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化工大明
3674600000002

第2章 百户之争 上

第二天一早,赵顺就被家丁叫醒,洗漱完毕,来到大门口。此刻赵常骑在一匹神驹上,意气飞扬,威武非常。

赵顺微笑着走到赵常侧身,小施一礼,恭敬的说道:“拜见百户大人,在下初任锦衣卫校尉,礼遇不周,还望大人见谅。”

赵常一愣,心想:难道三弟又发失心疯了?这是哪跟哪啊?赵顺看着赵常一脸狐疑,当即‘哈哈’大笑,调侃道:“大哥,三弟今天就要走出家门,为国办事,为此三弟决心改头换面,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一定不会给大哥丢脸,嘿嘿,大哥觉得三弟这番态度,怎么样?”

赵常看着赵顺眨了眨眼睛,心想:平日里这小子读书成痴,做事不顾及他人感受,以自己为中心,今天怎么象换了个人似的?看来三弟被马车撞,侵井水,并不全是坏处。赵常‘哈哈’一笑,拍了拍马屁股,说道:“三弟你能这么想,大哥就放心了,来上马,大哥驮你去锦衣卫署衙。”

赵顺昨晚几乎一夜未眠,终于查到了自己回到古代的具体时间,如今是大明洪武二十二年六月,正是胡惟庸案收官的时期,从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罪判处胡惟庸等人死罪;十九年与二十三年又以胡惟庸通倭、通元罪追杀其余党,连坐被诛者达三万余人。可以说赵顺重生回到明朝处于一个非常时期,在赵顺发现自己来到明朝的第一个决定有多么错误时,已经悔之晚矣,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赵顺为了迎合李芳的口味,在午休了解到了李芳祖辈是明初李文忠时,利用下午空闲时间,钻进图书馆将明初的历史野史熟读了一遍,明初的这段历史也深深的刻印在了赵顺心里,为了晚上的约会,赵顺下午放学后,回到宿舍对明初历史特别加上自己的观点,反复论证,这才整理服饰,准备晚上的约会,谁知一失足成千古恨,来到了大明朝朱元璋统治的时期……

在洪武二十三年初,朱元璋为了平息因胡惟庸案而人心惶惶的朝野,对锦衣卫署衙进行了一次大清洗,杀戮无数。而这也是赵顺所担心的事情,自己决定加入锦衣卫的时间,正是朱元璋准备清洗锦衣卫的时间。可已经做出了决定,赵顺又岂会悔改?

况且自己对这个时代的了解只在书本上,当真正来到这个世界,才知道有很多方面的格格不入,为了尽快适应这个时代,赵顺除了尽早加入工作,见识世面,还真别无它法,至于胡惟庸案收官之作,到时在权宜行事,毕竟赵顺还有半年的活动时间,足可以应付一切了。

赵常骑在马上见赵顺双眼迷离,不知在想着什么,眼看时辰不早,赵常冲着赵顺喊道:“三弟,三弟!我们得赶快启程,不然该迟到了。”

赵常的一声吼声将赵顺拉回了现实,赵顺叹了口气,心想:不管怎样都已经下定决心一路走到黑,凭借自己对历史长河的走向,只要不出错,应该可以自保。赵顺苦笑了一声,说道:“大哥,大明等级制度严明,三弟加入了锦衣卫做了校尉,大哥就是三弟的上司,三弟为大哥执马前行,希望大哥能体谅三弟改头换面之心。”

赵常一愣,平日里孤傲清高的三弟,真的和以前不一样了,不过自己还是比较喜欢现在的三弟,赵常大手一挥,高兴的说道:“五子,六子在前面带路,我三弟不知锦衣卫署衙的路。三弟,大哥也享回清福!”

赵顺笑着走到马前,牵起缰绳,跟在两名锦衣卫亲兵的后面,左右环顾一周,心想:锦衣卫百户的亲卫前后有四人,看他们各个虎背熊腰,杀气腾腾的,左右护卫。而大哥呼喝他们的语气完全是命令性的,看来大明等级制度还真是森严无比,不知自己一个现代人能不能适应过来。

行至十五分后,众人来到锦衣卫署衙,赵顺将缰绳递给五子后,赵常让赵顺在锦衣卫署衙门口等待。赵常进入锦衣卫署衙后,赵顺便百无聊赖的坐在石狮子旁的台阶上,环顾四周。不时有锦衣卫出入署衙,各个面目狰狞,一脸杀气。现在胡惟庸案还没有结束,朱元璋还在大肆屠杀满朝文武,身为朱元璋屠刀的锦衣卫,有这种景致,也是寻常。

