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围棋世家
3675400000039

第39章 兄弟分别

第二天一早,萧燕南就“逃”了出来。昨天晚上的“灯泡”当的太难受了,虽然萧燕南没有经历过男女间那种事,但久别胜新婚的道理还是懂的。尽管黄崇伟跟妻子已经尽力控制,但在另一间卧室里的萧燕南还是能够隐隐约约听到些声音,搞得血气方刚的他一宿都没怎么睡好。

吃了点早餐,萧燕南来到附近的公园,这是萧燕南第一次来公园,前期自己忙于比赛、备战,整天搞得很疲劳,就一直没有时间过来。公园里早晨锻炼的人不少,萧燕南也决定活动一下,已经好长时间没有活动筋骨了。简单做了做热身准备,萧燕南打了一套自己最拿手的少北拳。长时间没有练习,萧燕南第一遍打得不是很流畅,停下来琢磨了一会儿,萧燕南又打了一遍,这一次萧燕南自我感觉好了很多,等到第三遍时,萧燕南已经完全沉浸到这套拳法之中,这时边上已经聚集了好几个晨练的人,萧燕南也没有在意,只想打完这一遍就离开。萧燕南刚做完收拳动作,边上就响起了掌声,搞得萧燕南直不好意思,向大家抱了抱拳就要离开,这时,一位50岁左右的老人冲着萧燕南抱了抱拳问道:

“小伙子,我每天都在这里锻炼,怎么从来没有看到过你?”

“老师傅,我来上海时间不长,今天是第一次到这里来锻炼的。”萧燕南也抱了抱拳回答说。

“哦,介绍一下吧,我姓孔,叫孔宪章,是“会友武馆”的馆长,有没有兴趣去看看?”

萧燕南正想利用这几天时间去武馆转转,所以就爽快地答应了,并报上自己的姓名。

武馆离公园不是很远,萧燕南跟孔馆长步行十多分钟就到了,老远就听到里面的吆喝声。走进大门,有十多个人在场地上练武。萧燕南打量了一下,武馆面积不小,这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来说,是很少见的。也许看出了萧燕南的疑惑,孔馆长解释说:这个武馆从自己的爷爷辈就开始经营了,随着不断发展壮大才有今天的规模。正说着话,一个精壮的小伙子迎了上来:

“爹,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早?这位是?”

“呵呵,英杰,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在公园认识的小哥,叫萧燕南,拳法很是精湛,一会儿让小萧给指点指点。”

“哈哈,那可太好了,爹,我们现在就开始吧。”接着,小伙子转向练武场上众人吩咐道:

“你们几个分开进行套路演练,你们几个两人一组进行对练,让这位师傅给指点指点,现在开始。”

在这十几个人演练过程中,萧燕南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孔老师傅一门主要以长拳为主,拳法大开大合,很有气势。大约四五分钟后,孔馆长问道:

“小萧,说说我这些徒弟的不足之处吧。”

“孔师傅太客气了,我看孔师傅门下众徒弟以长拳为主,这里的每个人下盘都很稳,能够看得出来平时孔师傅对他们的严格训练。很抱歉,我只能看出这些。我自己习练的是少北拳,也只是刚入门而已。还望孔师傅见谅。”

“呵呵,小萧太谦虚了。不错,我门下弟子习练的确实是长拳。我今天在公园看到你打的拳路,使我想起了大约二十年前我也曾经看到过一位习练你这种拳法的人,当时我血气方刚,还跟那个人讨教了一番,结果互有胜负。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看到过习练这种拳法的人,直到今天。哎,不知道那个人现在是否也开馆收徒了。”说到这里,孔馆长有些感慨。

“孔师傅,你说那个人也是习练少北拳?在哪里?是在上海吗?”萧燕南急切地问。

“对,没错,肯定是少北拳。我们当时就是在今天我们见面的那个公园里切磋的。”孔馆长想了想说。

看来,一定是师叔了。这一点萧燕南敢肯定。但遗憾的是联系不上了。

“孔师傅,以你的阅历交往来看,上海是否有武馆或者武术班教授弟子少北拳的?”萧燕南还是有点不死心。

“没有,这一点我敢保证。像我们这些武馆、武术班都经常有交往,这么多年来,我从来没有看过或者听过有练少北拳的班子,小萧是要找什么人吗?”不愧是一馆之长,马上就看出了萧燕南的意图。

“孔师傅,实不相瞒,我师叔自82年来上海后就一直没有音讯。我觉得您20年前遇到的那个人很可能就是我的师叔。可惜现在联系不上了。”萧燕南略微有些沮丧地。

“哈哈,小萧,这样吧,你将你的电话号码留给我,我帮你留意一下,在上海这么多年,我圈里的朋友还是不少的。或许会有消息的,一有消息,我就通知你。”

对孔馆长的热心,萧燕南由衷地感谢,又说了一会儿,萧燕南就告辞出去了。

孔馆长的儿子孔英杰一直在观察萧燕南,总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这个人,但又想不起来。当萧燕南告辞以后,孔英杰猛然想了起来,急忙冲着一个弟子喊道:

“张扬,快去把近几天的《新民晚报》拿来,快!”

