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人间有正道
3706700000268

第268章

第二天吃过早饭,王强陪同甄思李夫妇、李爱武夫妇各自骑马去蛇滩拜望了伍强夫妇、项小马夫妇、花崇武夫妇等人,受到了蛇滩几千人的热情款待。本想当晚回大王村,可伍强夫妇执意留他们在蛇滩逗留了三日。

第四日中午回到大王村。在王不凡家午宴一结束,赖晴莲就拽着武秋月、司秀悄悄来到王薇房里,当她俩面将自己脖子上戴的一个物件摘下来,细细的金项练下坠着一枚镶金边的半粒蚕豆大的心形祖母绿玉坠。亲手给王薇戴上,说:“这是外祖母给我母亲的,母亲给了我,现在给你了。”王薇红着脸道了谢。武秋月、司秀同声嘱咐她:好好珍爱它。赖晴莲同武秋月、司秀回到客厅喝茶叙话。王不凡向王强、司秀说:“明年春间,你俩送薇儿去广州成婚吧!”甄思李夫妇、甄思兰夫妇同时起身长揖作谢。

下午三点半钟,李爱武驾马车载着甄思李夫妇、甄思兰回到大肚汉饭店。晚间喝酒时,赖晴莲说明日向贾德远、贾敬梅辞行后,就买火车票去广州。李传根夫妇和马大文都劝说他俩在高城多玩几日,赖晴莲坚持要走,说不放心广州独大院。甄思兰说:“三哥、三嫂,你俩既然身在高城,那么高城大西门外周家村的王大铁、王大钢这弟兄俩就不可不见。”接着她将王家兄弟如何劝阻周家村青年参加周小利的黑队伍,如何说得周小利脱离贾一枫、贾云,如何说服周扣水协助李爱武夫妇南下亢州,夜杀贾一枫、贾云等等情况说了一遍。甄思李夫妇听后,都同意明日拜望王家兄弟。

第二天上午十点,李爱武夫妇、甄思李夫妇带上礼品去看望王大铁。王大铁兄弟俩大喜过望,一再说:“意想不到!”“愧不敢当!”当即命人沽酒买菜。李爱武又请王大钢派人去请周扣水,说明日中午在“湖上人家”二楼聚贤包间饮酒。

六个人在饮酒中谈到了周老三等六人在北大山死亡的事,王家兄弟俩说,都是老实人,可惜丧送在周小利手中。李爱武说:“我看周小利也并非是十恶不赦的人,只不过是非不明,愚忠报主的思想太严重,如今也不知他全家流落何方,生活如何?他也是受贾一枫、贾云所害呀!”甄思李说:“龙村青年太偏激,对周老三等人完全可以不杀,假以言辞,说透贾家之凶残暴戾,周老三等定会痛悔前非。决不致六户人家丧夫、失父!”说罢,大家皆唏嘘不已。

在聚贤包间,甄思李夫妇、李爱武夫妇、李传根夫妇、马大文、王大铁、王大钢、周扣水共十人。大家亲密无间,开怀畅饮。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周扣水突然举杯向甄思李夫妇、李爱武夫妇敬酒,无比惭愧地说:“我周扣水愚昧无知,听命于叔父周小利,积极与甄家英雄作对,还在周家村拉拢青年参加姜红的黑队伍,准备血洗龙村。我周扣水负罪在身,终身愧悔呀!”

甄、李都说:“周兄弟不必过于自责,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我们甄家永远感谢周兄全力协助我妹妹、妹夫去亢州除害!”周扣水说:“纵如甄英雄所言,亦难赎罪于万一!”接着他举杯向王家兄弟敬酒,感激地说:“我周扣水得罪了全周家村人,若非王家兄弟帮助我脱离困境,并为我全家选了处风景如画的安身之所,我和我的家人将死无葬身之地!此等大恩大德,周扣水没齿难忘!”

王大铁兄弟举杯还敬,谦虚地说:“世代乡邻,义不容辞,微薄之力,何足挂齿?”是日,人人皆无顾忌,酒喝得十分尽兴。酒足饭饱,喝茶之际,周扣水向王家兄弟说:“小弟再三考虑:我上次去亢州时曾给梅夫人说过,有事找我,我不在周家村,可找我堂兄周扣安。

亢州贾家说不定何时突然来找我为他効力,我无颜再回周家村,恳请王家二兄长,说服我嫡堂哥哥周扣安,随时准备与亢州贾家人周旋,并及时与二位联系,及时知会我,以便掌握他们的来意,好告知甄家作准备,减轻一些我的负罪感!”王家兄弟满口答应,并劝周扣水将他周家村的住屋打扫好,准备随时使用。甄家七人起身作谢。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日军始而进攻沈阳北大营,继而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从一九三二年起,中国共产党先后组织了由汉、满、朝鲜、蒙古、回等民族爱国志士参加的十多支抗日游击队,逐渐成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主力,发展为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同盟军等武装。“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广州华章武馆关闭前后,陆续有很多徒弟走上了革命道路。“九一八事变”后,华章武馆的花大平、杨广文、邓其仁、郎巴人、司大辉、刘希树、吴南湖等漂泊到巴中革命根据地,参加了红四方面军。而祁山羊、姜小棣、耿有奇、查能仙四人则混入了国民党军队。耿有奇、查能仙后来成为军统特务,残害进步人士。这是赖无忌、甄思李他们所始料不及的。但是,在国家如此严峻的形势下,饱经沧桑,太多顾虑的李小园、王占山、王不凡、赖无忌、甄思李等仍始终控制着龙村、大王村、独大院、华章武馆的青年男女,严令他们冷眼旁观,心安勿躁。亢州的梅晓丹、贾大昌由于多次血的教训,加以甄思李夫妇的警告,一时也按捺住复仇之心,不与外界接触,进入了冬眠时期。

然而梅晓丹所焦虑挂念的伍艳,却在北京积极活动起来。伍艳拉着比汪子华大两岁的贾雨从亢州上车辗转来到北京后,在娘家闭门教子,不与外人接触。但她内心复仇的火焰始终没有熄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