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与孩子一起成长
3699700000023

第23章 常识输导:智慧这样送给孩子(3)

只有领略竞争态势,才会激发强大活力;只有形成竞争,才会增强人的斗志;只有有了竞争,才会推动社会发展。没有竞争,就会使团队死水一潭,就会使人意志消沉,就会使社会停滞不前。

用美国哈佛大学政府与企业关系学教授罗杰?波特的观点来讲,竞争是件好事情,但一定要是健康的竞争,而不是那种低级的竞争,否则就会走向反面。什么是健康的竞争呢?就是当孩子面对竞争时,给他的感觉是一种兴奋,是一种达到更高要求的喜悦,是达成更远目标的冲动,绝不是给人以紧张的情绪和恐惧。否则,这种竞争就是不健康的,直接的是不利于和谐建设,间接的是有损人际互动,比如像美国竞选总统、州长,就是一种健康的竞争,班级里竞选班长等等也是健康的竞争,因为对于竞争者而言,竞争的时候是对手,但竞争结束后就该是朋友。

竞争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说得比较夸张一点,竞争已经成为人生存的第一要素,因为现在什么情况下都要竞争,你想上好点的幼儿园,面对众多的入园者,你要参与竞争;你小学毕业想要到所好点的学校,你得拿出好点的成绩来竞争;你大学毕业了,想要找个生存必需的好工作,也得面临数以百倍的竞争者去抢饭碗;你找到工作岗位后,面对激烈而残酷的环境,你也得有竞争意识,才能守住属于自己的奶酪……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从小就应鼓励其学会竞争并积极地去参与竞争。

就像前面所说的一样,要孩子参与竞争,但一定要让孩子理解竞争,帮助他认识竞争,并懂得什么事是可以通过竞争获得的,哪些事是不能去参与竞争的。换句话来讲,就是要考虑竞争带来的效果,是正面的就积极地参与,如果会产生负作用的话,就不要盲动了,而要懂得放弃竞争。因为竞争的目的是为减轻思想压力,获得精神上的跳跃和提振,假如参与竞争反倒增添烦恼的话,那你何必要去自寻烦恼呢?

比如说在发挥自己特长方面,就要大胆坚持,敢于与他人赛跑,而不必担心结果等等;又如为了物质利益的竞争,就要懂得适度甚至尽量回避,因为物质财富的获取,不应该通过直接的竞争获取,而是要通过自身的奋斗来实现,诸如创办公司、开拓产业等等。换一句话来讲,就是要多参与积极健康的竞争活动,才能使孩子在活动中享受快乐、增长见识、收获真谛,并有利于在人生的道路上实现更高更远的目标。

我在家庭教育实施过程中,十分注重这方面的引导,比如在竞选班干部时,我会鼓励孩子去参与竞争,并会从细节上入手,帮助孩子整理情绪、轻装上阵,同时会为其好好表现支招,努力使其获得广泛的支持,还有就是可以分享到孩子参与竞争的快乐;又如在学习技能过程中,我也会鼓励孩子去竞争,就说前次孩子参加围棋升段比赛,每到新一轮比赛开始时,我便会给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告诉他不要管对方如何,只管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输了就总结得失,为下一局寻求方法,赢了就要保持状态,并灵活运用技战技法,从而取得最后的胜利;在生活方面,我又会告诉孩子,不要与人晒“超哥”,而要重塑内在的美,秉持朴素的生活态度,因为你不在知识富有上努力,自身发展也难有进步,犹如我常常告诫孩子一样,“时间在哪里财富就在哪里。”比得穿衣吃饭了,哪有时间去搞好素养提升。

总而言之,孩子懂得竞争,也有一定的竞争意识。但我仍旧时常告诫孩子,竞争绝不是争强,也不是伤害对方,而是为了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才能。只有这样,我们在未来的创业中才能获得力量,并为事业的成功赢来良机。

智慧点经:只要是不存在恶意伤害的竞争,就要积极去面对和参与,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存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时间是这样利用起来的

时间是构成生命的基础材料,时间也是生命写真的基本单元。人能不能把生命延展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关键在于对时间的利用和把握。而所有的时间都是自己创造的。

孩子贪玩本是天性,但玩得缺少了时间概念,也会物极必反。因此我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多是比较重视培养时间观念的,比如奶奶刚刚接他的时候,儿子在奶奶家做完作业后,多是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看电视,大把的时间白白地浪费掉。于是,我便给儿子下了硬任务,每天做完作业后,首先要认真检查一遍,然后就是阅读课外书籍,并要在我接他的时候给我讲解,因此孩子学到了很多课外小常识。

尽管如此,孩子只是把读课外书当成了任务完成,并没有在思想上增强时间观念,很多时候给他提出学习任务时,都要讲讲价钱,甚至于提出相反的意见,认为我们给他的学习任务过重了,使其没有一定的休息时间。这个问题,涉及到度的东西,说不清楚道不明白,因此我只有以行动做表率,比如晚上的时候,我就会坐在床上看看书,然后提醒孩子也看下书,并给他讲,我都过了不惑之年,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可读书并没有间断过。儿子就会说,我不是也在看吗,但心里还是不服气,以为我是在做做样子。倒是有一次,孩子是心悦诚服了,没有半点辩解的言语。

