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唐权谋王
3671900000032

第32章 第032计:再见恩师(改)

“哈哈——当然不是了”,来溯还真有点儿佩服秦琼的想象力,他畅然说道:“我只是想让大哥和我去留一个人,又怕管营的聒噪啰嗦,所以才请你带些军士过去压压阵。”

秦琼释然一笑道:“哦——原来你是想镇住封德彝,省的麻烦。这个简单,我带几个玄甲军就行了。”说着,秦琼拿上马鞭就要往外走,顺口问道:“哎,溯弟,你想留谁啊?”

“这个人也是你的老相识了”,正跟着秦琼往外走的来溯随口答道:“就是魏征。”

秦琼应该算是认识魏征的,可是并没有什么太深的印象。当年他俩同在瓦岗之时,魏征只是个掌管文书典籍的文学参军,当时作为李密帐下大将的秦琼自然不会把这么个小参谋放在眼里。李密败亡后,秦琼他们投降了王世充,这个魏征则入关投奔了李渊。武德二年,秦琼投奔大唐,魏征却出关劝降李世绩去了,从此就再未见面。

就这么个名不见经传的书生,怎么会让来溯如此兴师动众呢?骑在马上的秦琼不禁问了一句:“溯弟,这个魏征有什么特别的啊,是谁想留他啊?秦王?”

“不是,是长沙王”,来溯答道:“长沙王说这个魏征曾经和房玄龄是同窗,他俩都是文中子的门生。秦王幕中的文士都太忙了,所以长沙王想请他当自己的老师。”

“原来如此”,虽然这个理由有点儿牵强,但秦琼还是接受了。毕竟事实如此,秦王帐下的文士如房玄龄、杜如晦、褚亮等人,现在都是随军参赞军事,确实抽不出人来给王子们讲课。

此时的俘虏营大帐之中,两个即将上路的官员正在秘谈之中,他们就是此次回京述职的宇文士及和封德彝。

“德彝,上奏的表章写好了吗?”宇文士及问道:“诸位将领的表现可要记述清楚啊,尤其是东边来的那些。”

“看来陛下对这些山东豪杰还是不放心啊”封德彝面露难色地说道:“他们我倒是不担心。我就是怕陛下召咱们上朝面对,到时候咱们怎么说啊?”

“你是说秦王?”宇文士及也是面露难色:“此次东征秦王决策得当,骁勇异常,可谓功盖天下。可他这几天频繁结交当地豪门,还和前朝遗老们拉关系,其心志颇为难测啊?”

“是啊,秦王志向不小啊”,封德彝四下扫了一眼,低声说道:“如今秦王已是尚书令了,封无可封了。再这样下去,太子可就危险了。”

“皇上自然明白,可现在天下未靖,秦王还是不可或缺啊”,宇文士及叹了口气:“不过我想秦王还是对皇上和太子有所忌惮的,要不然他也不会派咱俩回去啊。”

“也是,他明知道咱们是皇上派来监视他的,还派咱们回去,这显然是在向皇上表明忠心啊”,封德彝稍微释然了一下,轻松地问道:“秦王的婚事准备的如何啦?大人您可是大媒人啊,明天这喜酒您可是少喝不了啊。”

“哎吆,你不说我都忘了”,宇文士及一拍脑袋,站起来辞行:“我先回城中了,明天一早就要开始忙活了,这奏章可就拜托你了。”

“大人尽可放心”封德彝赶忙起身相送。送走了宇文士及,封德彝回到帐中,继续检视自己的表章,可就在这时,侍卫进来禀道:“大人,承义公和秦琼将军求见。”

“快请。”封德彝赶忙收起奏章,准备迎接,但他心里却有些奇怪:要说秦琼来这里他并不意外,可那位承义公来这里干什么呢?在他看来,这个承义公就是个半大小子,除了整天跟在李承乾和李恪屁股后面瞎闹之外,什么也不会,又怎么会和战俘扯上关系呢?

封德彝一见来溯和秦琼就感到了一丝寒意,因为他瞥见了秦琼身后的几十个玄甲军。

两厢见礼之后,来溯先开口了:“封大人,在下奉了秦王意旨,要释放一名俘虏,由秦将军负责护送回城。”

“正是,还望封大人速速办理。”虽然明知道来溯撒了谎,秦琼还是顺着他的意思补了一句。

封德彝本来还想细究,可一看这俩人不苟言笑的表情和营外整装而立的玄甲军,他也就没了脾气。反正到了长安大部分俘虏也会被释放,在哪儿放不是放呢?于是,封德彝开始领着他们巡视起俘虏营来。

很快,秦琼就在一辆囚车里找到了魏征。囚车的打开之后,秦琼说道:“魏大人,出来吧。秦王要见你,派我来接你了。”

出乎所有人意料,蜷缩在囚车里的魏征竟然没有丝毫的兴奋之情,而是板着脸纹丝未动,只是冷冷说了一句:“放我可以,但要连他一块儿放,要不然我也不走。”说着他指了指旁边的囚车。

来溯走到旁边的囚车旁一看,里面关着的是一个清瘦的老头,等仔细一看,来溯不禁大呼一声:“师傅!怎么是您啊?”车里这人来溯再熟悉不过了,因为这个人曾经是他的书法老师。他就是前隋大奸臣虞世基的弟弟,如今夏王麾下的黄门侍郎——虞世南。

来溯赶紧命人打开囚车,亲自上前把虞世南搀扶出来,同时关切地嘘寒问暖起来,反倒把魏征晾在了一边。秦琼倒是没忘,他对魏征笑道:“魏大人,这下能走了吧?”

魏征会心一笑,起身钻出了囚车,然后一边伸着懒腰一边调侃道:“哎呀,我还以为我得和这个老才子一块儿被当反贼咔嚓了呢。现在好了,不但不用挨刀,还免了颠沛之苦,总算是老天怜见呢。”

众人禁不住哈哈一笑……

来溯和秦琼救出了魏征,还附带了一个大书法家虞世南,可算是功德圆满。而此时的李恪,正在为撮合一个政治同盟而寻找结点,而造就这个机会的就是那位下贱而又愚蠢的张婕妤。

因为就在张婕妤摔门而出之后不久,内侍前来向尹德妃禀道:“秦王有要事求见。”