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幻神的手表
3675600000052

第52章 056.有点想法

第一条路应该没有没什么扩展的余地了,就算把自己吸干,能涨到0.04%也就顶天了,离充满可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呢。

可是第二条路好像也不太现实。上次自己无意中汲取了差不多几千万的电能,烧掉了道里半个区的电网,好像也就涨了0.2%。这样算来,要想把它充满至少要几百个亿的电能。

除非自己建个发电站,否则,就算自己买得起,也买不来这么电啊。整个京北一年的用电量可能也就这个数字吧。

看来只能走第三条路了。

劳力士的图书馆里有一本书叫《晶体电池技术入门与提高》。这本书里记载了一种叫做晶体能源块的东西。那东西是利用外太空的一种极为稀少的晶体制成,可以宇宙射线,转化成高浓度的能量。

这种晶体电池技术在外星科技被广泛运用于机器人、无人机及一些宇宙飞船等各项领域,甚至一些被研制成晶体武器,应用于军事领域,以及工业城市的能源供应等等。据记载,那种工业级晶体能源块,只要香皂大小的,就相当于几千万度的电能了,足够一个中型城市一个月左右的能源消耗。

劳力士原本也是用这种东西充能。只是不知道后来为什么也可以吸引生物体的能源和电能了。

那本《晶体电池技术入门》,虽然只是简单的介绍了晶体电池的基本原理,讲的也不太深,对工业级晶体能源块的制作只字未提,但在最后一篇中居然提及一些低容量的民用晶体电池的制作方法。

这种低容量的晶体电池虽然使用的是宇宙中极为常见的硅原子制成,但容量也是相当惊人的。一块砖头大小的晶体电池,就比你一桶石油跑的远了。而且晶体电池还无尾气,无污染,绝对节能环保型的。

只是因为这个晶体电池技术还是有点危险性的,所以,得找个偏僻一些的地方,最好像南极极地,北极冰川这样的地方。建个地下基地,神不知、鬼不觉,万一不小心暴炸了,全当海啸了。

只是建地下基地的工程量似乎大了一些,必需造一些工程机器人才行。

关于机器人的制作方面,劳力士里倒是有充足的资料,什么医疗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工程机器人,甚至陆战机器人的原理和图纸都很详细。

上次自己建造的自动驾驶机器人用的一些图纸和技术就是从中摘取的。

回到京北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阿平又给自己寝室的几个兄弟发了个短信,要是老师点名,让他们给罩着点,然后就打车回到了公寓。

将旅行包扔到沙发上,阿平就打开了电脑,手指噼哩啪啦地敲打着,很快就将一个工业机器人的模型图输入到电脑中,然后点击了执行。

沉寂许久的机械手臂开始有条不紊地运行着,沉闷的屋子里立即蓝光闪闪,发产生一些呛人的气味。由中间控制系统操控的空气净化系统立即启动,换掉了屋内的废气。

按照这个机械手臂的速度,要制造一个机器人,大概需要三十个小时左右。如果有三到四个这样的机械手臂,速度应该可以快很多。

于是,阿平又建了一个新的模型,将机械手臂的数字模型输入了进去,并根据自己的分析,进行了适当的修改。然后取消了机器的制造,优先制造机械手臂。

机械手臂的制作可比制造机器人要简单的多了,大概两个多小时,就可以制造完毕。虽然厂家就其中的关键技术芯片做了加密处理。但阿平只要将手放在芯片上面,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其中的电气加密原理,并轻易地将其破解。

接近停晚的时候,已经有一个机械手臂制造了出来,阿平将其中的微电脑系统进行了一些改动,虽然性能没什么明显的变化,但部件已经简化了很多。阿平本来打算将那个苹果电脑拆掉,做成机械手臂的微电脑系统的,但想来想去,还是没舍得拆。

怎么说也是苹果刚刚研发出来的,市面上还没有卖的,样式也挺漂亮的,正好可以送给李颖,她肯定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