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宪兵调查官
3673800000007

第7章 北明小政权

信王一夜好眠,这是他进入诏狱以来,睡的最好的一天,一早毛文龙便叫醒了仲坤贤与吕豪,三人在信王门外准备向信王请安,仲坤贤与吕豪心里是万般无奈,对於这种封建制度与思想,非常不能接受,尤其是打扰他们的睡眠。向信王请安过後,毛文龙安排了下人服侍信王用早膳,毛文龙便拉着两人便到总兵府商议推举信王为大明王朝的新君。

毛文龙道:「两位贤弟,大哥以为国不可一日无君,自魏阉篡逆以来,各省起义军情纷至沓来,四川蜀王已经即帝位,以大明正统自居,而信王为先帝同宗血脉,又岂能令旁宗取而代之,我欲迎立信王,不知两位意下如何?」。

仲坤贤说:「大哥,愚弟已为不可,如果拥立信王,将会使魏阉将信王作为第一打击目标,纵有辽东与大海相隔,魏阉势必对我有所防备,不利我军对阉党进剿。第二、目前局势敌我相较,是较有利於魏阉,如果信王称帝,势必让魏阉逼关宁锦三处总兵、督府表态,如果支持信王,魏阉将派兵夺关,如此将使关宁锦总兵、督府处於两难之地,甚至不得已情况下,只能屈从魏阉。第三、眼下应如太祖称帝前的政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避免其他起义军将领,见大哥独占拥立之功,继而转向他处,甚至接受魏阉招抚。如今之计,应先取得辽东诸将支持,继而连系各地义军,届时再与起义军诸将共同拥立信王,方为上策」。吕豪亦表赞同,并将吴襄愿与毛文合作一事告知,无奈毛文龙并不接受,执意奉迎信王为帝,虽然毛文龙是拜把兄弟,但在军中他还是主帅,两人只得作罢,不再反对。

毛文龙选了黄道吉日,举办登基大典,率全军将士奉信王为帝,年号崇祯,王承恩为内务府大总管司礼秉笔太监,毛文龙为兵部尚书领天下兵马招讨大元帅,总理招讨魏逆事宜,仲坤贤为左将军领平辽总兵官,吕豪为右将军领亲军卫兼锦衣卫指挥使,其他一些随军文书、参谋、幕僚也都成了侍郎、郎中,朝鲜国王也遣使祝贺,整个铁山城彷佛成了一个明朝的小朝廷。

典礼完毕,仲坤贤拉着吕豪到自宅屋内,关起门说:吕豪,大哥或许是爱国,或许是贪恋权位,但这都不是我们的目的。

吕豪说:「没错,我才不稀罕这甚麽鸟将军,所以学长我想问你,眼下我们该怎麽办?我可不想耗在这」。

仲坤贤说:「所以我们要向大哥先要些兵马操练,准备渡海伐日,先拥有自己的根据地,至於後面怎麽回到过去,再做打算」。

吕豪道:「学长,魏忠贤篡明这已经改变了历史,我想後面的历史应该也都跟着改变,这样我们还回的去吗?我可不想困在日本,到时後便成倭寇的祖先」。

仲坤贤笑说:「这样正好如了你的愿望,你不是喜欢看日本文艺爱qing动作片,我记得有一次监察官到队上安全检查,还在你办公桌里面找到了好几片**的,有学生、空姐…陈一龙还在开会时把你狂骂了一顿,最後记了你一支小过了事」。

吕豪尴尬的笑道:「学长,你怎麽都记着我一些糗事?」。

仲坤贤笑说:「因为我想不到你有什好事啊」。两人聊到军中趣事,不禁多聊了一会,毕竟当兵虽然比老百姓辛苦,但有时回想起来倒也非常有趣。

吕豪道:「学长,我们为甚麽不回台湾建立根据地?那里还有你老婆的祖先,说不定你可以找到你曾玄…玄…玄岳父」。因为仲坤贤老婆是高山族人,所以吕豪调侃了他一番。

仲坤贤说:「我不是没想过,只是台湾这时候还没开发,人口也少,我还得跟我的曾玄…玄…玄岳父沟通,不然我们去占他的土地,搞不好还得兵戎相见,主要的是你知道从这到台湾有多远吗?以前移民都说唐山过台湾;九死一生,所以家境较好的,才不会到台湾拓荒,以後可以考虑,现在还不行」。

