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围棋世家
3675400000054

第54章 大战孔杰(孔捷)

在一个离棋院不远的咖啡厅里,萧燕南和《北京晚报》的记者张涛对面而坐,黄崇伟在萧燕南的旁边作陪。萧燕南从“张涛”这个名字上来判断,原本以为《晚报》的记者是个男的,见面一看竟然也是一位美女,萧燕南很奇怪为什么报社总是派美女记者出场?难道是为了公关吗?萧燕南刚到上海时,对于记者拿照相机对着自己上上下下不停地拍照感到很不自然,而现在经历得多了,萧燕南也慢慢地适应了这一套,尽管面对的是美女记者,萧燕南还是很放松地接受着采访。因为主办者交给报社的任务是要在比赛前连续三天对萧燕南进行专题报道,所以,今天的采访张涛的任务很重,需要大量的新闻以便于整理,最后还要分成三部分。不过从提出的问题来看,张涛事先准备得很充分,而且还有黄崇伟的成分在里面,比如:

“听说你跟中国棋院林涛八段的妹妹关系很好?”

“一定是我这位大哥把我给出卖了!”想到这里,萧燕南不自觉地看了黄崇伟一眼,而黄崇伟则是一脸人畜无害的样子,正悠闲地喝着咖啡。

“算你这个大哥还算能把握住分寸,没有把我跟小丫头的“三年之约”给透露出去,否则……哼!”在亲密朋友面前,萧燕南并没有太避讳自己跟小丫头之间的具体关系,因为萧燕南也是真的喜欢她,真心实意地要娶小丫头为妻。但萧燕南觉得这件事不适合上报纸,毕竟小丫头现在还小,报道出来后或许对小丫头会产生不良影响。

其实张涛的采访准备中,确实有不少地方是黄崇伟提供的信息。但萧燕南跟小丫头的关系这方面,黄崇伟是真的没有跟张涛透露,以黄崇伟那么精明的人这点分寸还是有的。但他和萧燕南都忽略了记者同志那“超强的想象力”了:从黄崇伟那儿得知“萧燕南跟中国棋院的林涛八段在一起住着,而林涛的妹妹也在。”的消息,张大记者就开始了思维加工了:萧燕南跟林涛不沾亲带故的,为什么要跟他住在一起?单从林涛跟萧燕南的关系上是说不通的。林涛的妹妹也在?哦,那就对了,一定是萧燕南跟林涛的妹妹在谈恋爱,林涛因为这层关系才跟萧燕南住在一起的。

呵呵,不得不佩服这些记者们超常的想象力。

这边萧燕南忙着接受记者采访,棋院那边也正在为出场棋手名单而发愁呢。陈祖德院长正在跟秘书长华以刚研究这件事:

“老陈,人家的意图很明显,就是看上了萧燕南的新闻效应才举办的这个邀请赛,我们职业棋手只不过是个陪衬罢了。你说这六个参赛棋手我们怎么派?”

“是啊,这个我也看出来了,不过我奇怪的是这个萧燕南到底是什么来头?这一周来我在外面开会,对这里最近发生的事不是太了解,这个人很厉害吗?竟然要我们职业棋手来给他做陪衬?以刚,你对他了解吗?”

“我也是昨天刚回来,听说确实很厉害,马晓还特批他可以随时在棋院训练呢,这一阶段你不在家,我估计马晓回头会跟你说这个事的。”

“哦?有这事?能被马晓那种性格的人看得上眼可真是不容易啊。以刚,打电话到训练室找个棋手来问问吧。”

巧的是,来的正是林涛,对于两位棋院老大所关心的问题,林涛丝毫没有隐瞒,把萧燕南跟古大力、常家豪的网络对局,以及跟自己和罗琼生的一对二的对局情况都向两位老大做了汇报。林涛这家伙其实鬼着呢,除了因为领导的问话不能不答外,林涛还盼望能有奇迹发生:两位老大会不会因为我妹夫棋艺高超而特批为职业棋手呢?尽管知道希望渺茫,但林涛还是抱着一丝幻想。

“哈哈哈哈,以刚,既然这个萧燕南棋力这么强,那我们也别操这个心了,等马晓明天回来以后让他统计一下:周六和周日两天都没有比赛的棋手去参加这个邀请赛,如果人数超过了六个,那就按等级分来卡,等级分靠前的上。另外再安排一些工作人员和做大盘讲解的棋手,这些都让马晓去安排吧。你看行吗?”等林涛离开后,陈院长如释重负地说。

