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梦迁大唐
37091700000021

第21章 故交陶源

此时,时迁一行人静静地站在陶氏商行的门前,时迁细细地打量起这个商行起来。奇妙的是,这个陶氏商行也犹如当初时迁见到萧氏商行般的布景和规模,真所谓是“故交”啊!时迁看到此时也快到正午了,也不再磨叽了。让运送货物的人在商行外等着,自己和小巧、小武先进去陶氏商行了。

陶氏商行还是运营的很不错的,现在来交易往来的人也有不少,当然比起如今的萧氏商行那是天壤之别了。但是时迁并没有轻视之意,因为他知道万座高楼从地起,四年前的萧氏商行也是如此的过来的。他带着小巧和小武走进商行的交易大厅,一位身体微微发福,但喜气十足的中年男子走过来想他们招呼道:“这位公子,你好,是要来谈生意吗?”时迁回答道:“对,一笔大生意。”身后的小巧和小武不知所措地看着公子,刚想开口提醒公子我们来的目的,便听见时迁接着道:“一笔人情生意,看,很大吧!”两人看着这搞怪的公子,也不知他想玩什么花样,只能任由他发话了。那个略微发福的中年男子并没有生气的样子,仍然和颜悦色地对时迁说道:“果然够大,那是关于谁的人情呢?”时迁正色道:“陶源叔叔的人情。”“有信物吗?”“这是家父的信。”接过信后,那位中年男子把时迁等人引到一旁的小房间里坐下,并交待时迁等人稍等片刻后,便急匆匆地离去了。

看着公子从搞怪到正经的变化,两人不得其解。时迁静静地坐着,对两人好奇的目光置若未见。时迁看着两人被好奇心折磨的样子也煞是有趣,待了一会儿,小巧和小武也快兴意阑珊时,时迁也不再卖关子了。淡淡地说道:“生意者,无论待何人,均要以礼相待,不急色于富贵,不轻视于贫贱。这才是从商待人之本,刚才我以不正经的态度对那位掌柜,那位掌柜没有气急败坏,反而以礼相待,这便是义父所经常挂在嘴边的从商原则,看来我们没有来错地方,这里确实是义父故交陶源叔叔所治理的商行。”小巧和小武两人才恍然大悟,原来公子是在试探啊!

“好一个不急色于富贵,不轻视于贫贱。看来你的父亲还是把你教导得不错的,时迁贤侄。”这时,时迁便看到了一位年约三十,为人高大,健壮却不失儒气、身着华贵的男子在一旁内门进来,后边还跟着刚才的那位略微发福的中年男子。时迁起身,微微躬身行礼,然后恭敬地说道:“粗浅之见,入不得陶源叔叔的法眼,陶源叔叔,谬赞了。”陶源细细打量着这位少年郎:英俊潇洒,器宇不凡,举止从容,待人亲切,毫无娇奢之气,果然不是萧才自己自吹自擂,他真的是捡到宝了。陶源摆了摆手:“都是自家人了,何必客气。”

幸亏萧才没有将这位“商业奇才”的身份在信中介绍给他的故交,要不然还不知道陶源会惊讶成什么样子呢!陶源早就从往来的书信中得知,萧氏商行已经成为幽州第一商业巨头了,自己无论出于与萧才的交情还是商行的发展,好好照顾时迁是很有必要的。

陶源对时迁说道:“我们先把商队安顿下来吧!”时迁点头示意,萧武便跟着刚刚那位掌柜出去打理商队的事务了。陶源示意时迁坐下稍等片刻,于是,两人就静静地坐在房间里,细品着一壶清茶。看着时迁流畅的品茶动作,便知道时迁也是一位懂茶之人。陶源不禁开口说道:“时迁贤侄也懂品茶?时迁谦虚地说道:“谈不上懂,就是义父要我有所涉猎而已。”陶源也有考究的意思,便开口问道:“何谓茶?”时迁侃侃而谈:“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中澹闲洁,韵高致静,谓之茶。”陶源十分喜欢时迁的回答,便迫不及待地问下一个问题:“品茶为何?”时迁这次简短地回答道:“为静,得雅志也。”陶源拍手叫好,说道:“后生可畏啊!要不是萧才抢先下手把你收为义子,我还真有点冲动,现在就收你为义子!”时迁知道陶源十分欣赏自己,便谦虚地说道:“陶源叔叔太高看时迁了!”随后陶源眼中闪过一丝黯然,用时迁都听不清的声音说道:“要是天儿也像时迁一般懂事该多好……”

时迁刚想问陶源说了什么,萧武和那位掌柜便将货物打点回来了。陶源将登记的货物检查好后,便将其给时迁过目,以视交易的公平。两人核对了货单后,陶源安排剩下的萧氏商行的伙计在陶氏商行休息一阵子,再回到幽州去后,便领着时迁坐上马车向陶府行去。时迁不放心萧武和萧巧两人,又知道现在唐朝的观念里是不允许下人和主子一同上马车的,便对陶源说:“陶源叔叔,能否让这位掌柜的领着我的两个贴身侍卫过来陶府?”陶源非常欣赏时迁,当然对他的小小要求不会说“不”了。于是,时迁先和陶源坐着马车离去,而萧巧和萧武则是在那位掌柜的带领下,走向了陶府。

马车在行了大约一刻钟的功夫便停了下来,时迁从马车上下来,便看见了一座大宅子。这座大宅子丝毫不亚于后来萧府扩建的宅子,时迁感到很奇怪,明明是类似规模的经营,为什么当初萧才就只有相比之下较小的院子?陶源看见小迁呆呆不动的样子,似是懂他的心事般开口道:“这是我祖传下来的宅子,怎样,时迁贤侄,够气派吧!”再次证明,绝对是故交,连嘚瑟的方式和语气都是如出一辙的。时迁只好表示出一脸憧憬的表情说道:“陶叔叔的宅子果然非同凡响!”陶源对时迁的马屁还是很受用的。两人也不再宅子外待着了,看门的下人把两人都接了进去。

走进陶府,时迁能明显地感觉到的是一股富贵之气。无论是摆设与装潢,都是上上、极佳之选。时迁想,这肯定是陶府祖辈都是大富大贵者,才有今天的富丽堂皇。这既是他们天生的优势,同时也是娇奢之气极易养成的环境,所以陶源叔叔也是不错的了,身上并没有娇奢之气,而且还算比较平易近人。这样的人从商,就算不大富大贵,亦可平安和乐一生。

而时迁所不知道的是,并不是陶源商业才能有限,而是金陵城内的商业环境鱼龙混杂。看似极为富贵的地方,却隐藏着各种行业不合法发展的黑幕。幽州比起金陵则要好的多了,这还要感谢幽州军事十分严格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