赵顺天马流星的陷入思绪,暂且不提。

另一面,赵常进入锦衣卫署衙点了个卯后,便匆匆离开,在锦衣卫署衙门口,遇到同所百户张恒,张恒长着一张马脸,一双眼睛如铜铃般冒着寒光,前段时间因抄家不均,将赵常告到了千户那里,结果赵常未贪一金一银,反而受到千户的嘉奖。这让张恒十分气愤,暗暗记下了这口气。此刻见到赵常匆匆走出,张恒捋了下胡须,眯着眼睛,迎了上去招呼道:“哟,是赵百户啊,看你行事匆匆,难道千户大人有任务布置了下来?”

赵常没好气的看了一眼张恒,冷哼道:“张百户,这就不用你来操心了,千户大人自有意思!”说到这,赵常对着张恒一拱手,说道:“我还有要事要办,恕不奉陪,还望张百户见谅。”说完,赵常不理张恒回答,便匆匆来到赵顺身旁,轻声说道:“我们走。”

赵顺将刚才锦衣卫署衙门口发生的事情尽收眼底,心下暗道不妙:大哥这样与人为敌,一定会受到那个张百户的刁难,这样下去,恐怕不好!见张百户的样子,也不是易于之辈,今日之仇,一定会寻机报复。恩!自己日后在这里工作也要小心点,毕竟对方是百户,要借自己给大哥点颜色,还是很容易的。赵顺默默的记下了这人,低头跟在赵常的身后,向锦衣卫营地行去。

张恒沉着脸,目露杀气。旁边一名锦衣卫亲卫,低声说道:“大人,跟着赵常身旁的,好像是赵常的三弟,名叫赵顺,听说前天在大街上被马车撞了,此人读书成痴,不知为何会在这里!”

张恒的亲卫名叫刘龙,济南府刘员外家长子,在锦衣卫成立之初,刘龙中举,因家境清白被挑选进锦衣卫机构,分配到锦衣卫五所,被张恒选作亲卫。刘龙思维敏捷,才学兼备,是张恒的得力助手,经常为张恒出谋划策,为此张恒在锦衣卫内立下赫赫功绩,只是论资历张恒只能在百户中排名第二,论功绩张恒也排第二。原因无他,排第一的便是赵常,他一直想找机会除掉赵常,只要赵常一除,锦衣卫百户以上一有空缺,一定会升任自己。

张恒眯着眼睛,品嚼着刘龙的话,不多时转身向着署衙内走去,低声命令道:“找机会栽赃赵顺……”

刘龙得令,阴笑着说道:“是,大人。”

另一面,赵顺牵着缰绳,跟在五子和六子身后,问道:“大哥,刚才在署衙和你打招呼的人是谁?我看他穿衣和你一样,是不是同等官职的百户?”

赵常不屑的冷‘哼’道:“此人阴毒狠毒,为了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在这段时间里不知害了多少无辜。锦衣卫之所以名誉恶劣,就是因为有这种败类存在,此人名叫张恒,任职锦衣卫百户。三弟你以后千万要注意此人。”

赵顺点了点头,心想:张恒?以大哥对他的评价,已经对其恨之入骨,想必张恒对大哥也是一样。今天自己和张恒照了个面,身为锦衣卫百户定能查到自己,到时设计陷害自己或暗杀自己还以颜色,警告大哥,也很有可能。毕竟大哥是锦衣卫百户,张恒不敢轻举妄动,可自己不一样。哎,没想到在大明找个公务员的工作,要时刻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看来现代人的工作不好干,古代人的工作更不好干啊……可惜自己一不会武功,二没有权利,自保之力尚无,何谈小康生活?妻妾成群呢?

赵常见赵顺唉声叹气的,疑惑道:“三弟,你在想什么呢?”

赵顺抬头看了一眼赵常,叹道:“大哥,我忽然想到我手无缚鸡之力,如何担当锦衣卫校尉的职责!”

赵常‘哈哈’一笑,说道:“三弟,你从幼年和我一同练武,一直到前年才弃武从文,虽然已有两年荒废身子,可毕竟有底子,只要在锦衣卫营地训练一月,大哥保你能够胜任这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