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梦迁大唐
37091700000017

第17章 商行改革

萧才和小迁两人细细地品味着清茶,倒也悠闲得很。不知何时,萧才把茶杯放在桌子上,正经地开口道:“迁儿,你的这种数字记账法,给我们记账带来了很大的帮助,现在再也不能一名十二岁的少年视你了,义父准备让你开始接手一些生意,你愿意吗?”小迁想到自己暴利的香水梦,便欣然应道:“一切听从义父安排。”萧才继续端起茶杯,继续品茗着。而小迁心中的香水梦却愈发清晰起来——现在他的年龄还太小,就算义父相信他,他在商行也无法让人信服,所以他要先在商行中建立起自己的威信,才能让自己有更多的话语权,然后对以后香水制造之路便会少去许多麻烦了。

接下来,小迁和萧才分享了一下他的现代管理的方式,萧才表面上一脸从容理解的样子,实际却暗暗心惊小迁口中的这么有层次和科学的管理方式。小迁以为把自己的思维传递给了萧才,要实行变革就是他自己的事了。萧才看着小迁那么有经验的样子,便把这个任务交给他了。小迁一副哭笑不得的样子,说到底还是自己作的因果。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事,需要一项一项地来进行递进式地改革。

自从说了让小迁开始接手一些生意,萧才确实把一些商行的权力给了小迁。虽然小迁有了权力,但是在商行也不见得有人愿意听从他的吩咐,更别说改革了。所以还是要做出业绩出来,才得以服众。小迁在萧才的安排下如愿以偿地开始管理账房,本来易天机就明白小迁的聪慧过人之处,所以便无条件地支持他开展工作。就这样,账房在数学“奇才”——小迁的调教下,处理账目以及记录货物的效率,大大提高,而且极少出错,这让商行生意蒸蒸日上,更让那些轻视小迁的人,也不得不恭敬地叫一声:“公子好!”

不自不觉,小迁来管理账房也有了一年的时间了,他所做的一切人们有目共睹。虽然刚开始账房里的助手有点难以接受这些新的字符,但是经过几个月的磨合,他们越用越觉得简单,直到今日便已离不开这些简单的计数方法来记账了。在小迁一年的管理账房中,账房从未出现过纰漏,反之,快速地账目处理,让商行交易的生意越接越多,在幽州城中也有了非常好的口碑。萧才非常满意小迁的表现,不仅把商行的账房打理得井井有条,而且还能博览群书。如此让人省心的孩子,真是世间罕见。

于是,萧才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开始敢让小迁进行曾经小迁自己说过的大刀阔斧的改革。小迁知道这一场改革急不来,需要一步步地让曾经的管理体制发生改变,才不会引起商行的动荡危机。小迁首先从人员的工资进行改革,以前固定的职位工资变成多劳多得的工薪制度,而且年底还会有分红大会,这让商行里的许多人变得努力工作起来,让商行一副生气勃勃的样子。

其次是对商行重新进行了部门的分工,分为记账部、后勤部、交易部、物流部和行政部,每个部都设有一个部长,部长是由每个部的部员先推选出来,再由萧才进行最终的考核得以确定的。当选的各部部长可以参与商行高层人员的决策会议,行使商行重大事情的决定权,这虽然有点分割了萧才的权力,但是萧才告诉小迁他支持这一做法,便如此执行了。这样子,一个小型的民主商行便出现了,这样让商行的各部连接紧密而分工有序,让商行的规模越做越大,原来的宅子已经不足以进行更多的物品交易了。于是,商行进行了扩建,后来又有了三家分行,在幽州城也名声鹊起。

最后,为了笼络住萧家商行的工作人员的人心,小迁又进行了保健制度和福利制度的完善。这些举措包括了平时的工伤、对贫困员工的接济、鼓励并资助工人的孩子求学,这一笔笔外面商人看起来赔本的支出,并没有使萧家商行走向破败,反而有了“仁义商行”名声和更加多人的信赖交易。

这些改革的措施,最终在小迁十六岁时都得以全部完善。也就是说,小迁用了四年的时间将萧氏商行做大做强,最终得以从幽州城中其它商行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成为幽州城的第一商行。幽州城中的人肯定不会知道,当年小小的萧家商行竟是在一位年仅十二岁的少年手中得以繁荣昌盛的。要是知晓,看来小迁的日子恐怕便不会安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