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唐权谋王
3671900000067

第67章 第017计:安心下嫁

PS:大bug啊!我一觉醒来,我的书评区竟然是一篇空白啦!欲哭无泪啊!我已经想管理员发短信询问了,只是不知道他们回给个什么回复!大家的帖子啊!我自己的帖子啊!只能泪奔啦……

武氏兄弟听着潘静儿的话,禁不住恍然大悟似的点了点头,接下来武元爽有些愤懑地开口了:“要按姐姐这么说,那这位继母我们还真得用心伺候啦?”

“何止是用心伺候啊,”潘静儿揶揄道:“恐怕你们兄弟俩得像供奉神佛般对待她才行啊。要知道,这桩婚事可是皇上的杰作,若是有一点儿差错的话,最感觉面上无光的可就是陛下啊,所以,你们兄弟可要好自为之啊。”

“哎——看来这自由自在的日子是到头了,”武元庆不无遗憾地说道:“只怕以后是不能再来姐姐这里欢娱了。而且日后说不定还会多出几个争家产的兄弟来,这苦日子算是来了……”

“武公子何必如此伤感啊,”潘静儿不以为然地说道:“公子们这个继母当下的威势无非是因为有圣上做媒,若是他日换了皇上,只怕她就风光不再了,到时候这武家还不是你俩说了算吗?”

“话是这么说,”武元爽还是别不过劲来,继续咧着嘴说道:“这让我们哥俩给这个继母为奴为仆的,我这心里就不痛快。她要是个通情达理的还行,万一要是个和父亲一般严厉的人,那我俩以后的日子还咋过?。”

“二弟,别说这些混话了!潘姐姐说得对,这一时的委屈咱们必须得忍忍”武元庆瞪了弟弟一眼,转脸对潘静儿笑着赞赏道:“今日多蒙姐姐启发了,我们兄弟在此多谢姐姐赠与的金玉良言了。姐姐放心,我俩就算再孟浪,再目空一切,也断然不可能目无君上的。”

“哎呀呀……姐姐我哪里有什么放心不放心的啊?”潘静儿掩面一笑,畅然说道:“这客人到得这天乐坊来,我就要让他们开心,二位公子也是一样。我今日之言,也就是见你们心中有事,尽我之能给你们开解一番而已。只要你们能开怀而去,姐姐我呀,也就心安啦!”

“那就多谢姐姐的开解了,哈哈……”说着,兄弟俩一齐向潘静儿行礼拜谢,而他们心里也明白了日后该如何应付那位即将到来的继母了。

这就是李恪让潘静儿做的事情——劝诫武氏兄弟,告诉他们这位新来的继母很有来头,他们最好暂时老实点儿,等到皇帝一换,他们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了。另外,还有一句话,潘静儿没有说出口,武氏兄弟也明白的一件事,那就是他们老爷子武士彟也是会死的,如果他死了,这武家也一样是他俩的了,到时候这位继母同样不能再管他们了。李恪此举,一是为了帮自己的母亲圆场,二则是为了杨牡丹能安心嫁给武士彟,然后安心地生她的孩子,而她的那个二女儿才是李恪最终的目标。

大唐武德四年六月初一,太原郡公、工部尚书武士彟迎娶前隋宗室宰相杨达之女杨牡丹,达官显贵尽数前来道贺,场面蔚为壮观,连皇帝也专门派宰相裴寂送来了贺礼,而且礼单相当丰厚。尚在禁足当中李恪虽然不能前来,但他的母亲杨孺人还是代表秦王府前往道贺了。

也就在婚礼几天之后,杨牡丹就满脸喜悦地前来拜会了杨孺人。当然,无非是来感谢杨孺人提供了正确的情报。武氏兄弟在潘静儿的劝诫之下,对杨牡丹是毕恭毕敬,让武士彟都颇为惊奇,以为自己儿子一夜之间就转性了。而杨牡丹也是投桃报李,给与了兄弟俩足够的自由,一件四口竟然美满和谐、其乐融融起来。听着杨牡丹这些话,杨孺人也是一边暗笑一边偷瞄着在旁边装傻的李恪,心里暗想:“儿子,这次又是尽在你的掌握之中啊,你这小脑袋里究竟还有多少奇思妙计呢?”

解决了杨牡丹的问题,李恪算是暂时了解了一段心事,可这并不意味着他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现在其实才是最为危险的时刻,因为大唐皇室的夺储之争已经浮上了台面,太子和秦王就从现在要开始面对面的竞争了。因为就在这个月,安定完河南之地的李世民开始班师了。

秦王凯旋本应是举国欢庆之事,可就有这么一个人心中感到了惴惴不安,这个人当然就是太子李建成。但是,他的不安并非来自秦王本人,而是来自他们共同的老子——当今圣上李渊。秦王的捷报一封封地传到长安之时,李建成并没有什么担心的,反倒十分高兴,因为他看到中原即将纳入大唐的版图,一个大一统的帝国即将矗立起来,而作为这个帝国储君的他,自然也有着强烈的自豪感。但是,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后,他却迷茫了。因为此次秦王立下如此大功,自己的父皇竟然没有和朝臣们讨论封赏的问题,这可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这种现象就代表了两种可能:一是不封赏,这显然不可能;二就是这个封赏太复杂,皇上正在斟酌,而且这个封赏是不能让他李建成知道的,那么这个封赏那就只能是他自己所在的东宫了。

想到这些的李建成从一开始的迷茫一下子转入了不安之中。按说秦王这次一鼓作气拿下了河南河北,让大唐的版图一下扩展到整个中原,确实是参天大功一件,如若因此皇上就把太子之位给他,也是可以理解的。可是,理解归理解,这太子之位现在毕竟是李建成坐着的,他总不能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就这么交出去吧?再说,就算他李建成愿意,那一帮子跟着他混的东宫僚属们能同意吗?他们可是都在做着开朝功臣美梦那,岂能容东宫易主呢?

知道底细的裴寂本来是可以让太子安心的,但是很可惜,他和李建成的关系也不咋样。裴寂之所以劝阻李渊的更立之议,并非他和太子有多铁,而是因为他对秦王非常恨。所以,现在裴寂已经阻止了秦王登上储位的可能,其他的那就和他没什么关系了,至于太子哪里担不担心、害不害怕,那就和他没什么关系了。

而现在李恪最为担心的,就是自己这位大伯现在的心态,以及在这种心态下有可能做出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