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耽美听惊雷
36732400000003

第3章 发端

3.

刘清明躺在草地上,云层很厚,不见星月,天空像是马上就要压下来。他摸着自己的胸口,他的心在砰砰砰地跳。

他用力握紧了匕首,手指方才抓松鼠的时候被尖利的叶子割伤了,火辣辣的疼。

突然刘清明感觉额头一凉,他抬手去摸,是雨。他心一惊,连忙挣扎着爬起来,他不能待在这个林子里了。刘清明在雨中抱头鼠窜分不清南北,猛然感觉脚边绊到了什么,他狠狠摔了一跤。

软绵绵的,还带着点温度。

刘清明第一个反应,是兔子?是只来不及跑的兔子?或者是只快死了的兔子?不管是什么,他感觉自己眼睛都要发绿光了。

他边爬起来边摸索着匕首,雨下大了,挂在睫毛上白茫茫的,怎么也看不清前方,他抹了一把脸,自己眼前是两只明晃晃的小灯笼。

那两只小灯笼直勾勾地盯着自己,眼神就好像自己盯着那只所谓的兔子一样。

不是兔子,是狼。

那只狼落了单,身上还有深深的血腥味,不知道是自己的,还是他的猎物的。

刘清明吓得魂飞魄散,凉意从天灵盖直穿脚板心,他全身的力气不知道为什么瞬间回来了,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夺命狂奔。

雨水刮得脸颊生疼,刘清明抱着匕首在大雨中没有方向地朝前跑,就像是那些被火把驱逐而出的兔子和鹿,他突然感觉小腿一个激疼,“啊!”他失声痛呼,差点腿一软跪下来。

他心知是被狼抓着了,却半分也不敢停,连滚带爬地跑。

活下去,他感觉自己的心在身体里剧烈地跳动着,还生机勃勃地跳动着,活下去,活下去。

这是他娘给他的第二条命,他不能死在这里。

刘清明咬着牙,摸着了山壁,他抓着藤蔓就向上爬,他腿上的伤被雨水冲得发白,血随着雨水流到下面,不知道还会勾出什么畜生来。他感觉手和脚都不是自己的了,却还有一种劲儿,不知疼痛也不知疲惫地往上爬。

山壁上有个石缝,他一闪身,钻了进去。

石缝越往里越大,他不敢走,蹲在洞口抱着胳膊瑟瑟发抖。闪电一瞬间照亮了整个山林,像是千万根长针密密麻麻坠入黑色的沧海里,无数片树叶像鸟儿一样抖动着翅膀,一浪又一浪的。

那闪电照在他的眼睛里,白森森的一片。那只狼会爬上来吗?或者,黑暗中还有什么东西,在看着他吗?

他盯着漫天大雨发了一阵子的呆,终于回过神来,撕开袖子,胡乱地把自己的小腿包扎起来,蜷缩在地。刘清明半睡半晕过去之前脑子里最后一个闪念,他绝望地想,天什么时候才会亮?

太冷了,地板也太硬了,腿上的伤好疼,肚子好饿。他满腹的委屈,却不知道要同谁去说。

有一种很温暖的东西贴在他的额头上,像是人的手。他迷迷糊糊地叫了一声“娘”,突然又被自己叫的这个称呼吓出了一身冷汗。

他猛地睁开眼睛,自己侧卧在冰冷的岩洞里,眼前是踢踢踏踏毛茸茸的蹄子。

刘清明饿得有点魔怔,眼睛满满被那肥美丰硕的蹄子所占据了。他心里有个声音,丧失理智地冲他喊:宰了它!宰了它!

宰了这畜生吃肉饮血,他还可以多活好几天!

刘清明不知哪里来的力气,挣扎地爬起来扑了过去。他先前学的诗书礼义都忘了,那些厚重的锦绣袍子里的韬光养晦也抛之脑后,他不管不顾地就像一只野兽一样,用手,用指甲,用身上所有能用到的东西,狼狈不堪地去填补自己像海一样波涛汹涌的饥饿。

那东西比他大不少,只知道原地乱蹦。

直到一双手捞着他的胳膊把他举起来。

刘清明目瞪口呆。

眼前的是一个人,长头发的,比他还高一头,眼睛很黑,像是装着湖水或者星星,身上缀着兰草一样的东西,腰下面,是鹿或者山羊一样的四肢,叽里呱啦不知道在说什么,手舞足蹈的,又用力晃了晃他。他怎么也看不出对方的意思。

刘清明脑子里烧成一团浆糊,只迷迷瞪瞪一心想,怎么会是个人呢?明明是个人,怎么会有蹄子呢?这有蹄子还是个人,到底还能不能宰了吃肉呢?

对方轻柔地拍了拍他的脸,双唇一张一合。

刘清明一阵惶恐,他读不懂,他居然读不懂对方想要说什么。他扒拉着对方的胳膊,一心只想要逃。

可是那东西的力气出奇地大,一只手就把他拎住了。

对方摁住他,“你是靖国人?”他终于看清了,对方皱着眉头这样说。

刘清明咽了咽唾沫,轻轻点了点头。

那人把他稳稳地放到地面,戳了戳他的额头,道:“小东西,你从哪儿来的?”

刘清明睫毛直抖,说:“我,我从上面掉下来的。”

“你这人怎么一点儿都不讲究啊?”那东西咂咂嘴,把手里的东西递给他,是一个圆溜溜的艾草饼子。

刘清明道:“谢谢。”

他伸手接过,捂在手心里。

那东西笑道:“哟,刚才还饿得要茹毛饮血,现在倒矜持起来了?”

他心里咯噔一下,刚才自己的行为,是半点纯良也无,是真的动了杀心的。对方仿佛轻松识破他的伪装,看透他乖顺外皮下的乖戾,刘清明不确定那笑里有没有嘲弄的意思,之前从来没人这样对他说话,他感觉浑身不自在。

他向来信奉识时务者为俊杰,低声下气道:“我不懂事,还请高人见谅。”

对方正色,说:“我叫麓耑。”

刘清明看得不甚清楚,局促地问:“什么,我,我没听清,您能写出来吗?”

对方伸手就抓住他的手掌,在他手心里写字,道:“麓耑。”

刘清明一脸茫然,道:“第二个字,我没见过。”

麓耑抄起旁边一根枯枝,在岩石上比划,“下面是根,然后长出来树枝来了,所以是万物之发端也。”

刘清明静静看着他,嘴里默默念:“万物之发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