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人间有正道
3706700000279

第279章

练对刺、散打时,教他沉着、冷静,见招拆招,灵活运用所学的技能,不决限于套路。教他使用暗器,由大目标逐渐缩小到夜晚点燃的香头,由一丈距离逐渐加到十丈距离。练枪法,要他由射大目标、固定目标逐步练到射香头、活动靶子。在练武中,越是三伏天越练,越是三九天越练。不仅样样苦练,还要步步领悟。

在读书方面。先认字后朗读,先讲字义后讲句义。要在通篇理解的基础上,领悟主旨,体会精神。要写读书笔记,写出自己的领悟和见解。除写文章外还学写诗、词、歌、赋。除练书法外,还学吹笛、弹琴。

读书、学武,安排有序,两不相误。每日,闻鸡起舞,秉烛夜读。上午读书、写文章,下午练武、写字。

在为人方面。王不凡夫妇特别注重给汪子华讲如何做人处世的道理,讲善与恶的心态表现,讲立足之本,讲人生意义,讲扶弱济贫,讲礼貌,讲诚信,讲节操,讲为富不仁的丑恶,讲匡扶正义的美好。王不凡夫妇不仅讲,而且领汪子华去做。每旬,王不凡夫妇都领汪子华外出领略风俗人情。

有一次,三人驾马车去柳集。路上见到一个拾柴的老妪,背着一捆柴,和他们同向而行,弓腰移步,十分吃力。武秋月看着老妪,重重叹了一口气。十八岁的汪子华要求停车,跳下去,问老妪去向,帮老妪放下柴捆,扶老妪坐进马车,自己背起柴捆跟着马车走。到了老妪村庄,汪子华扶老妪下车,背着柴捆送老妪回家。

家里只有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在玩石子,见到老妪,扑上去撒娇地喊“奶奶!”老妪一把搂住他疼爱地说:“小宝真乖,看家不乱跑!奶奶中午给你做粑粑吃!”

“好,吃粑粑!”小男孩开心极了。他忽然看到了门外呆呆站着的汪子华,就跑出去问:“大哥哥,你有什么事吗?”

老妪连忙说:“快谢谢哥哥,是哥哥帮奶奶背着柴送奶奶回来的。”

“不用谢,不用谢。”汪子华转头问老妪,“请问奶奶,你家中午吃什么粑粑,小弟弟这样开心?”

老妪进屋用葫芦瓢在一口坛子里舀了半瓢麦麸子面给汪子华看,两眼涌起了泪水,伤心地说:“小哥哥呀,这麸子面在我家可是最好的食品哇!小宝父亲上山砍柴跌死后,小宝母亲改嫁了,我们奶孙俩就这么糊日子,奶奶六十岁了,能把小宝糊到十五六岁,奶奶就能放心闭上两眼了!”

汪子华什么也没说,掉头就跑,向武秋月要了两块银元,又一声不响跑进老妪家,将两块银元递给老妪说:“奶奶,你赶快买点米。过几天,我送银子给你。”说了就跑回马车,边流泪边将老妪奶孙俩情况说了一遍。

这一天,汪子华始终不说一句话。第二天午饭后,汪子华缠着武秋月送他去高城看看他娘。武秋月以为他想娘了,就同王不凡驾马车送他去贾德远家。汪子华趁着贾德远陪王不凡夫妇喝茶聊天的机会,把他母亲拽到房间,伤心地告诉了她小宝奶孙俩的生活状况,要求母亲给他一百块银元,他要每月资助小宝家两块银元。贾敬梅听得鼻子发酸,二话没说,用红绸布给他扎了一百块银元。

汪子华谢了母亲就同母亲来到客厅,恳求武秋月赶快回大王村,说今天下午还要练三节棍。贾德远和贾敬梅都批评他:“你王爷爷、武奶奶这么远送你回来看娘,也不请他俩吃一餐饭?”

武秋月笑笑说:“子华要赶回去练武是对的,我高兴还来不及呢,这比吃餐饭舒服得多!”贾敬梅望望比她高出一个头的儿子,无比感激地对王不凡夫妇说:“叔叔、婶婶,子华十四岁去了你们家,四年来学业大进,身强体壮,你俩又分文不收,侄女儿真不知如何报答二位长辈!”说着流起泪来。汪子华赶紧给母亲擦泪,王不凡夫妇笑着抬脚就走,慌得贾德远、贾敬梅连忙跟着相送到大门外。

此后,汪子华每两个月就向武秋月告两个小时假,悄悄给小宝家送五块银元。两次以后,武秋月不放心,同王不凡驾着马车远远跟着,看他一路长跑进了村,很快又跑出了村。他一见马车大吃一惊,武秋月叫他上了车,王不凡掉头往回赶。武秋月在车上问明了情况,埋怨他说:“你同我说,我和王爷爷会用车送你。再者,你可以一次性给老奶奶一百块银元,也省得你花时间送呀。”

汪子华说:“我想两个月送一次,来回长跑练练耐力,顺便看看小宝奶孙俩。最主要的是一次给那么多,我怕一旦被外人知道,他奶孙俩会不安全。”

武秋月内心高兴极了,只是说:“从下一次开始,我们一道驾车送。这一百块银元用完了,我拿钱,你别再向母亲要了。”

汪子华知道王不凡说出口的话是不会改变的,也就顺从地答应了。到小宝八岁那年,汪子华恳求王不凡夫妇将小宝接到大王村读书、习武,王不凡夫妇十分乐意地答应了。小宝进了大王村,汪子华像照顾亲弟弟一样照顾着他。

汪子华二十一岁那年,他在母亲身边过完正月十五,没等王不凡去接,就起个特早,不乘车,一路长跑回到大王村。他让人一眼看上去,完全是一个标准的青年了。

村上一个叫王小乐的青年,二十八岁了,还未娶上媳妇。他很有些武功,特别有把蛮力,喜欢拿人寻开心,搞恶作剧。他家住在村南路口,刚吃过早饭。

他端着一瓢牛尿准备送到路边粪窖去,见到汪子华来到身边,他和汪子华四目对视,口上同汪子华亲热地说着话,手里却将粪瓢一歪,牛尿泼到了汪子华的裤腿和鞋上,还说汪子华故意踢翻他的牛尿。汪子华平日听说过王小乐的德性,尽管一肚子火,但没有发作,只是说小乐自己不小心弄翻了牛尿,一边说,一边连连跺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