历转身离开去其他地方碰碰运气。

快到一点钟的时候,人已经少了很多,企业也离开了一部分,找到一个企业,看着信息是在山东的一个地方,心想或许可以,将简历递了过去。

对方说:“你可以去XX地方吗?”

“没问题”,我说。

“工资期望值是4000?税前还是税后?”

“税后吧”,心想税后岂不是更好。

又聊了一些其他的之后,“把资料放着吧,有需要的话联系你,最迟不过三点钟”,他说。

“嗯嗯,谢谢”。

我便去其他地方继续看看,路上只听得有几个企业的人互相聊。

“哎,今天人不少,可是没有想要的,来的都是什么”。一个说道。

“这还算可以的,前几天去XX的时候还不如今天。”另一个接着说道。

“现在的学生啊,一届不如一届……”

……

后面的也没有细听,拿着简历就出去了,看着因雾霾侵袭太久的太阳似乎比平常日子黯淡了许多,回去的路上,心情很是不爽。

这个时代似乎是一个崇尚学历的时代,对于你的学识来说似乎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出身。

然而,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会发现,在这个时代,学校的差别注定了学生质量高低的比例,何必费太大功夫去看那些不入流的大学呢?

过了一段时间吧,在教室里做着毕业设计,接到一通电话,“准备一下资料,到时候来我们这边上班,需要的资料发到邮箱了”

“好,谢谢您”,当时就压抑不住自己内心的喜悦,回到宿舍和舍友分享了这个好消息。雪中送炭的感觉,而且,重要的是我可以和一个舍友一起去上班啦。室友早我三个月被录取,当时在年前招的,舍友被选中,我俩好好的聊了一阵,开心自不必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