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梦迁大唐
37091700000023

第23章 陶天“大哥”

时迁终于在丫鬟的带领下,来到内堂,这里早已摆上一张大桌子,桌子盛放着许多美味佳肴。大多都是南方小菜,有盐焗鸡,水煮白菜,糖焖猪肉,清蒸鲈鱼,小葱豆腐和猪骨浓汤,口味都是偏为清淡、爽口的,正合时迁的口味。而陶源早已和韩雪围着桌子坐好,等着时迁的到来才开始就餐。时迁看见两人对自己那么周到的样子,说道:“是小迁失礼了,让陶叔叔和雪姨久等了。”说罢,微微躬身向两人行礼。陶源开心地说道:“无妨,我们也是才到不久,小迁你就别那么见外了,快点坐下来就餐吧!要不然菜凉了就不好吃了。”“好的,陶叔叔。”

时迁刚坐下时,便发现自己的旁边还有一张椅子放着。心中想道:果然如此。在陶源动筷后,时迁和韩雪才开始夹菜吃饭。而在三人刚起筷不久,便听到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一位衣容整齐、华贵的公子出现在三人面前,只是不均匀的喘息声显示了这位公子是匆忙赶来的事实。那位公子连忙躬身低下头说道:“爹,娘,孩儿来用餐晚了。”

他不说话还好,一说话便惹得陶源怒得站起,大骂道:“逆子,你这是要造反吗?整天不务正业,现在叫你吃一餐晚饭也似请神请佛般艰难,你的眼里还有我这位父亲吗?”时迁不知道为何陶源会那么生气,便开声劝慰道:“陶叔叔,令公子肯定是有事耽搁了,要不然也不会急急忙忙地赶过来,您就消消火,大怒伤身啊!”韩雪也是生怕自己的相公一怒之下家法处置了儿子,便附和时迁说道:“是啊!相公,天儿也是你看着长大的,肯定是由于某些要事耽搁了才会晚了些到的,你就不要生气了。”然后在其悄悄耳边说道:“小迁,也在这里,你就不要给自己的儿子一上来加以坏印象。”

陶源看时迁和韩雪都为自己这个不争气的儿子求情,也算是下得了台面了,于是便怒声地说道:“还不坐下就餐,站着杵在那里成何体统!”陶天自从时迁出声后,便忽略了父亲的雷霆之怒,一直在想这不是刚才那位大师的声音吗?直到父亲再怒喝了他一声,才回过神来,意味深长地看了时迁一眼后,便怯怯地坐下了,他毕竟还是怕这个从小都待他严格的父亲的。时迁轻轻地眨了一下眼睛,以示回应。

然后四人开始继续用餐,吃饭的时候一般是不允许交谈的,因为那样有失礼节,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于是待四人都用完餐后,坐在正厅的椅子上,陶源才开始给两人互相介绍。陶天,今年十八岁,比时迁大了两岁,所以按照礼节,他应叫陶天一声“大哥”。于是时迁就正式地叫陶天一声“大哥!”陶天也很开心有这样一位博学多才的弟弟,也很骚气地应了声“弟弟好!”

看着陶天那副得瑟的样子,时迁还没有动气,陶源便开始出言打击道:“陶天,你很得意是不是?我觉得你应该叫小迁为大哥,人家博览群书,见识长远,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你会什么?只会摆弄那些奇淫技巧,有什么用?我要是你,早就自我惭愧了,还好意思得意洋洋的样子。”陶天被父亲一顿劈头盖脸的打击,也是相当地不忿,刚想反驳他的观点,却被身边时迁按下了说道:“是陶叔叔谬赞了,我看小天大哥也十分聪明啊!”陶源也不好过于打击自己的儿子,那样自己的脸面也挂不住,便叹了一口气后,自己默默地喝起茶来。

陶源对自己的这个儿子也是十分喜爱的,因为他的脾气和秉性都和自己非常相似。但是,令他不解的是,这样的家境出身下,自己的儿子居然对商途和仕途都不感兴趣,却偏偏喜欢那些奇淫技巧——机关术、算术、风水……所以,陶源认为自己的儿子研究那些不是正业的东西,感到十分苦恼,最终多次劝说无效,也只能认命了。所以,陶源经常对自己儿子发怒的原因,归结起来就是鲁迅先生当年面对旧中国的那句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时迁却不那么认为,反而却觉得自己好像是幸运地找到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陶源觉得小迁应该可以让陶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在吩咐了自己的儿子不要“以大欺小”后便和韩雪回房去,让这两位年龄相仿的人好好聊聊。陶源的离去正中时迁的下怀,而陶源不知道自己这样一个举动,将给自己的儿子带来多大的影响,起码他是无法想象到,他的儿子将在一条他认为的不归路上创造了世人瞩目的辉煌。

陶天在陶源回房后,也是迫不及待地端着椅子在时迁旁边坐下,那急切的样子和热情的眼光看着时迁也是有点毛毛的感觉。陶天开口道:“迁弟,笑话也看够了,也是该告诉我是不是你刚才指点愚兄的吧!”时迁似笑非笑地说道:“是,会如何?不是,又如何?”陶天也是拿这家伙耍太极的套路没辙,便直接说道:“那我就当是了啊!我看迁弟对这些东西有所研究,不如我们一同钻研,争取做出些像样的东西来,让我父亲不要将我看扁。”时迁想着以后许多的工具还要一位助手帮助才能得以完成,便说道:“有机会一定会的,我相信大哥一定会被陶叔叔认可的。”

在想起小巧和小武还在自己的房中未就餐,便对陶天说道:“大哥,我想要你现在叫厨房做些饭菜送进我的房内,可以吗?”陶天疑惑地说:“迁弟还未吃饱吗?”时迁连忙解释说:“刚才吃得有些少,还不是很饱,麻烦大哥了。”陶天刚才吃饭时看着时迁也没吃多少,没有想那么多,说了一声“迁弟,客气了”之后,便吩咐一个下人去办了。

时迁知道自己暂时还不能改变他们这种尊卑的世俗观念,便只能先这样应付着陶天了。趁着有个年龄相仿的人可以说话,时迁便问了陶天一大堆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说,现在是什么年间啊?朝廷有没有海禁什么的啊?洛阳纸贵不贵啊?陶天以为这位弟弟经常闷在家中看书,有所不懂也是正常的,也就一一耐心地回答了他。

之前,时迁不方便向自己的长辈们开口的问题,终于现在得到了解答。现在是贞观七年,历史轨迹没有发生很大的偏离,所以现在的皇帝还是唐太宗李世民。另外的好消息是,现在的大唐没有海禁。时迁这才迷糊地想起,海禁是在明清才开始严格执行的,时迁心中便松了一口气。不过,海禁是为了打击反叛势力、海盗与走私,保障社会稳定才设有的,所以要想真正地阻止海禁,就必须让沿海的局势稳定,不至于引起社会的动荡。这样一来,解决的方法唯有加强海军的建设了,要让大唐有一支无敌水师,这样就不怕怕外面贼寇的骚扰,内部局势的动荡了。

这个时候,时迁意味深长地看了看眼前这位正向自己滔滔不绝介绍着当代情况的大哥。这一看让那个正在陶醉着演讲的陶天停了下来,感觉有一股凉意油然而起,便对时迁说道:“迁弟,你这么看着大哥!是不是十分膜拜大哥的口才啊!”时迁认真地道:“对呀!大哥真厉害,一定是将来的栋梁之才。”陶天也一本正经地说道:“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两人相视一笑,可不知谁才是真正的冤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