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侠,非道也
37049300000005

第5章 仰止

陈默上山已经两年多了,这两年间他学到了很多很多东西,百家思想只是其中一样而已。他学到的道法也是不少,他开始自以为学到了很多,但学到的越多越发现师父的深不可测。

实际上,他所学到了的不过是绝云子本事的一小小部分而已,而且自从绝云子下山后拿回的诸多书籍后,陈默经常与绝云子讨论书中的道理。当然,师徒二人所讨论的东西一定都是陈默听明白的道理,而后从这些道理中挑出疑问来进行讨论。

按绝云子的话来说就是所谓的论道。其实更多的时候则是绝云子给陈默讲解那些晦涩难懂的道理。

“古往今来,智者皆论道,愚人才争名。心明而存真,何必图虚名。修道之人,心守大道,身随诸缘,与争名之人相争则亦是争名之人。若心不明道,又何求大道。”这是绝云子所强调的重心。

绝云子会的东西很多很多,几乎世间每个方面都有所涉猎,不过也确实有他不擅长的方面。比如说厨艺。由于他并不需要饮食,所以他对口腹之欲一点也不感兴趣。

要说绝云子最擅长东西的就是“算术”,并不是简单的算学,也不是相对复杂的勾三股四弦必五,更不是什么高难度的代数,而是传说中的那种测神算预无常的术法,也就是民间所说的算命之术。

天地万物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命都自有其各自的定数与变数。算命之术只能算出一个人的定数,通常凡俗之人的定数几乎等同于命运,但总会有例外的,比如陈默遇到了绝云子。

命之数,命运,命数就是命运,这是一个复杂而深奥的概念。凡人所以不得作圣者,只因妄念相缠罢了。

定数与变数相加的和便是一个人的命运,定数乃天定之数,也就是天数,不可更改,也无从改变,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定数,天命不可违说的就是定数不可改变。

而变数确不仅极为难测,同样极难改变。为善为恶皆会更改变数,但有时也会因为善恶相抵,结果就是变数不变。变数也会因为遇到所谓贵人或某些变故而发生改变。

据说日行一善可以使变数发生改变,从而使命运向好的方向发展。但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

命数随着变数的改变而同样改变,所以命运其实是可以改变的,人的一生充满了变数的不确定性。但促使其改变的机会却十分渺茫。

有些说什么我命由我不由天,还有什么人定胜天之类的话,不过是自我安慰、自欺欺人罢了。天数已定,无从更改。有一句话说的不错:“人生就像蒲公英,自由自在,看似漫无目的,实则身不由己。”这才是人生最真实的写照吧。

但这并不能成为每个人不努力不上进的借口,也不是自暴自弃的理由,说什么既然命运已经确定,努不努力又有何用之类的消极话语。努力了总会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哪怕是一丝细微的改变。我们也要努力向前,如若不然岂不是白活一世。正所谓尽人事听天命。

关于命运之说,一本叫《了凡家训》的书中对其颇有见解,若能读懂,定能启迪人生。至于说能不能改变命运,只有天知道。

变数使生死交替,变数带给人生无限的生机和光明。变数为我们的人生开拓更宽广的空间,很多苦难都因变数而重新燃起无限的希望。

算命之术可以从《易经》中可以了解到些皮毛,而《皇极经世》中的《皇极数》对命数算得上是颇有见解。两部书皆是以八卦之数推人祸福吉凶,端是诡异莫测。而《易经》是八卦的进一步阐述,其中的思想更是深奥无比,这世上又有几人能真正的读懂《易经》,能真正读懂《易经》的人,恐怕只有这本书的作者吧!