自从棋院在比赛和约上签了字以后,这三天来,“世普”公司上上下下都在为“邀请赛”忙碌着,其中最忙的还要数韩丽娜。不过总算是忙得差不多了:《北京晚报》连续三天的报道果然将萧燕南的人气指数提到极至,也同步达到宣传“世普”的目的;比赛场地也布置得差不多了;昨天棋院终于传来了参赛棋手名单:周鹤阳九段、孔捷八段、林涛八段、丁炜八段、邱竣七段和彭全六段。随名单而来的传真中,棋院对名单特别做了解释:鉴于贵公司此次比赛的宗旨,我们棋院没有派低段位的棋手参赛,其他一些一线棋手如常家豪、古大力等人均有比赛无法参加,望贵公司谅解……。

看到这份名单,公司各主管心里又有些打鼓了:这份名单里没有一个是弱手,这个陈院长还真是实在啊,果然派来了活跃在一线的国内一流强手。这几天将萧燕南宣传得好像天下无敌似的,万一在第一轮就被淘汰了,媒体和棋迷会怎么看公司?可别到头来没有达到宣传公司的效果反倒落了个“大忽悠”的恶名。李总对此也有些担心,但事已至此,担心也没有用了。“下面就看今天晚上的抽签了。”这是李总和今天到会所有人的心声。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在这些参赛的棋手当中,要说目前实力最强的就算是孔捷八段了,他跟古大力之间也是胜负差不多。晚上的抽签仪式之前,众人心里最怕萧燕南跟孔捷在第一轮相遇。当抽签结果出来以后,李总和公司主管们哭的心都有了:萧燕南对阵孔捷八段。不但是这个,还有分组情况:这个小组除了箫燕南和孔捷之外,另两位棋手是周鹤阳九段和孙益国7段,就是说箫燕南即使第一轮赢了孔捷,在第二轮将没有什么悬念地要对阵周鹤阳九段了。“这孩子的命咋这么苦呢?”现在公司高层领导只有暗暗地祈祷箫燕南能够挺过来。

晚上回到家里,当小丫头听说箫燕南对阵孔捷八段以后,就暗自为箫燕南担心。林涛那家伙没心没肺,满不在乎地说:老大,我相信你。那么箫燕南自己又怎么看自己的对手呢?不好说,恐怕是一场恶战吧。箫燕南还真是估计对了。

周六上午八点半,萧燕南跟棋院众参赛棋手,在秘书长华以刚和主教练马晓的带领下奔赴“世普”公司参加比赛,有哥哥和箫燕南的比赛,小丫头自然是要来观看学习的。面对公司组织的过分热情的欢迎仪式、面对众多记者的镜头,箫燕南跟这些职业棋手丝毫没有受到影响,现在大家心中只有比赛。

孔捷跟箫燕南认识得比较早,后来箫燕南又跟棋院国手一起集训了一段时间,所以大家之间已经很熟了,平时两个人也总开玩笑。现在作为对手对面而坐,箫燕南多少有些别扭,反观孔捷,自从坐下以后,就一句话也不说,英俊的面孔一脸严肃。九点钟,比赛正式开始,孔捷深吸了一口气,从棋盒里抓出一大把棋子请箫燕南猜单双。箫燕南猜错,孔捷持黑先行。

双目死死地盯着棋盘足有十秒钟,孔捷才轻轻地在棋盘的右上角小目位置落下第一颗子。马晓作为今天比赛的总裁判长,其实是无所事事,这儿转转,那儿看看,当然了,看得更多的是萧燕南跟孔捷的对局。今天担任大盘讲解的是华以刚和美女唐丽搭档,讲解的对局不用说,自然是箫燕南和孔捷的对局了。因为今天的比赛要上下午各赛一轮,所以采用的是快棋的方式:每方三十分钟保留时间,用完以后每人只有三次一分钟读秒机会,超时判负。由于是快棋,比赛进程较快,现在已经进入到中盘阶段,双方形势还是不明:实空差不多,棋的厚薄也差不多。之所以走成这样,是因为在布局阶段双方都很谨慎,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大的战斗,由此也可以看出两个人对这场比赛的重视程度。借用“铁嘴”华以刚的话说,这是一场两个人都不能输的比赛,两个人对此都很清楚。