那是一个周五的下午,我将他从奶奶家接回来,妻子便叫我即刻送其到棋院学习,我看时间还早,便打开电视看了下经济新闻,然后书写了一张毛笔字。而孩子什么也没有做,在这十几分钟里,他就在客厅里转悠了一下。等他坐上车,我便问他,你刚刚做了什么啊?明知故问,他也深知其意,一脸难堪地说,只有这么点时间,我能做什么呢?语气里仍旧有点反叛的意识。于是我便告诉他,在这短短的十多分钟里,爸爸看了经济新闻,了解了国家大事,同时还练习了毛笔字。我们两个比较一下,你十分钟什么都没做,我十分钟做了两件事,就等于我比你多拥有了十分钟。然后又告诉他,时间就是这样利用起来的,如果你不珍惜时间,再多时间也会悄悄溜走的,因为你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干出有用的事。

儿子听了后,心悦诚服,也懂得了利用时间的方法,因此没有和我理论半点,于是我又进一步告诉他,孔子曾经说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话的意思就是要我们知道,时间就像流水一样,一去就不会复返了。因此我们要在生活中活出价值,就应该首先从珍惜时间做起,把属于自己的青春时光利用好。

智慧点经:要珍惜大好时光,善于整合被课业分解了的时间方格,才能使我们的时间更充裕,并能在同样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

管理不是为了罚款

有一天,我参加完同学宴请回来,儿子问及席间情况,我说叔叔们干得不错,他们的企业生意红火,而且事业有成。我告诉孩子,是希望激励孩子学习,将来创业有成就。

没曾想到,儿子给了我这样一句话,让我忍不住笑了起来。爸爸,他们不是成天都在罚钱吗?我以为儿子说的是发钱,我说哪有那么多钱来发。孩子说,不是啊,比如员工不小心打烂东西了,当老板的不罚员工的款吗?哦,那是的,除了罚款外,还要发什么啊?这是我教育孩子一贯的做法,要循循善诱地引导孩子认识问题,孩子继续告诉我们,还有迟到了什么的也要罚钱啊。

我看儿子思维上已经进入了“罚”的状态之中,或许就是其当纪律总管的职业病吧,这些经历带给了他管理的思维和逻辑,就是要处罚。但我没有直接否定他的观点,因为其观点是没有错的,只是思维的方式狭窄了,没有树立起立体的认识观。于是,我便告诉儿子,当然这是要罚的啊,老板管理团队一定要有纪律,不然团队就会一盘散沙,慢慢地就会失去战斗力。但作为管理者,其核心绝不是为了罚职工的钱,这个只是管理的手段,绝不是管理的目的。

管理追求的真正目的,该是怎么样给员工创造福利,优化环境,打开成长空间,才能使员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并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要孩子一定记住,假如将来创办公司的话,决不能有罚钱为主的思想,而是要有发钱的观念。唯有如此,才能把人才凝聚起来,使你的创业取得成功。因为企业领袖就是要整合人力资源创造财富,然后将财富分给职员,使创造成果实现共享,员工又会为他创造更大的财富,由此才能形成良性互动格局。

儿子听了我的解释后,会心地笑了笑,笑得特别天真,但也笑得特别难堪,因为他从心底深处知道了自己这个纪律总管的管理思维偏了向。

看到儿子的笑容,我也发自内心地高兴起来,因为我觉得,孩子在和我的交流互动中,一定学到了些许有益的东西,掌握了一些有用的管理知识,将来在创业的道路上会少走很多的弯路。

智慧点经:管理是件难事情,管不好得不到认同,理不清不能凝聚力量,唯有懂得激励之道的管理,才能管而不死、活而不乱,这也是我们在管理上所要追求的境界。

问题都是被逼出来的

前不久参加青少年宫的亲子教育讲座,主讲者是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其对亲子教育的体会是深刻的,听了她的《解密亲子互动的密码》后,特别是关于题海战术逼出问题的故事,使我深受教育和启迪。

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她闺密的一个儿子,平时特别能干,不仅懂得为人处事的礼节,而且学习成绩也特别优秀。但这些成果的取得,与父母的帮助教育休戚相关,因为他们专门为孩子准备了一套黄岗练习卷,要求孩子每天都要做。她的朋友过三八节,白天没有时间管孩子,只得任由孩子做什么,晚上回来检查作业时,竟然发现了个大问题,把她气得没法说,狠狠地教训了孩子一通。

原来是这样的,当天孩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很多,加之母亲出去过节了,小子心想我也可以轻松下,便忘记了做母亲布置的作业,晚上回来发现后,便将3月7日的作业改了时间交给母亲看,哪知其母亲心细,一下子发现了破绽。问题说小也小说大也大,当时其母亲就放大了处理,认为涉及到孩子的诚实问题,因此狠狠地教训了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