学是学,会是会,这是两码事。学了也不一定会,能学会者大多是大智慧之人。算命之术在某些平凡人眼中几乎可以说是仙家道法,也有不少人将其当成封建迷信。但在真正的智者眼中其不过是一种复杂而精准的计算罢了。

但陈默却一点也没有学到,不是绝云子不教他,而是他不想学,他一点也不喜欢那些毫无情感的数与算,他更喜欢那些充满精神色彩的文字,那浩如烟海的文字之中散发着不一样的美,充斥着各种形形色色的思想,每种思想都散发着别样的魅力。在陈默看来世间最美的东西便是这博大精深的文字,每个字里都散发着先人的智慧。

绝云子也有些无奈,只不过徒弟不喜欢学,他也不好强求。便任由陈默读那些文学典籍。但他同样也给了陈默几个忠告,其中一条就是关于儒家的。绝云子告诉他,儒家思想虽然有可取之处,但却也很容易被其束缚住,使人变得虚伪,也就是所谓的伪君子。

儒者多是追名逐利之人,不逐利,必追名,名利必有一求,这便是一个儒者的标志,而假仁假义就是儒者虚伪的面目。所谓“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说的就是儒家的虚伪。从古至今,那些仕途中人都可以算得上是儒家弟子。又有几个人是仁义之辈。所谓水至清则无鱼,谁若是太清澈,鱼就没法生存了。

至于其他的忠告都不是太重要,绝云子也没有跟陈默细说。陈默也无需多问,有时也会经常独自钻研,绝云子与徒弟每天的日子都特别简单,二人都已经不需要吃饭了,要说做饭的话,也做不了了之,那口唯一的锅已经被陈默给弄炸了。那是因为他看书太入迷而锅却被火烧的时间太长给烤炸了,更不要说锅里烧的东西了。

陈默每日除了看书、论道、修炼道法外也没有别的事做。日子也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着。那些书也被他翻了个遍,要说他最喜欢的书就是《庄子》了,整部书分内篇、外篇和杂篇三部分,其中内篇为核心,每个故事寓言都颇具深意。其语言看似漫无边际,却皆有根基。外篇和杂篇似乎杂乱不堪但确是在内篇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世间万物之道。

据师父说,在魏晋立国之初,因两汉的灭亡而濒临崩溃的儒家伪君子,为维持其曾经辉煌的地位,不仅恶意篡改道家典籍,破坏其语句顺序,对道家思想造成了严重的创伤,原本清晰明了的人生随笔,将其变成了晦涩难懂的神秘学说,而且还在字句中偷偷参杂进儒家的一些极端的腐朽的思想,扭曲了道家正统学派的思想,其行为之恶劣难以用言辞形容,对中华传承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

不过由于道家遵从的无为而治,所以并未太在意此事,便放任其随波逐流,所以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庄子原有五十二篇,现今只剩三十三篇,主张返归真性,真性自然,同时抨击儒家,指斥儒家观点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老庄学派不主张满口大慈悲、大智慧、大觉悟的假道德,认为这些大慈悲、大智慧、大觉悟不过是愚弄人的幌子。要德行合一,以己推人,自化,人人化则天下化。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的思想学派。

除了《庄子》一书,再没有一本书可以让陈默找到手不释卷的感觉,但却有一个人深入他的内心,那个人的理想的伟大甚至会让人觉得世界是如此肮脏。那个人就是昔日两大显学中墨学的创始人墨子————墨翟。

不说墨子的学派思想,单说他的为人,因为陈默并不是太看中墨子的远大理想和高深的思想,令他感到敬佩甚至是崇拜的是墨子那颗为了天下苍生可以奋不顾身、一往无前的兼爱之心。

墨子才是一名真正的侠之大者,一个真正的大侠所做的不是所谓的为国为民,而是为了天下苍生,甚至是天底下所有的生灵。

社会的发展通常是由社会的上层人物所引导的,而墨子思想的重心墨子一心为苍生可是却得不到支持,因为他的学术都是和当时社会中上层人士的意志所背道而驰的。

墨子的遗憾应该是没有一个真正可以完整继承他志向的弟子,正因为墨子的门人中没有一个出类拔萃的,才致使墨学在战国时期走向了崩溃的同时而分裂为三派。

墨子有着思想家独特智慧和科学家特殊素质以及明星家个人魅力的墨子,究竟是个什么形象的人。

墨子曾阻止鲁阳文君攻郑,说服公输般而止楚攻宋。楚惠王打算以书社封墨子,越王也打算以吴之地方五百里以封墨子,但墨子都没有接受。其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陈默对于墨子这个人打心眼里尊敬,他对墨子的尊敬绝对算得上是高山仰止,心里同时也在想着有朝一日可以使墨子的理想在这个世界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