不一会儿,报纸就拿来了,孔英杰急忙翻找每一份报纸的头版,找着找着,忽然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爹,你知不知道刚才的那个小伙子是谁?他的名字是不是叫萧燕南?是?这就对了,你知道他是谁吗?”

“快说,臭小子跟爹还来这个,信不信我揍你?”孔馆长笑骂了一句。

“爹,还记得前一阶段《新民晚报》整天在头版报道那个“大连萧燕南力挑上海业余、职业棋界”的新闻吗?还有照片。你说刚才的那个人叫什么名字?你再看这张照片,像谁?”孔英杰将报纸递给孔馆长。

“哦,哈哈,对对对,是他,哈哈,真没有想到啊,英杰,把萧燕南的电话号码存上,一定记好。”孔馆长兴奋地有些语无伦次了。

“知道了爹,看把你高兴的,我们又不下围棋,干嘛那么激动啊?”其实孔英杰也很激动,那是因为他很佩服萧燕南的能力和勇气,但没有想到都五十多岁的老爹竟然也有追星心理?所以才有此一问。

“你个臭小子,在笑话爹吗?告诉你,萧燕南这个人将来必然有了不起的成就,不但在围棋上,就是武术方面,也不会差的。能很巧合地遇到这么一个优秀的年轻人,怎么能让我不激动?好了,带领师兄师弟们继续练武吧。”孔馆长说完就回屋去了。

出了“会友武馆”,萧燕南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告诉家里自己最近在上海情况,最后,让父亲把电话交给爷爷:

“爷爷,我昨天登上上海明珠塔了,我很喜欢那种站在高处的感觉。爷爷,你说我有没有可能走到围棋的巅峰?”

“小南啊,你觉得你的棋跟职业棋手相比差吗?不差是吧?那你跟一流棋手相比呢?是不是也不差?那你跟国内的顶尖棋手相比呢?哦?你跟古大力在网上下过?那你感觉怎么样?哦,哈哈,好啊,那这么说你跟超一流棋手相比也不见得会落下风。既然这样,你还有什么理由怀疑自己呢?小南,在你很小的时候爷爷就开始按照你祖太爷训练爷爷的方法训练你,再加上你很好的遗传了我们萧家在围棋方面的天赋,爷爷相信你只要不懈努力,你一定会有登上顶峰的那一天的。”

爷爷的话让萧燕南更增强了信心。挂了电话,萧燕南沉思了一会儿,终于做了决定:

这两天,该做的事也都做了,该跟黄大哥说再见了,中午请黄大哥夫妻吃顿饭,下午去林伟那里,后天带小丫头去北京。

回到黄崇伟家以后,萧燕南将早晨的经历跟夫妻俩说了,然后又把自己的打算跟两个人说了一下。

“兄弟这么快就要走?我们兄弟还没有处够呢。”黄崇伟惋惜地说。

“是啊小萧,你看嫂子刚回来你就要走,还有,请北京总部老总承办比赛的事还没有说呢,要不再待几天吧。”黄崇伟的妻子也挽留着。

“呵呵,谢谢哥哥嫂子的好意了。嫂子,承办比赛的事就算了吧,别麻烦人家了。再说,承办一项比赛,尤其是涉及到职业棋手的比赛,费用是很多的,少则十几万,多的数十万,上百万也有可能呢。我这次去北京也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没有必要整得那么大动静。

我来上海的第一天就认识了黄大哥,这是一种缘分,不是说我跟黄大哥离开了,这种缘分就断了,这是不可能的。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还是兄弟的。哥哥,嫂子,今天中午我们一起出去吃个饭吧,一定要规格高一点的,否则兄弟心里过意不去。”

“也好,丽娜(黄崇伟的妻子叫韩丽娜),你经常去北京总部出差,兄弟有什么事你可以帮着照顾点。我这边要是没有什么大事,我也去北京,给兄弟助威。今天中午我们就跟兄弟一起出去吃个饭,就当做给兄弟送行了。你们老总承办比赛的事,兄弟说的也有道理,不过你可以把兄弟的情况透露给你们老总,至于办不办比赛,我们不参与,让他自己决定。这样看行吗?”

韩丽娜自然没有什么意见。黄崇伟的话让萧燕南很感动:在上海能够遇到这么真诚、实在的朋友太不容易了。至于中午吃饭谁请的问题,萧燕南没有多纠缠,只是下决心自己一定要表示一下。

中午的饭,萧燕南还是没有请成,是韩丽娜结的帐,理由是这顿饭是夫妻俩为兄弟送行的,所以必须他们请。对此萧燕南也没有办法,只有感动的份。

下午,萧燕南就乘车奔林伟家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