所以仲坤贤与吕豪讨论後,决定还是由邻近的日本先下手,毕竟这有两点好处,第一点是讨伐日本可以免除後患,日本经由关白丰臣秀吉统一後,便积即向外侵略,万历年间调动九个军团约三十余万人攻打朝鲜,而中国直到戚继光抗倭,才结束东南沿海长达两百年的倭乱,所以毛文龙在朝鲜对付後金,难保倭寇不会在後面袭扰。第二点可以将日本彻底汉化,避免日後发动侵华战争,在汉朝时,匈奴是北方大患,但是到了现代,匈奴、狄、羌、鲜卑、羯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大熔炉,对朝鲜也是一样,这样高丽棒子才不会说中华文化都是从他们那发展出来的,毕竟民族只有靠融合才不会变成世仇,才可以免去战端,但是融合却要好长的时间,也不是一蹴可及的。

仲坤贤与吕豪向毛文龙调集三个镇的兵马约三万人,再向朝鲜国王征集五万人,合计八万,编成两个军,辖八个镇(师),一镇辖三卫(旅),一卫辖三所(营),一所辖三标(连),一标辖三排,一排辖三班,一班成三伍,只有军部才有参谋人员,军以下单位只设文书数员,负责将作战计画、命令,制作传递至下级单位,毕竟十七世纪的战争与现代战争不同,当时的战争还强调阵行阵法,火枪与火炮才刚抬头,部队接敌也都是大部队一拥而上,刀枪剑戟互相招呼,而欧洲各国虽以普遍使用火枪,但交战时却是排列整齐,士兵衣着光鲜,军官站在部队右侧,一旁则是鼓号兵,两军接近时才互相开火,直到机枪、自动步枪问世,才改变了这种方阵作战,采取了掩蔽、隐蔽等作战模式,也因此产生了壕沟战,之後为了突破豪沟战,战车又发展出来,随着武器日新月异才逐渐成为小部队战斗,再来才将参谋编到营级单位,使营成为最小的战术单位,而连以下成为战斗单位,战术战法会随着新武器出现而有所改变。仲坤贤也是这种考量才将部队按现代化军制编成,便於管理,但不在军以下编配参谋。接着对全军颁行连坐法、战场军律,强化军纪及友军横向连坐、上下级连坐,避免畏敌不前或坐视友军危殆,避不救援。

而仲坤贤手上的军阵纪要与伏倭刀,这时则发挥最大用处,伏倭刀原称戚刀或继光刀,系戚继光抗倭时发现明军大刀材质不如倭刀好,便以中国的剑与日本武士刀结合而成,加强了突刺的技能,能有效对抗日本武士刀的砍劈刀法,於是仲坤贤按戚继光研究倭刀的理论,要求朝鲜各处铁舖赶制继光刀,训练军队使用鸳鸯阵等阵法,虽然此阵法适合对付小股倭寇及小船海战,但仲坤贤认为登陆初期,接战的日军应该都由当地的藩派出,规模不大,能收宏效。因为敌主我客,我军对地形不如日军熟悉,因此派出情报人员绘制日本地图,再按军图规格放大到万分之一,分发到各连总兵官手上,并签名收存,以示负责,危急之时,自行销毁,遗失或被敌俘获按军法严惩。

成军後每日操练,未有间断,仲坤贤都亲自督促,而此时向葡萄牙购置的红夷大炮及火枪均已抵达铁山,仲坤贤又向毛文龙索讨了红夷大炮八门,各军配置四门由一个标的士兵操作,配属在军部,由军总兵官直接直挥,火枪一万枝,各军配发五千枝,各编成一火龙卫,也是由军总兵官直接指挥,各军另有一个工兵所,专门操作活动拒马,制作简易诡雷,军营搭建…等工兵勤务。

这日校场操练时,吕豪来找仲坤贤询问,这八万大军怎麽渡海那可是个难题?朝鲜半岛的渔船徵集也无法一次运送完成,八万大军总不能泅渡过海吧!仲坤贤卖了个关子,只说了:草船借箭四个字,对吕豪笑了笑,便转身离去。留下吕豪处在当场,拼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