现在如果平稳过渡到收官,箫燕南没有绝对的把握击败孔捷,要知道孔捷的官子也是一绝,所以靠拼官子来决定胜负的棋当然是孔捷所希望的。“不能再这么平淡地往下进行了。”打定主意,箫燕南毫不犹豫地将一颗白子投入到黑的大空中——打破实空平衡。“哈哈,终于动手了,小唐,你算一算这里的变化。”担任讲解的华以刚看到这步棋有些兴奋,过于平淡的对局不但观战的棋迷感到乏味,就是讲棋者也会感到乏味的,这就跟讲故事一样,都愿意听,也愿意讲精彩的故事。

孔捷岂是等闲之辈?岂能害怕对手的挑衅?自出道以来什么对手没有经历过?什么棋局没有见过?何况本身又具备强大的战斗力。在白子投入黑空的一瞬间,孔捷眼睛陡地一亮,本能地将腰挺得更直了,死死地盯着白子周围进行着计算:第一感是从外面镇住白棋,放任白棋在自己的空里折腾,经过计算,孔捷遗憾地发现这里白棋有很隐蔽的活棋手段。“或许对手没有发现这个手段?”这个想法在孔捷的脑海里一闪就被孔捷马上给否决了。孔捷对箫燕南太了解了,可以这么说:自己算不准的棋,箫燕南或许也算不准,但自己能够看到的棋,箫燕南一定看得到,而且很可能比自己看得更远。所以孔捷不敢这么早就在这里冒险。那么在空中逼一手不让白棋就地做活呢?那样的话,白棋将很愉快地一跳就溜之大吉。思来想去没有什么好的对策,孔捷干脆脱先。这就是所谓的“走不好的棋先不走。”孔捷下面的一手很有意思:打入白空。“你破我的,我就不会破你的?”

孔捷的这一手棋出乎许多人的意料,华以刚针对箫燕南刚才那一步棋给观战的业余棋手搞了个“下一手有奖竞猜”活动,结果没有一个人猜对,就连两位讲解者也没有猜对。事实上,箫燕南也没有猜到孔捷的这一步棋,自己刚才那步棋让对手难受,孔捷的这步打入也同样让自己难受。箫燕南的计算思路跟孔捷一样,也是首先计算将黑棋罩在里面以后的走法,“黑棋先手活棋。”这是箫燕南经过计算得出的结论。其实让黑棋先手活棋也没有什么,下一步黑棋将很可能回过头来对刚才那步白棋进攻,那白棋也可以先手活棋,这样双方就算扯平了。想到这里,箫燕南准备“罩住”黑棋,为了保险起见,箫燕南对这里的变化又计算了一遍,“等一等,还有这个手段吗?黑棋竟然要后手活,如果这样就好了,白可以腾出手来把那个白子处理好。最后确定了一下那个漏算的手段,箫燕南再没有什么犹豫的了,“镇住”。当箫燕南把那个使黑棋由先手活变成后手活的手段后,孔捷抬手就给自己一个嘴巴,把箫燕南吓了一跳。

“哎呀,看来孔捷没有算到这步棋啊。”华以刚有些担心的跟唐丽说。

“黑先手活变成了后手活,白就可以先手处理事先打入的那颗白子,这不就相当于白在黑空中连走两手吗?这样看,这场战役黑棋要亏一些吧?”唐丽似乎有些高兴地问华以刚。

要说孔捷的搅局功夫不是一般地强,韩国有个棋手叫宋泰昆,搅局功夫绝对一流,中国棋手在面对他时,常常痛失好局,中国棋迷愤恨之余,送给他一个外号“宋棍子”。孔捷接下来的几手棋即使比不上“宋棍子”也差不多少,几下子就将棋局给搞乱了,。

“要乱战?这个我喜欢。”箫燕南正好一展所长:充分发挥超强的计算力。乱战的结果是孔捷始终不能将前面的损失给扳回来,还在一个局部又亏了。当大官子结束时,孔捷的黑棋已经落后不少了,又走了几十步官子,看到实在没有什么机会,孔捷中盘认输。

箫燕南暗暗松了口气:终于结束了。

看到孔捷停钟认输,一直在关注棋局的李总等公司主管终于长出了一口气:终于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